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39篇 |
免费 | 2586篇 |
国内免费 | 42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26篇 |
大气科学 | 1729篇 |
地球物理 | 2211篇 |
地质学 | 7326篇 |
海洋学 | 3141篇 |
天文学 | 251篇 |
综合类 | 950篇 |
自然地理 | 15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9篇 |
2023年 | 371篇 |
2022年 | 682篇 |
2021年 | 835篇 |
2020年 | 741篇 |
2019年 | 781篇 |
2018年 | 730篇 |
2017年 | 726篇 |
2016年 | 731篇 |
2015年 | 757篇 |
2014年 | 782篇 |
2013年 | 955篇 |
2012年 | 960篇 |
2011年 | 1017篇 |
2010年 | 1016篇 |
2009年 | 895篇 |
2008年 | 961篇 |
2007年 | 822篇 |
2006年 | 848篇 |
2005年 | 689篇 |
2004年 | 589篇 |
2003年 | 512篇 |
2002年 | 583篇 |
2001年 | 552篇 |
2000年 | 376篇 |
1999年 | 230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9篇 |
1975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98~2010年夏季台湾海峡西部沿岸海水遥感透明度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透明度卫星遥感算法,提出将一个基于固有光学特性的、适用于沿岸海域的算法应用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域,反演获得1998~2010年SeaWiFS遥感透明度时间序列.根据这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该海域夏季透明度低值(<4 m)年份出现在1998、2001和2006年,高值(最高值达到10 m)年份出现在1999、2004和2010年.控制这一年际变动的因素,以目前有限的数据来看,主要是径流与上升流共同引发的水华强度的变化.此外,该海域透明度在研究时段内没有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甚至在2006年之后,似乎在持续加深,说明海峡西岸活跃的经济活动,在1998~2010的13 a间,暂时没有对沿岸水质产生显著的破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斜压罗斯贝变形半径优化的误差相关尺度及其对最优插值效果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最优插值方法进行三维温盐场重构时,如何正确估算背景场误差协方差至关重要。针对背景场误差协方差主要取决于误差相关尺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用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附近海域的最新的高分辨率气候态数据进行斜压罗斯贝变形半径优化其误差相关尺度计算的研究方案和技术途径;对比分析了均一化相关尺度方案和法国ISAS系统尺度方案,讨论了变形半径对最优插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均一化相关尺度方案的均方根误差小于ISAS方案,但温度场过于平滑,难以刻画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相比而言,本文提出的基于变形半径的相关尺度方案在取2倍变形半径时,不仅均方根误差在各水平层较小,且温度场能够更好地刻画四国海盆海域涡旋及黑潮影响的温度场三维结构。由于实际海洋中各层物理过程的尺度存在差异,实际应用时各层的最优尺度设置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3.
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全球海洋开发的浪潮中,做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是迫切和急需的。文章概述世界上传统海洋大国对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经验,分析我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查清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数量和特征等信息,了解海洋水下文化遗产分布区的地质地貌环境、水动力环境和保存环境条件,建立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档案馆和数据库系统;完善与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等,提升执法效率,做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协调工作;建立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和弘扬蓝色文明,实现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社会利用和可持续保护。 相似文献
104.
高温刺激导致虾夷扇贝死亡因素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究了高温刺激导致一龄和二龄虾夷扇贝死亡的原因。在高温刺激以及恢复过程中,两种贝龄的扇贝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者的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活性、p53蛋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以及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含量在高温刺激以及恢复过程中的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些酶的活性(TAOC活性除外)以及蛋白质含量(p53以及HSP70)均受到贝龄、处理时间以及两者综合作用的显著影响。经过Cox模型分析可知,虾夷扇贝受到高温刺激后的存活受到贝龄、GPT活性、TAOC活性、p53含量以及HSP70含量的显著影响。此外,高温刺激会影响扇贝的心跳频率以及心输出量,从而影响心脏对机体的供氧供血能力,影响扇贝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5.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 This study aimed to restore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dented stainless-steel hemispheres with a radius of 90 mm and a thickness of 0.86 mm. All of the hemispheres were... 相似文献
106.
Seismicity in ocean ridge-transform systems reveals fundamental processes of mid-ocean ridges, while comparisons of seismicity in different oceans remain rare due to a lack of detection of small events. From 1996 to2003, the Pacific Marine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 of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PMEL) deployed several hydrophones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northern Atlantic Ocean.These hydrophones recorded earthquakes with small magnitudes, providing us with... 相似文献
107.
制备了活性半焦催化剂用于在低温下将NO氧化为NO2。通过水热活化、高温活化、酸活化、碱活化以及组合活化等多种活化方法对原半焦进行活化改性,以提高半焦的催化氧化性能。利用酸碱滴定、Boehm滴定、SEM、BET、FT-IR等方法对活性半焦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测定活性半焦催化氧化NO的能力,其反应条件为:温度70℃、空速600 h-1、O2和NO浓度分别为5%和443 mg/m3。将活性半焦催化氧化NO的催化性能与其物化性质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半焦上的羰基官能团和碱性官能团共同作用于NO的吸附氧化过程,NO在羰基上被吸附并氧化,碱性官能团则协助氧化产物NO2迁移出羰基活性位并将NO2储存在碱性官能团上,使羰基活性恢复。根据以上理论所制备的经过碱活化和高温活化的催化剂硝容最大,可达1.01%。 相似文献
108.
正0 引言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海域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层位主要针对新生界。因中生界地质结构复杂,断裂发育且后期改造强烈,其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即地震反射能量弱、频率低、连续性差(简称"弱低频"反射),严重制约了东海中生界油气的进一步调查。近年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通过二维地震采集参数模拟、采集试验和攻关处理,获取了较好的二维地震数据资料。1 "长电缆、强震源、 相似文献
109.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遗址之一的船帆洞中曾生活过两期古人类(40~37 kaBP和30~29 kaBP)。在第一期古人类的文化层中发现的人工石铺地面在我国旧石器考古中属重要发现,对研究末次冰期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对船帆洞沉积物的植硅体分析显示,尖型植硅体和棒型植硅体数量比较占优势,扇型和块状植硅体含量其次,短细胞植硅体形态中鞍型的含量较多。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剖面至下而上划分为5个气候带,气候环境依次为凉干-冷干-冷偏干-凉偏干-温凉偏干。第一期古人类生活于带I底部,为凉干背景下较温暖的气候环境;第二期古人类生活于带Ⅳ上部,为凉偏干背景下较温暖的气候环境。植硅体的变化特征较好地指示了H4和H3事件,分别对应两期文化层。两次Heinrich事件改变了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推测是两期古人类离开船帆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