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7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999篇
测绘学   237篇
大气科学   592篇
地球物理   1721篇
地质学   2036篇
海洋学   508篇
天文学   210篇
综合类   198篇
自然地理   56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66篇
  1964年   20篇
  1959年   22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34篇
  195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耕地变化及其河流水文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各地州的绿洲耕地数据和各主要水文站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建国以来流域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区域差异及其河流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近6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增加的态势,年均增长率为2.37%,但人均耕地面积却经历了从增加到减少的变化过程,年均减少率为0.44%;耕地空间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的巴州耕地相对变化率最大,而和田地区耕地相对变化率最小.(2)绿洲灌溉耕地面积扩大引起的河流流程、径流量,洪水、水质、泥沙等水文效应较显著,尤其是对径流量的影响极为突出.目前,流域综合治理节水项目已初见成效,各源流向塔里木河干流下泄水量减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为此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必须长期坚持流域的综合治理,建立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确保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相似文献   
942.
新疆于田景观特征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两期土地利用图及历年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1977—2002年间新疆于田的景观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于田平原与荒漠区环境退化严重,荒漠增加而交错带减少,高生态级别的高覆盖度草地锐减;绿洲在稳定增长,以绿洲为中心的核心区生态环境质量却明显退化,但天然绿洲整体变化不明显,波动小且变化恢复较快;生态的主要退化期为20世纪70—80年代,此后趋于好转,1999年以后好转明显;人工绿洲的开发只是明显影响了绿洲近缘景观,对远缘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4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大气边界层O3廓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揭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季大气边界层O3的浓度变化特征,利用系留气艇于2008年1月18—25日在塔中地区进行了大气边界层O3观测试验,结合相关资料,初步分析了塔中地区冬季边界层O3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其结果是:①塔中地区臭氧浓度集中分布在10~50 ppb之间,其中试验期间观测到O3最大浓度值56.1 ppb,最小浓度为2.6 ppb,臭氧的最大浓度基本都在40 ppb左右,日平均浓度为34.4 ppb。②大气边界层O3的浓度廓线可分为峰值型、均匀型、增长型3种,其中均匀型所占比重最大。③大气边界层O3浓度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逆温及空气中水汽的增加会导致臭氧浓度降低。④大气边界层O3有明显的日变化,越贴近地面日变化越明显,其变化特征与太阳辐射有着密切关系。臭氧浓度夜晚较低,日出后开始增加,午后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随着日落,臭氧浓度开始减小,在清晨达到最小值;臭氧浓度日最大值出现在17:00,最小值出现在08:00。  相似文献   
944.
基于DEA_Malmquist的河北省县级粮食生产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DEA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从粮食生产"全要素效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5方面对河北省138个县粮食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河北省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很快,各项粮食生产效率相关程度较高,"技术效率"对粮食生产"全要素效率"影响较大,"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存在一定影响,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72.2)省域范围内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分布趋势明显,"全要素效率"在东西方向上呈倒"U"型分布趋势,"技术效率"呈一阶分布趋势.3)研究区内138个县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全要素效率"优势区主要分布在石家庄、衡水等中东部地区,非优势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河北省未来粮食生产应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进行有序有效的土地整理等措施,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证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45.
区域地震似然模型(RELM)工作组的5年实验是设计用来比较预测加州及附近各纬度-经度-震级单元地震发生率的若干有希望的方法。这种预测模式被作为世界范围内其他地震可预测性试验的蓝本,因此考虑如何评估这种预测的性能是很重要的。最近采用的两个试验都基于给定预测情况下观测到的地震分布的概率,一个测试比较了空间-发生率-震级单元的观测值和预测值,另一个测试仅仅比较了预测的发生率和观测地震的数目。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目前关于发生率预测的微小的缺陷,我们建议采用另外两个测试分别进行空间-发生率-震级预测的空间和震级分量的预测。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考虑了区域地震似然模型预测和进行区域地震似然模型实验的前半期观测到的地震分布。我们得出空间—发生率—震级预测好像是和观测地震的分布相一致,尽管空间预测和观测地震的空间分布是不一致的,我们建议这些新的测试应该被用于提供更详细的地震预测评估。我们也讨论了每个基于似然测试的统计学功效以及基于似然测试的结果的稳定性(相对于地震目录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46.
947.
对1986—2001年间巴伦支海南部海洋磁力测量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研究。南巴伦支海底的地磁测量揭示出其复杂多期的地质构造结构,其中以两期分离型的构造为主导:(1)具NW走向的里菲-文德期继承性裂谷构造;(2)NE向转换叠加断层正交系统。晚泥盆世碱性侵入体及其相关的金属矿化作用恰位于这些构造系统的交点上。  相似文献   
948.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 Palawan Block (NPB) and Philippine Mobile Belt (PMB)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studies considering its significance in help-ing define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 arc system. The geology of the western Panay island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a continent-related block (Buruanga Peninsula) juxtaposed to an oceanic frag-ment (Antique Ophiolite Complex). Our recent work in the Buruanga Peninsula helped us define the terrane boundary between the Peninsula and the Antique Ophiolite Complex. However, considering available published data, the Antique Ophiolite Complex has never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part of the NPB and to mark the collision zone between Palawan and the PMB.  相似文献   
949.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广,化石类型多样,成为古生物、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理想地区.乌伦古河组和依希白拉组分别发现恐龙与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化石,证实它们不存在混生现象,对恐龙是否延续至新生代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950.
The Oban Basement Massif of southeastern Nigeria is composed of metamorphosed rocks including phyllites, schists, gneisses and amphibolites cut by pegmatitic dykes of varying length and thickness, which intruded the metamorphic rocks. Preliminary geochemical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se pegmatites from western Oban Massif at Uyanga, Akwa Ibami, Iwuru I, Iwuru Ⅱ and Igbofia showed that the pegmatites are highly albitized. This is incon-sistent with earlier postulations that the pegmatites in this part of Ni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