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1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491篇
测绘学   256篇
大气科学   443篇
地球物理   564篇
地质学   1074篇
海洋学   396篇
天文学   164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全面推进普适型设备研发与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工作,截至2023年6月,已在17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省份的5.5万处隐患点推广应用,全国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系统每日接收监测数据超千万,在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时序数据并行处理、大数据智能分析和多参数风险预警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然而,系统在数据安全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数据一致性、数据防篡改和系统可靠性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文章在系统研究区块链技术特点及其在相关领域典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共识机制的“可信数据流”建立方法,依此形成“区块链+全国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总体框架,同时建立了原型系统。实验数据显示改进系统可以解决省-部数据不一致问题,识别并阻止非法数据篡改,多节点故障情况下仍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系统总体性能损耗低于20%。研究成果可为区块链技术在各级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提供顶层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法,对于提升全国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网安全运行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利用海南岛加密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日环流配置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天气型下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关键环境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主要出现在15:00—19:00。(2)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型主要有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3)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短时强降水分别占37%,31%,16%和16%。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主要出现在7、8和9月;西南低压槽型除9月外,其余各月份均可能出现;冷锋型绝大多数出现在4、5月。(4)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整层湿度条件都较好,不稳定能量较大,垂直风切变较弱。西南低压槽型不稳定能量较大,湿度条件一般,垂直风切变较弱。冷锋型存在明显的上干下湿特征,垂直风切变最大,0~6 km风速差75%分位大于10 m/s,不稳定能量最小。  相似文献   
73.
植被覆盖地表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万侠  王娟  刘凯  钟凯文 《热带地理》2007,27(5):411-415,450
主动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并对地物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等特点,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和光学遥感获取土壤水分的局限。文中在分析植被对微波信号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基于主动微波遥感监测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原理和方法,指出利用,宋朝景“水-云模型”从总的极化雷达后向散射中去除植被影响后,能够改进后向散射系数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ENVISAT ASAR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获得的土壤含水量数据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作物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的估算算法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以提高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74.
陈娟  赵骏峰  刘文元  邢波  肖政  周小深  卢林 《矿床地质》2022,41(6):1142-1163
福建泰宁李家坊金矿床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段,为闽西北何宝山矿田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成因类型尚未明确。磁铁矿是该矿床中常见的氧化物,文章应用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李家坊金矿床成矿过程与成因类型进行约束。基于野外地质踏勘和钻孔岩芯编录,结合室内详细的岩相学观察,依据磁铁矿的结构和矿物共生组合,文章将其分为4种类型(Mt1a、Mt1b、Mt2和Mt3)。其中,Mt1a位于铜金矿脉边缘,呈板柱状,与绿泥石共生; Mt1b位于铜金矿脉边缘,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与绿泥石-赤铁矿共生; Mt2位于铜金矿脉中,呈脉状产出,穿插早阶段的石英-黄铁矿脉,与绿泥石-绿帘石共生; Mt3位于铜金矿脉中,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与绿帘石-赤铁矿共生,被后阶段黄铜矿包裹、交代。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赋存于Mt3中。原位微区分析结果表明,李家坊金矿不同类型磁铁矿均属于热液型磁铁矿。此外,从Mt1a型到Mt3型磁铁矿,w(Ti)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指示热液流体逐渐向低温条件演化; w(V)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暗示热液流体的氧逸度有明显波动,但总体呈升高趋势。磁铁矿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具矽卡岩型矿化特征,是判断矿床成因类型的证据。其中,Mt3型磁铁矿与Au矿化密切相关,其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可指示金在低温高氧逸度的环境下沉淀。  相似文献   
75.
