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0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1637篇
测绘学   708篇
大气科学   663篇
地球物理   1069篇
地质学   3614篇
海洋学   957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81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62.
论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及综合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气藏及金属矿藏的来源、运移、成藏/成矿等方面对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油气藏和沉积金属矿藏均来自于相同的烃源岩/矿源层。一些金属(铀、黄铁矿等)的存在,有可能对有机质向烃类的转化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而烃类中的有机酸对金属元素具有溶解、螯合作用,有利于金属元素随烃类和成矿流体的析出。烃类和成矿流体在水-油-岩共存体系,在近乎相同的运移机制和路径中,能够一起溶解、萃取其路径上的金属元素,有利于金属元素的运移。油气与成矿流体可以在圈闭中聚集、成藏或者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金属矿物独立沉淀成矿。油气与金属的成藏/成矿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对二者进行综合勘探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以大庆市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技术平台,介绍了湿地环境因子研究工作程序及湿地现状类型分布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GIS与RS技术在湿地资源应用研究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数字摄影测量相机(DMC)在航空摄影测量及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中遇到的问题,如摄影比例尺的选择;数字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野外像控点间航向基线数、旁向航线数、区域网总航线数的确定;摄影测量平台软件的选择;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摄影精度、加密精度、成图精度等.  相似文献   
65.
天然气溶解过程中组分分馏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不同组分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导致溶解相与残留游离相天然气组分组成不同,即发生组分的溶解分馏效应。溶解分馏效应在天然气水溶运移、溶解散失等过程中均有发生。揭示天然气组分的溶解分馏规律、建立定量分馏模型,有助于天然气气源对比和成藏过程示踪。以Henry定律为依据,对不同组分溶解特征分析,提出了溶解度分数的概念,并建立了溶解分馏模型。根据该模型和各组分的溶解度分数和天然气溶解量,可计算各组分的溶解分馏量,恢复天然气初始组成特征。计算表明,威远震旦系气藏初期的天然气组成为:CH4为72.70%,C2H6为0.09%,CO2为22.41%,N2为4.07%,干燥系数(C1/C1-5)为99.876%。溶解作用使天然气中CO2含量显著降低,烃类气体含量增加,而天然气干燥系数降低。结果有助于天然气成因判识和气源对比等。  相似文献   
6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层序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原理指导下的地震资料解释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为配合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从克乌断裂带上盘向下盘、从构造油气藏向地层、岩性等隐蔽油气藏的转变,利用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地球物理资料,将三叠系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和8个体系域,进而总结出拗陷完整型和拗陷残缺型两种层序类型。结合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和井间沉积对比,探讨了三叠系砂体结构和湖侵体系域地层超覆、湖退体系域及最大湖泛面附近小规模滑塌浊积体岩性透镜体等5种圈闭发育模式。油气成藏综合条件分析指出有效圈闭和油源断层的识别是制约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以及误差分析,提出了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时,不必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也不必进行对向观测,只利用球气差改正程序进行高差改正,就能提高精度和效率,并以实测数据为依据说明了其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8.
从苍南县的实际出发,以SunwayGIS为平台,阐述了苍南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介绍了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它的建成将为苍南县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69.
Environmental tracers sampled from the carbonate Madison aquifer on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Black Hills, South Dakota, USA indicated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s of four major karst conduits. Contamination issues are a major concern because these condu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rect connections to sinking streams, high groundwater velocities, and proximity to public water supplies.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to estimate approximate conduit locations and assess possible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associated with conduits. Anomalies of young groundwater based on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tritium,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indicated fast moving, focused flow and thus the likely presence of conduits. δ18O was useful for determining sources of recharge for each conduit, and nitrate was a useful tracer for assessing flow paths for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Two of the four conduits terminate at or near a large spring complex. CFC apparent ages ranged from 15 years near conduits to >50 years in other areas. Nitrate-N concentrations >0.4 mg/L in groundwater were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 four conduits compared with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0.1 to 0.4 mg/L in other areas. These higher nitrate-N concentrations probably do not result from sinking streams but rather from other areas of infiltration.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特征的研究,建立了盆地形成过程中沉积充填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联。依据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接触关系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盆地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的构造属性;综合分析年代学、沉积物性和盆地内部填充单元的差异划分出与柴达木岛弧带和祁连山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相关的区域大地构造单元。认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中期,南部遭受俯冲作用持续向北挤压推覆导致盆地挠曲沉降;中三叠世中期-晚三叠世中期发生弧(东昆仑-柴北缘)-陆(巴颜喀拉地块)碰撞,祁连山南部盆地挠曲沉降增大,其间形成区域性断裂和不整合等盆地记录的地质事件;晚三叠世晚期祁连山南部盆地发生过补偿陆相填充,弧后前陆盆地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