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305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2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通过对渤海东部CD5孔岩性、生物以及年代学的地层分析,晚第四纪以来划分出2个陆相和2个海相层,两次海侵的时间段分别为39~22和9kaBP至今。CD5钻孔附近渤海潮流三角洲大约在3600~2400aBP以来开始快速沉积,形成了4·8m厚的潮流沙席,结合渤海中东部10多个钻孔资料,总结了潮流沙席的环境演变过程,自全新世海侵以来可以大致分为9~8、8~3·6~2·4、3·6~2·4kaBP以来3个阶段,而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92.
利用CFD商业软件PHOENICS3.6.1对奥里油在恒定流情况下在海面和海下的稳态扩散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扩散的浓度场分布规律的分析,并与经验数据对比,表明奥里油在海下的扩散与其它类型油的扩散有所不同,在扩散的初期油的浓度与水深呈正比例关系衰减,在后期浓度则随水深呈指数型衰减.并应用信息熵理论对污染带的浓度分布进行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吻合良好,表明用信息熵预测奥里油海上溢油扩散的浓度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某高速公路滑坡的数值模拟及后缘坡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1#滑坡(K120 085~K120 169)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沿线区存在很多因修建公路引发的工程滑坡问题,然后采用边坡稳定性FLAC/Slope分析软件,对滑坡滑动前、后工况下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滑移后的后缘坡体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剪应变率云图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动后的后缘坡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又形成了新的滑坡体.  相似文献   
994.
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我国以认知教育、行动教育、批判教育为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推行多方合作、终生教育和主体性的原则,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及构建社会化系统等途径提高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95.
从卫星空间构型出发,构建多系统融合PPP的三维凸包选星算法;为进一步改善多系统融合PPP的定位性能,提出顾及观测质量的三维凸包选星思路;最后结合实测数据验证并分析各自的选星效果和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996.
As a simplified model of artificial reefs, a series of plate models punched with square or circular opening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penings on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reefs. The models are grouped by various opening numbers and opening-area ratios. They are physically tested in a water flume or us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obtain the drag force in the uniform flow with different speed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fou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By the non-dimensional analysis, the drag coefficient specified to each model is achieved and the effects of openings are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drag coefficient is the open-area ratio. Generally, the drag coefficient i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open area ratio with a minus slope. The empirical formulae for the square and circular openings respectively are deduced by means of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measured and numerical data. They will be good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of new artificial reefs. As a resul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vorticity contours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work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odels.  相似文献   
997.
黑河“97”分水方案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97"分水方案自2000年实施以来,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增加,缓解了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但在丰水年难以完成分水指标,其适应性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在分析"97"分水方案的技术特点及背景条件变化对分水方案适应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黑河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对分水方案在不同需水条件和黄藏寺水库建成运行后长系列年(1958-2012年)实施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评价了黑河"97"分水方案的适应性。研究表明,由于分水方案制定和实施前后黑河经济社会、水系连通性等背景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现状工程和需水条件下,不能完成"97"分水方案的分水要求;在中游退耕至2000年水平和黄藏寺水库建成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完成"97"分水方案的分水要求,但仍存在地下水超采情况,因此,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黑河经济社会和1955-1986年水文条件的"97"分水方案与黑河流域现状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8.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龙花楼  戈大专  王介勇 《地理学报》2019,74(12):2546-2559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系统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过程及互动机理研究有利于揭示乡村演变的内在规律。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为深化乡村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可为因地制宜制定乡村发展战略,适时调控乡村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当前,针对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内在机理等尚缺乏系统的建构,基于耦合研究优化乡村转型重构的路径仍显不足。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耦合理论分析框架、“格局—过程”耦合和梯度分异导向的耦合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展望,以期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99.
李裕瑞  曹智  龙花楼 《地理学报》2019,74(7):1482-1486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在南京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近400名专家学者相聚南京师范大学,共话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科学发展。本次论坛共有8个特邀专家主题报告,14个议题报告,并设置了自由讨论环节。论坛报告及专家发言观点纷呈、讨论热烈。本文从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化改革与乡村振兴、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村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等6个方面对主要观点进行梳理,以期对新时代乡村科学的快速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00.
对于多数农村地区而言,贫困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摆脱对农业的过度依赖和单一生产功能,乡村多功能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日渐受到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多功能路径有助于减少贫困发生率,并提高农村社区和家庭面对生存压力的能力。论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在阐释乡村多功能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基于多功能视角剖析贫困村域乡村发展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总结提炼其创新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贫困村域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① 在内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海南省什寒村实现了从弱势的贫困农村向产品多样化的多功能乡村转变;② 乡村农业生产、就业与社会保障、生态保育及文化传承等多项功能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乡村弹性具有积极意义;③ 驱动乡村多功能演化的因素包含政策支持、市场需求、自然本底、资金技术、行为主体和文化特质等多个方面;④ 针对贫困村域乡村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从宏观层面提供乡村振兴外援力、从中观层面促进乡村振兴交互力、从微观层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力,通过总体谋划、各个击破以实现乡村振兴。最后从多功能视角,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