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202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气象要素对太阳能电池板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升高会引起光伏电池发电效率下降,电池板温度是确定温度折减系数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尚没有充足的外场实测电池板温度数据。该文基于北京南郊太阳能试验站2010年全年逐时电池板温度、气温、地表温度、斜面和水平辐照度实测数据,分析了电池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电池板温度与气温和斜面辐照度的综合相关或与地表温度的线性相关最好,但实测数据不易获得;电池板温度与气温的线性相关较好,数据较易获得且质量有保证,从现实可行性考虑,是推算电池板温度最实用的相关方程;电池板温度与气温和水平辐照度的综合相关可以作为辅助方程,用于推算气温较高情况下的电池板温度。基于2010年电池板温度实测数据和加权计算的方法,得到北京地区年平均光伏发电温度折减系数约为2%,最高可达到13.3%。  相似文献   
72.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substantial research done on adsorption of metals/metalloids by Al (oxy)hydroxides,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adsorption of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on Al (oxy)hydroxides, especially those 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acid.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adsorption of phenanthrene on Al (oxy)hydroxides formed with initial tannate/Al molar ratios (MRs) 0, 0.001, 0.01, and 0.1 (referred to MR0, MR0.001, MR0.01, and MR0.1, respectively) through batch adsorption experiments and FTIR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 (oxy)hydroxides were important sorbents for phenanthrene. The adsorption kinetic data were fitted well with the pseudo-second-order equation. According to a modified Freundlich model,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Al (oxy)hydroxides followed a descending order of MR0.1 > MR0 ≥ MR0.01 > MR0.001, which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Al (oxy)hydroxides. Adsorption capacity correlated with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micropore area, and micropore diameter of Al (oxy)hydroxides, yet the relationshi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FTIR results showed that physical interaction was essential in phenanthrene adsorption onto the Al (oxy)hydroxides, which could be explained by an entropy-driven process. Surface hydrophobicity of Al (oxy)hydroxides played a key role in phenanthrene adsorption. Additional π–π electron donor–acceptor interaction of phenanthrene (acting as electron donor) with aromatic ring of tannic acid (electron acceptor) could be also important in phenanthrene adsorption by high MR Al (oxy)hydroxides, yet it needs further study. The finding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re of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immobilization of PAHs in low organic matter but oxide-rich soils.  相似文献   
73.
李建春  高玉婷  曲衍波  关梅  张勇  王森 《地理科学》2022,42(7):1155-1165
充分识别陆海空间冲突并制定科学规划是实现陆海统筹的关键。基于陆海空间利用现状与规划,构建陆海空间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冲突识别矩阵、邻域冲突测度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山东省莱州市为案例区,1 km格网为研究单元,分别从陆地对海洋、海洋对陆地2个方向定量识别陆海空间的现状冲突和规划冲突,并结合四象限模型对冲突进行分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 从冲突范围与强度来看,莱州市陆地利用与规划越过海岸线的范围更大,陆海交互冲突范围将持续增加,陆海统筹应重视空间复合利用与跨系统交互影响。② 从冲突的类型来看,现状冲突中陆地的水域与湿地以及海洋的渔业用海等利用方式对海陆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大;而在规划冲突中,陆地的一般农地区和其他用地区,海洋的农渔业区和港口航运区4类功能分区跨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大。③ 现状与规划的耦合分区结果显示,相对独立的陆海空间规划对于控制和缓解空间冲突具有一定效果,然而陆海空间统筹利用与管理迫在眉睫,应结合系统观点根据不同分区特点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4.
75.
Yang  Yunpeng  Chen  Guan  Meng  Xingmin  Bian  Shiqiang  Chong  Yan  Shi  Wei  Jiang  Wanyu  Jin  Jiacheng  Li  Chen  Mu  Xinliang  Yue  Dongxia 《Landslides》2022,19(4):789-808
Landslides - Determining the premonitory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lide dam failures can provide an early warning as well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相似文献   
76.
77.
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及其模拟和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是开展多学科、多圈层集成研究的重要平台,其发展是国际地学领域特别是全球变化领域竞争的前沿。中国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10年得到快速发展。研发格局上已经形成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和高校三足鼎立的局面。文中在简要回顾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早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加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9个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技术特点,初步评估了中国4个模式对全球和东亚气候模拟的基本性能,分析了其在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对全球降水与温度的预估变化及其与平衡态气候敏感度的联系。最后,结合国际态势,从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中国气候模式研发工作需要加强的8个方向。   相似文献   
78.
79.
南极长城站地区气象要素的中期振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多维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5年1月-1987年12月南极长城站地面气象要素的谱特征。该地区的气象要素与北半球一样,也普遍存在3-5天、准一周、准二周和3-4周振荡周期。在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地区,从地面到平流层中下部,气压系统都存在着显著的准二周振荡,这种振荡是由上往下传播的。无论冬、夏季,准二周和准一周振荡都是由西往东传播的,而扰动的南北传播方向则与季节及振荡周期长度有关。南极地区的中期振荡特征与500hPa极地涡旋的活动和强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0.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地带性规律、冻土构造以及融区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不同作用下形成的冻土(冰缘)地貌,并对青藏高原的冰缘期进行了初步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