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6篇
  免费   1369篇
  国内免费   2171篇
测绘学   888篇
大气科学   829篇
地球物理   1002篇
地质学   3197篇
海洋学   1845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472篇
自然地理   86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6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Velocity profile of a sand cloud blowing over a gravel surfa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article dynamic analyzer (PDA) measurement technology was used to study the turbul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riation with height of the mean horizontal (in the downwind direction) and vertical (in the upward direction) particle velocity of a sand cloud blowing over a gravel surf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horizontal particle velocity of the cloud increases with height, while the mean vertical velocity decreases with height. The variation of the mean horizontal velocity with height is, to some extent, similar to the wind profile that increases logarithmically with height in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The variation of the mean vertical velocity with height is much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the mean horizontal velocity. The increase of the resultant mean velocity with height can be expressed by a modified power function. Particle turbulence in the downwind direction decreases with height, while tha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complex. For fine sands (0.2–0.3 mm and 0.3–0.4 mm),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the particle turbulence to increase with height. In the very near-surface layer (<4 mm), the movement of blown sand particles is very complex due to the rebound of particles on the bed and the interparticle collisions in the air. Wind starts to accelerate particle movement about 4 mm from the surface. The initial rebound on the bed and the interparticle collisions in the air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particle movement below that height, wher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s very high and wind velocity is very low.  相似文献   
132.
聚丙烯酸/绢云母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通过丙烯酸与绢云母超纫粉的接技共聚,制备出吸水率为1100倍的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绢云母超纫粉的用量为10%—20%,丙烯酸单体的浓度为25%,单体的中和度为65%,交联剂用量为0.1%,引发剂用量为1.5%,接技共聚反应温度为70℃时,可获得较好的结果。本文讨论了上述反应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吸水材料的颗粒大小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4根石笋系统的31件TIMS U系及543件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出其气候变化记录时限范围为1.1~8.5万a,相当于海洋同位素阶段的MIS2,MIS3,MIS4及MIS5a。根据δ^18O的变化可以准确确定它们之间的界线,其年龄值为:MISl/MIS2 11.3kaB.P.,MIS2/MIS3 28.7kaB.P.,MIS3/MIS4 59.6kaB.P.,MIS4/MIS5a 78.5kaB.P.。研究表明,末次冰期相当于格陵兰冰芯记录、北大西洋沉积记录的YD、Heinrich事件等的气候跃变事件,几根石笋取得了非常一致的准确定位及定年。其中YD事件发生于12.76~11.52kaB.P.,Heinrich事件的H1~H6分别为15~17kaB.P.,24.6kaB.P.,30.5kaB.P.,39.3kaB.P.,46.8~47.8kaB.P.以及60.4kaB.P.。在MIS4阶段,石笋记录于66.4kaB.P.及73.8kaB.P.揭示了两次冷事件,也可于格陵兰冰芯记录中找到相对应的冷谷。通过与GISP2的对比研究,表明东亚季风气候的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气候演变,与北大西洋及格陵兰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非常协调的对应关系。它对研究季风气候的动力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响应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二维有限元网格的自适应剖分及程序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单元法在计算岩土力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有限元的分析计算中,前处理工作即准备计算数据耗时费力。如何简化前处理工作、实现网络自动生成对于推广有限元分析至关重要。作者在综合考虑多种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对非规则几何图形、复连通域的二维模型提出了一套新的自适应剖分算法。该算法可以同时生成三角形单元和四边形单元,还能对单元形状进行规则性调整。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步骤,并编写了相应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同时提供了对单元节点进行优化排序的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能够高效快速地给出良好的剖分网格。  相似文献   
135.
义敦成矿带铜银铅锌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展与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敦成矿带地处独特的大地构造部位,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和强烈的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以来,相继发现了普朗、松诺、卓玛斑岩铜矿;砂西、热朗泽、夏隆等银铅锌矿;热隆、脚根玛锡矿;打马池觉铜金矿等一批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矿床(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低,蕴藏着较大的找矿潜力,有望成为国家级重要的有色及贵金属矿产勘查和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136.
含矿流体混合反应与成矿作用的动力平衡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舸  CBZHAO  王岳军  BEHOBBS  龚纪文 《岩石学报》2003,19(2):275-282
本文在约定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成矿速率(成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所合成矿元素重量的变化)的基础上。借助于物质-热-化学-成矿四重全耦合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均匀热液体系、层状热液体系、岩浆侵入热液体系下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溶解与沉淀作用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硫化物(H2S)和硫酸盐(SO42-)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热液体系中铅、锌、铁成矿元素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2)均匀介质、岩浆侵入或地质构造的存在,对成矿元素在成矿流体运移的速度、流线、温度分布和成矿元素的溶解与沉淀分布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不同的成矿环境或成矿背景制约了成矿元素的迁移与富集以及矿体的产出定位。暗示成矿环境及成矿速率对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的沉淀与溶解具重要作用;成矿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成矿理论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质构造因素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7.
蔺新望 《陕西地质》2003,21(1):45-51
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处于浅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根据区域地层划分、古生物化石和最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确定了塔里林板块南缘地层时代为早古生代。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为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因此,系统研究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对于重塑早生代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历史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根据北票 (金-羊 )盆地中生界砂岩碎屑组分分析,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盆地沉积充填序列及砾岩特征,对盆地中生代物源及构造演化进行了示踪 :晚三叠世为盆地构造活化的起始阶段,盆地物源应主要来自周缘隆升蚀源区的前中生代碎屑沉积物;早侏罗世辽西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升降,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伸展陷落,盆地范围有所扩大;晚侏罗世北西-南东向逆冲推覆作用成为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北票 (金-羊 )盆地具有明显前陆盆地特征,盆地西缘太古代变质岩系出露剥蚀而成为盆地的主要物源之一;早白垩世辽西地区发生构造反转,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萎缩。Dickinson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辽西地区。  相似文献   
139.
高层建筑物中点恢复的测量方法是在负一层测定该建筑物的中点,再引到四层楼顶,最后重新确定施工放样数据,保证该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施工监测。  相似文献   
140.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影像匹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将全数字摄影测量应用于计算煤场煤堆体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论述了普通数码相机影像匹配方法和数学模型,系统的物理模型在实验室内得以验证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