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6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1523篇
测绘学   819篇
大气科学   873篇
地球物理   1324篇
地质学   2947篇
海洋学   874篇
天文学   265篇
综合类   469篇
自然地理   7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传统LBS应用主要提供城市中的交通、餐饮等大众位置服务,对于小范围的特定场所(如校园、居民小区、公园等)还未提供成熟的个性化位置服务。利用GIS技术对校园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空间位置管理校园数据,并以矢量地图等方式对校园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基于Android技术进行掌上校园APP的开发实践,实现了路线规划、校内街景、周边搜索等功能。实验表明:移动校园与LBS有很好的契合点,将校园生活与位置信息紧密结合,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952.
多波束合成孔径声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森  魏波  杜伟东 《测绘学报》2017,46(10):1760-1769
随着近年人们对海洋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水下目标精细探测与成像声呐技术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外主流多波束测深声呐技术与合成孔径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结合二者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多波束合成孔径声呐探测机理。研究讨论了多波束合成孔径声呐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试验,初步验证了其探测机理的有效性和提升水下目标分辨能力的潜力。  相似文献   
953.
在精密工程测量中,为实现测量机器人的精密测距首先要测定其测距加常数,通过四段法与工业测量系统比较法对TS30的加常数进行了测定,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业测量系统比较法测定加常数的方法且达到了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54.
Fengyun-4A (FY-4A), the first of the Chinese next-generation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launched in 2016, offers several advances over the FY-2: more spectral bands, faster imaging, and infrared hyperspectral measurements. To support the major objective of developing the prototypes of FY-4 science algorithms, two science product algorithm testbeds for imagers and sounder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the scientists in the FY-4 Algorithm Working Group (AWG). Both testbeds, written in FORTRAN and C programming languages for Linux or UNIX systems, have been tested successfully by using Intel/g compilers. Some important FY-4 science products, including cloud mask, cloud properties,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have been retrieved successfully through using a proxy imager, Himawari-8/Advanced Himawari Imager (AHI), and sounder data, obtained from the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thus demonstrating their robustness. In addition, in early 2016, the FY-4 AWG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mager testbed—a near real-time processing system for Himawari-8/AHI data for use by Chinese weather forecasters. Consequently, robust and flexible science product algorithm testbeds have provided essential and productive tools for popularizing FY-4 data and developing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in FY-4 products.  相似文献   
955.
She  Chengli  Wan  Weixing  Yue  Xinan  Xiong  Bo  Yu  You  Ding  Feng  Zhao  Biqiang 《GPS Solutions》2017,21(3):1125-1137
GPS Solutions - We developed a parameterized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model based on the IRI-2012 model by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s in the horizontal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in...  相似文献   
956.
新仙女木期黄河晋陕峡谷古风成沙层年代及其物质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黄河晋陕峡谷壶口至龙门段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发现了典型的晚更新世以来黄土—土壤层夹古风成沙层剖面—北桑峪剖面(BSY)。结合不同类型沉积物的野外宏观特征、磁化率、粒度成分、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对比分析,确定黄河晋陕峡谷壶口至龙门段BSY剖面中所夹古风成沙层的性质为中沙质细沙,是在干旱多风环境下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基于光释光(OSL)测年数据,确定其沉积年代为12.5-11.6 ka,记录了黄河中游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的极端干旱事件,其与相邻区域沙漠/黄土过渡带中湖沼沉积和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相对应。该剖面中古风成沙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来自黄河晋陕峡谷的古河床相沙层物质。这是因为该河段处于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在新仙女木时期,黄河晋陕峡谷处于极端干冷的环境之中,冬季风强盛、夏季风衰弱,黄河水位下降明显,河漫滩和江心洲将大面积出露,大量的沙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向岸边输移,成为河谷两侧缓坡台地上古风成沙沉积层出现的主要沙源地。这个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揭示黄河中游流域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规律及其与季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57.
Data from four A3 radio wave circuits in central Europe are used to analyse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ionization and gravity wave activity pattern in the lower ionosphere (85 – 100 km) in the CRISTA experiment interval (3 – 12 November 1994) for the given condition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RISTA experiment interval was run under conditions, which are highly representative both of October – November 1994 and autumn, low-moderate solar activity, the descending phase of solar cycle conditions, i.e. CRISTA measurements may be considered to provide values identical with, or close to climatological values (at least for central Europe, h = 85 – 100 km).  相似文献   
958.
959.
白友良  赵振华  孙琦  李博 《干旱区地理》2018,41(5):1018-1026
对新疆孔雀河北缘的LX02剖面湖相沉积物开展了OSL测年和孢粉记录研究。结果显示:该剖面湖相沉积自72.4 ka BP延续到51.0 ka BP。这一期间,研究区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林下生长灌木和草本,低洼潮湿的地方生长蕨类孢子和藻类。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松(Pinus)、栎(Quercus)、栗(Castanea)、榛(Corylus)、莎草(Cyperaceae)、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等,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山核桃(Carya)和枫杨(Pterocarya)等亚热带的孑遗植物花粉。具体来说,组合带Ⅰ(72.4~66.8 ka BP)、Ⅲ(56.1~51.0 ka BP)对应的沉积期间,研究区阔叶树花粉含量低而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高;组合带Ⅱ(66.8~56.1 ka BP)对应的沉积期阔叶树花粉含量都较高,而灌木和草本花粉相对较低,揭示72.4~51.0 ka BP研究区气候总体上呈现冷干-暖湿的气候波动特征。这与粘土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及其变化一致,亦与柴达木盆地东部介形类丰度特征研究、柴达木盆地东部古湖泊高湖面光释光年代学研究、北京平原区有机碳同位素研究等结果吻合较好,然而,这一气候变化规律的内部驱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60.
地下水补给量反映了含水层的可更新能力,是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参数之一。为定量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地下水的补给特征,基于岔巴沟流域上游、中游、下游3个水文站1959-1969年降水与日径流观测资料,通过退水分析法估算了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并分析了与降水量和基流量的关系及其在年内的补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年平均基流量为13.09 mm·a-1,更新时间为124 d,补给量为11.46 mm·a-1,降水入渗补给率为0.025,基流补给率为0.89。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补给量与入渗补给率逐渐增大,且上游与下游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基流补给率逐渐减小,各集水区之间差异均显著。地下水补给量与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R2>0.40),在下游集水区内随降水量变化的增幅较大。基流量与降水量也呈正相关关系(R2>0.77),干流基流80%以上源于降水补给转化。以5月份为节点可将地下水补给过程分为"一次补给"和"二次补给"2个主要阶段,其分别占全年总补给量约30%和70%,并且"二次补给"是造成岔巴沟流域不同集水区地下水补给量差异的主要阶段,并且为无资料地区小流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