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07篇 |
免费 | 3329篇 |
国内免费 | 52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38篇 |
大气科学 | 2368篇 |
地球物理 | 3350篇 |
地质学 | 9562篇 |
海洋学 | 2664篇 |
天文学 | 342篇 |
综合类 | 1349篇 |
自然地理 | 22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409篇 |
2022年 | 916篇 |
2021年 | 1063篇 |
2020年 | 788篇 |
2019年 | 977篇 |
2018年 | 917篇 |
2017年 | 915篇 |
2016年 | 968篇 |
2015年 | 984篇 |
2014年 | 1047篇 |
2013年 | 1146篇 |
2012年 | 1234篇 |
2011年 | 1342篇 |
2010年 | 1395篇 |
2009年 | 1273篇 |
2008年 | 1236篇 |
2007年 | 1142篇 |
2006年 | 1003篇 |
2005年 | 843篇 |
2004年 | 676篇 |
2003年 | 530篇 |
2002年 | 522篇 |
2001年 | 516篇 |
2000年 | 390篇 |
1999年 | 317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184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134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5篇 |
194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41.
基于NCEP 1°×1°再分析资料GDAS和NCEP2.5°×2.5°再分析资料GBL,利用美国NOAA 空气资源实验室ARL研发的一种用于计算和分析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轨迹的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模式HYSPLIT,对2010年3月12日12时和田站距地100 m高度空气质点的3 d前向轨迹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轨迹计算中的积分误差和分辨率误差.此次轨迹模拟试验中,积分误差对轨迹计算误差的贡献很小.随着积分时间的延长,积分误差略有增大.积分误差并未随着驱动数据分辨率的提高而减小.分辨率误差在积分的各个时刻并不相同,它与地形高度与天气系统有关.在轨迹模式中,轨迹计算基于风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线性插值,轨迹模拟的不确定性也与插值有关.使用不同分辨率的驱动数据对轨迹计算结果影响显著,分辨率误差对轨迹计算误差的贡献远大于积分过程中截断近似等带来的积分误差. 相似文献
43.
沙漠沉积是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沉积,是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流样式具有独特的作用。沙漠沉积在地质历史中普遍存在但极少保存,它的发现和研究对恢复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现代东亚季风系统建立前,尤其是古近纪早、中期,青藏高原东缘仍然处于行星环流所控制的干旱带内,发育了大量代表干旱炎热气候的石膏与盐类沉积,但至今尚未找到沙漠存在的确切记录。近年来,笔者采用沉积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等手段,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青藏高原东缘沉积盆地的古近纪早、中期红色地层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厚度稳定的古近纪早、中期风成沙丘富集带。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理、沉积模式及古气候替代指标等分析,论证了青藏高原东缘存在古近纪盆山型沙漠沉积体系的可能性。沉积相、古流向分析揭示,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由干旱向潮湿、由行星风系向季风风系转换的界面,可能暗示了东亚季风建立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相关成果可为新生代中国干旱带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可贵的沉积学资料,也可为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季风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的大气环流证据。 相似文献
44.
As typical carbonate geothermal reservoirs with low porosity in northern China, the Jixianian System in the Xiong’an New Area is the main target for geothermal fluid exploration. The Jixianian System comprises the Gaoyuzhuang, Yangzhuang, Wumishan, Hongshuizhuang, and Tieling form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period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 tectonic fractur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ased on analyses of outcrops, cores, thin sections, and image lo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filled fractures account for over 87% and most tectonic fractures are high-angle shear fractures with angles concentrated at 40° to 70° and the fracture porosity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an increased fracture aperture. Within the same tectonic setting and stress field, the lithology and layer thickness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ctonic fractures, which are the most developed in dolomites and thin layers. Tectonic fractures were most likely formed in regions near faults or areas with larger stress gradients. The tectonic fractures in the carbonate geothermal reservoirs ar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sets: NNW–SSE and NNE–SSW oriented ‘X’-conjugated shear fractures formed from the Paleozoic to the pre-Yanshanian Movement; NE–SW-oriented shear fractures, formed in episode B of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occurred at the Early Cretaceous; nearly E–W-oriented tensional fractures formed in the late Yanshanian Movement at the Late Cretaceous to Paleogene, and NEE–SW-oriented shear fractures formed during the Himalayan movement. 相似文献
45.