泥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程浆液,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渗流进入地层,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泥浆的渗流机理,把地层模拟为多孔介质,泥浆模拟为能更全面地反映其流变性能的赫巴流体,基于分形理论,建立赫巴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型。基于渗流模型计算结果,详细分析压力梯度、流性指数、稠度系数及孔隙率等参数对多孔介质中赫巴流体瞬时平均流速的影响,指出流速变化与压力梯度、流性指数及稠度系数的变化均呈幂指数关系,与孔隙率变化呈二项式关系,且流性指数是一个影响赫巴流体渗流速度的极敏感因素。渗流模型计算结果为相关工程中泥浆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
何俊  万娟  王宇 《工程地质学报》2012,20(3):397-402
压实黏土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裂隙可能对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发现,裂隙面积率、裂隙总长度和裂隙宽度随含水率减小而增大。压实黏土中裂隙可分为主裂隙和次裂隙2类,次裂隙出现前后裂隙参数的变化速率有较大差异。较宽裂隙在湿化后不能完全愈合,干湿循环过程使压实黏土产生了不可逆的变化。采用试验筒壁上涂阿尔代胶的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土样中裂隙的形成,并能较好地防止侧漏。渗透试验发现,一次干湿循环导致压实黏土的渗透系数增大将近2个数量级。湿化过程中干燥裂隙不能完全愈合及微裂隙的形成可能是导致渗透系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本区已获晚海西-早印支期花岗岩类6件锆石高精度测年数据和两件继承锆石年龄,确定了其活动时限305~242 Ma,主体分属早中三叠世岩石序列、晚二叠世岩石序列、中二叠世岩石序列相应的岩石单元.小四平岩体的年龄及其被晚三叠世地层不整合覆盖,指明古亚洲洋构造域完成在242~228 Ma间.基于上述岩石年龄及形成构造环境和邻近地区磨拉石相发育的层位,揭示古吉黑造山带晚海西-早印支期构造运动或构造-岩浆旋回具有多幕式的递进演化模式,并受显生宙泛大陆旋回所制约.  相似文献   
78.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量计算方法是由钱复业,赵玉林等研究出来的方法。我们试用该方法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蒙城地震台1978~2008年地电阻率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震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对于震中距300km内的中强震,与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数的趋势性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量特征可以反映孕震区地下介质的孕震信息,对未来地震的预测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9.
Snow availability in Alpine catchm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an optimal estimation of snow depth (areal extension and thickness) in Alpine systems from point data and satellite observations by using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deduced from a digital terrain model. It is intended to be a parsimonious approach that may complement physical‐based methodologies. Different techniques (multiple regression, multicriteria analysis, and kriging) are integrated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issues: We identify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at could be helpful on the basis of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 observation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 using a systematic procedure for a complet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are calibrated combining all suggested model structure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 We also propose an evaluation of the models (using indices to analyze the goodness of fit) and select the best approaches (models and variables) on the basis of multicriteria analysis. Estimation of the snow depth is performed with the selected regression models. The residual estimation is improved by applying kriging in cases with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final estimate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regression and kriging results, and constraining the snow domain in accordance with satellite data.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using the case study of the Sierra Nevada mountain range (Southern Spain). A cross‐validation experiment has confirm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 Finally, although it is not the scope of this work, the snow depth is used to asses a first estimation of snow water equivalen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80.
Previous work on three‐dimensional shakedown analysis of cohesive‐frictional materials under moving surface loads has been entirely for isotropic materials. As a result, the effects of anisotropy, both elastic and plastic, of soil and pavement materials are ignored. This paper will, for the first time, develop three‐dimensional shakedown solutions to allow for the variation of elastic and plastic material properties with direction. Melan's lower‐bound shakedown theorem is used to derive shakedown solutions. In particular, a generalised, anisotropic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and cross‐anisotropic elastic stress fields are utilised to develop anisotropic shakedown solutions. It is found that shakedown solutions for anisotropic materials are dominated by Young's modulus ratio for the cases of subsurface failure and by shear modulus ratio for the cases of surface failure. Plastic anisotropy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material cohesion ratio, the rise of which increases the shakedown limit until a maximum value is reached. The anisotropic shakedown limit varies with frictional coefficient, and the peak value may not occur for the case of normal loading only.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