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257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结合夏县中心地震台CIC-200型离子色谱仪实际观测,从仪器输液系统、分离系统、基线、管路等方面详细阐述色谱仪常见故障,逐一分析原因,并给出相应故障排除方法,为同类仪器维护提供参考,并为获得准确观测数据,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提出日常维护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主力气源岩太原组、山西组煤系地层热成熟史的研究对本区天然气充注过程和有利目标区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研究区烃源岩评价和一维、二维地质建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对单井以及研究区内二维剖面、平面进行了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在中三叠世进入生烃门限,中侏罗世以后,烃源岩持续埋深,早白垩世末期至最大埋深(4000m左右),绝大多数的天然气都在这一阶段生成,早白垩世末构造抬升以后只有少量天然气生成;(2)研究区上古生界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源岩最大累积生烃强度可达到2200×10^8m^3/km^2,对现今天然气的分布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3.
针对白沙河地下水含水层的内部结构和本区开采特点以及已出现的环境问题,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确定了优化开采方案。该管理模型针对本区每年2个管理时段的长度及其开采量均不同的特点,导出了新的响应矩阵的公式。管理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114.
Labile organic carbon (LOC) is a frac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with rapid turnover time and is affected by soil fertilization. This investigation characterized the SOC content, LOC content and LOC distribution in the treatment plots of surface soil erosion at five levels (0-, 5-, 10-, 20- and 30-cm erosion). The soil had received contrasting fertilizer treatments (i.e., chemical fertilizer or chemical fertilizer + manure) for 6 year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both SOC and various LOC fractions contents were higher in the plots with fertilizer + manure than in those with fertilizer alone under the same erosion conditions. The SOC and LOC contents de- creased as the erosion depth increased. 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eas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KMnO4-oxydizable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were 27% 57%, 37%-7%, 20%-25%, and 29%-33% higher respectively in the fertilizer + manure plots, than in the fertilizer alone plots. Positive correlations (p 〈 0.05) between SOC content and different fractions contents were observed in all plots excep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SOC content and 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bviously, fertilizer + manure treatments would be conduciv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LOC and SOC in the Black soil of Northeast China.  相似文献   
115.
宋霁  焦养泉  李锦华 《地球科学》2015,40(5):851-862
为了全面了解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叠锥构造的沉积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及形成环境等问题,运用野外露头实测、光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阴极发光照相、扫描电镜照相等方法,发现叠锥构造发育于钙质结核外侧,覆盖所有方向,呈放射状,直圆锥锥顶指向结核中心;叠锥矿物成分主要为纤维状低镁方解石,纤维状方解石呈锥形套叠,具波状消光;阴极发光显微镜下呈均一的棕红色,不具微量元素分异和析出的成岩色带;叠锥结核的发育规模明显受制于原生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叠锥结核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育的原生沉积环境应为水深在5~30 m、水体能量较高的滨浅湖沉积环境.推测叠锥构造的形成可能是同沉积期生物沉积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后期上覆岩层静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6.
湖南洞庭湖区土壤酸化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酸雨沉降引起的土壤酸化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湖南洞庭湖地区是中国土壤酸化非常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土壤的酸化,Cd和Pb等有害元素的水溶态和交换态含量上升,特别是土壤在碱性至弱酸性范围内,Cd的生物活性急剧提高,给农作物安全生产带来了危害。土壤酸化还造成K、Na、Ca、Mg等盐基离子大量淋失,有益元素有效态含量也急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养分贫瘠,土壤质量下降。针对土壤酸化带来的种种影响,提出了建议:提高能源利用率;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能力;改进施肥结构;适量施用石灰、白云石粉,调整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沙漠-黄土过渡带杨桥畔全新世地层中20种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年代学资料,探讨了该地区13.0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地层分布规律明显,化学成分具有很高地一致性,Cr、Cs、Co、Cu、Mn与I可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古气候替代性指标。根据主要微量元素演替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将该地区气候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13.0~11.7ka B.P.气候干燥寒冷;11.7~10.0ka B.P.气候略温偏干;10.0~6.4ka B.P.气候温暖湿润;6.4~1.60ka B.P.偏冷干气候恶化期;1.6ka B.P.以来气候继续朝冷干方向发展,并且冷暖干湿交替频繁。通过与黄土、石笋等记录变化对比,发现杨桥畔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过程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8.
沿海与内陆地下卤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对比我国滨海与内陆地下卤水的分布、成因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不同成因的地下卤水具有不同的水质.  相似文献   
119.
HY-2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卫星。 本文研究了利用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亮温数据反演北极海冰密集度的方法。参考NASA TEAM方法,我们对典型海区光谱梯度率和极化梯度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计算海冰密集度所需的亮温特征值;利用天气滤波器有效去除了开阔海域由于大气中水蒸气、云中液态水、降雨等现象引起的海冰密集度计算错误。本文计算了2012年全年的北极海冰密集度产品并对产品精度进行了初步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三个海冰类型已知区域的海冰密集度结果与理想值比较接近,多年冰密集度的反演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结果与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和德国不来梅大学提供的两种业务化海冰密集度产品一致。本研究为利用HY-2卫星监测极区海冰密集度变化,发布实时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