Lateral extrusion along the Altyn Tagh Fault,Qilian Shan (NE Tibet): insight from a 3D crustal budget 下载免费PDF全文
Feng Cheng Marc Jolivet Guillaume Dupont‐Nivet Lin Wang Xiangjiang Yu Zhaojie Guo 《地学学报》2015,27(6):416-425
The lithospheric strike‐slip Altyn Tagh Fault has accommodated hundreds of kilometres of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Qaidam and Tarim blocks since its Eocene reactivation. However, the way the deformation is accommodated in the Qilian Shan and further east remains uncertain. Based on 360 km of north‐eastward migration of the relatively rigid Qaidam block along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3D isovolumetric balancing of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within the Altyn Tagh Fault–Qilian Shan system, we demonstrate that 250 ± 28 km (43.8–49.4%) of N20E directed crustal shortening and an additional ~250–370 km of eastward motion of the Qilian Shan crust must be accounted for by strike‐slip faulting in the Qilian Shan and crustal thickening in the Qinling area, as well as by extension in the adjoining North China block graben systems. 相似文献
46.
准确地刻画岩石类型及其结构关系可以为能源矿产勘探、深部结构与构造等研究提供重要信息.目前利用地球物理技术可以通过不同岩石对应的物性参数(如密度、磁化率、电阻率、速度等)之间的差异进行岩性识别,但是不同岩石物性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利用单一物性进行岩性识别的结果不够准确,因此利用多源数据进行岩性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贝叶斯方法属于统计分类方法,依靠概率进行分类,概率密度的计算依靠样本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基于此,我们将基于自适应核密度估计的贝叶斯概率模型引入到岩性识别中.该方法对于多类不同物性参数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预测的岩性分类结果带有概率参数,可以存在模糊区间,提供多种岩性分类结果.该方法具有较强可扩展性,可以同时处理参数和非参数信息,使得已知地质信息以及物性参数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岩性识别结果较好,相比于传统高斯算法和固定带宽核密度估计,自适应带宽的核密度估计获得的分类结果更稳定、更准确. 相似文献
47.
比勒提地区位于新疆西南天山,以该区1:50000高精度磁测数据为基础,采用解析延拓、方向导数等技术手段提取与断裂构造有关的磁异常信息,对区域内构造进行识别,结合标本物性参数统计,对引起磁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区域磁异常向上延拓及求一阶导数后进行对比,圈定4个特征异常带A1-A4,结合地质资料,识别出4条断裂构造FW1-FW4,FW1和FW2对应喀拉铁克断裂及其次级断裂,FW3为构造动力作用产生的强片理化带,FW4为隐伏断裂,表明高精度磁法测量在本区能有效识别断裂并反映其分布。 相似文献
48.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The increasing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accompanied by the increase in impervious surfaces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may change the flow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49.
随着我国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的开展,海量高分辨率客观数据需要便捷的分析显示及产品制作平台高效处理。该文基于MICAPS4(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System Version 4.0,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设计并实现智能网格预报平台,采用MVVM(模型-视图-视图模型,model-view-viewmodel)设计模式,实现业务逻辑与视图的分离,通过对各子功能模块的划分,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平台实现了高分辨率网格预报数据的显示分析和产品输出,开发了基于等值线、网格、关键点等智能化预报制作工具,集成了降水时间拆分、温度极值订正等客观预报方法,开发了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要素一致性处理方法,可有效帮助预报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确保产品之间的一致性。平台继承MICAPS4的微内核组件服务、高性能渲染引擎和开放式插件扩展管理等优良特性,实现面向智能网格预报的业务编排、智能编辑和算法集成。目前,该平台已经实现业务应用,为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0.
恒定渗流作用下泥石流起动过程冲刷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流是泥石流水动力条件主要来源之一,不同渗流流量具有不同的渗流力和冲刷力,从而可引起不同规模泥石流。通过开展室内水槽试验,利用测压管量测渗流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并结合高清摄像技术从微观角度记录堆积土体内部细颗粒的运移、骨架颗粒的坍塌现象,以此分析研究土体渗透破坏、起动形成泥石流过程中的渗流和冲刷作用。在此基础上设定水槽坡度为7°,调节恒定渗流流量分别为120、170、265、320 ml/s,分析不同恒定渗流流量对固体堆积物失稳、泥石流起动过程中流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恒定渗流流量作用下,堆积土体内部细颗粒迁移、骨架颗粒坍塌造成土体颗粒重排列、孔隙水压力上升进而导致土体抗力降低是泥石流土体颗粒失稳、起动、冲刷的重要原因;随着渗流流量增加,流速迅速上升,土体内孔隙水压力逐步增大,骨架颗粒的失稳、移动主要受渗流及水流冲刷两方面共同作用,堆积土体颗粒的移动分别表现出缓慢小幅滑动后稳定、过渡型滑动和快速流滑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