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6篇
  免费   909篇
  国内免费   1164篇
测绘学   562篇
大气科学   584篇
地球物理   724篇
地质学   2046篇
海洋学   554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322篇
自然地理   39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本文针对吉林省通榆、乾安县潜水高区下部第四系承压地下水氟含量升高,引起氟地主病重新抬头的环境水千文地质问题,分析了氟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研发第四系承压地下水的过程中含水层顶板的大规模破坏,使高氟潜水下窜,污染了深层压水所致。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提示人们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保护开采层的地球化学环境,从违背自然的主观意识所造成的恶果中肖取教训。  相似文献   
992.
裂变径迹法对兰坪盆地构造热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兰坪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与衰牢册推覆体之间内有丰富的钨矿床与盐类矿床,大部分是新生代形成的,且大多为低温热液矿床。裂变径迹法对兰坪盆地构造热演化与成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盆地自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构造热事件,出现了三次成矿作用过程,成矿作用是由盆地西缘向中央地带逐渐发展的。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硫酸钾溶解平衡,结果表明,硫酸钾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符合前人总结的实验规律,而在43℃的钛白废水液液中硫酸钾有反常深 现象,这为确定硫酸钾结晶析出的最佳温度提供了热力学依据,通过热力学计算,论证了硫酸钾溶解平衡符合势学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94.
张治坤  桑建国 《大气科学》2000,24(5):694-702
采用北京大学三维的复杂地形中尺度模式,结合陆面过程模式(SiB),模拟了草原和沙漠并存的下垫面的边界层大气运动.利用SiB模式计算了地表辐射、感热、潜热通量,并且预报地表温度.中尺度模式则模拟了沙漠地区受热抬升,形成的辐合运动,垂直速度的分布,不同高度上水平流场的变化以及中尺度动量和热量通量,把中尺度通量跟湍流通量进行了比较,以确定这种中尺度运动在GCM模式的参数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试验表明中尺度通量尤其是热量通量要比湍流通量大很多.  相似文献   
995.
不稳定边界层下地形重力内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槽实验及线性理论研究表明,当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如果地形引起的动力扰动足够强,地形扰动可在上部稳定层结中激发出重力内波,波动反过来影响低层流场,引起动量输送。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地形波同样对大气运动可产生波阻,这应引起模式工作者的重视。最后讨论了大气粘性对中性或不稳定层结下地形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东海西湖凹陷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和天然气是流体矿产,其最大特征具有运移性。构造应力与油气运移密切相关。引起地质环境、圈闭条件、应力状态改变的动力是构造应力场。盆地沉陷、隆起、断裂构造等都是不同特点的应力状态作用下的地质痕迹。高应力区围限下的低应力区,一般是有利的储油储气构造位置。本文在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及其邻区构造地质、石油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平湖组、花港组、龙井组目的层在中新世晚期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分析了应力场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研究结果与构造地质、石油地质分析结论相一致,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20 0 1年, 沿着山西应县到山东商河, 重新布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采用现代先进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和快速松弛二维反演方法获得该剖面二维电性结构模型, 从而充分展示了华北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特点.从电性特征上讲, 华北岩石圈以太行山前断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区, 东区为低阻区, 西区为高阻区.在东区, 上地壳电性结构基本与华北裂谷系的隆、坳构造格局相对应, 岩石圈的电导最高达3× 104 S, 远远大于强烈活动的安第斯山岩浆弧区和西藏高原岩石圈的电导.这里, 在构造连接部位的地壳中有不连续的高导体存在, 电导率大约0.1~ 0.8S/m.在西区, 太行山和恒山的岩石圈为高阻块体, 表现出稳定大陆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特点.但恒山高阻块体之下发现一组向西缓倾的高导层, 其电导率为0.0 4~0.2 5S/m, 顶面在2 0km深处, 底面深度大约40km.   相似文献   
998.
用非等时距序列灰色模型预测粉喷桩的承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粉喷桩单桩承载力具有随时间增长而增大的现象,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预测GM(1, 1)模型,对粉喷桩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分析,认清了粉喷桩承载力的时效性规律及变化趋势,提出了进行粉喷桩单桩载荷试验的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999.
湛江地区结构性软土的赋存规律及其工程特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拓勇飞  孔令伟  郭爱国  谭罗荣 《岩土力学》2004,25(12):1879-1884
立足于土体演化的地质背景,以湛江地区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强结构性软土地层为依托,开展了宏观与微观土工试验研究,探求该区软土赋存规律与其强结构性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湛江软土是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河控三角洲相(即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由于受该区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该土集多种地质营力的复杂耦合作用而呈现出特殊的沉积特征;胶结作用是该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的根本原因,其强结构性形成机理与当地广泛发育的红土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00.
相邻结构的高效阻尼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相邻结构高效阻尼控制的概念,并基于双液缸的放大原理提出了一处相应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放大相邻结构间的振动差别,使阻尼器具有更大的变形和速度,从而更高效地工作,文章阐明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两相邻结构高效阻尼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并对此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效阻尼控制的概念是正常的,本文提出的控制装置是有效的,可取得远优于普通阻尼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