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184篇
地球物理   245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形部位是地表形态的基本单元,其分类和提取在地貌发育、数字土壤制图、景观生态制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康鑫等提出的多尺度Geomorphons地形部位分类法(简称多尺度Geomorphons法)利用高程相对差异信息和地形部位多尺度特征,可避免受地形属性计算及单一分析尺度约束而误分类,然而其存在分类破碎及分析尺度域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多尺度Geomorphons法为基础,提出了其适宜分析尺度域确定方法,建立了以初始地形部位数据层组合的对象多尺度分割和分类方法,进而构建了顾及多分析尺度的地形部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以陕北黄土高原区域5 m分辨率DEM为实验数据,对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①均值变点法可有效解决分析尺度域难以确定的问题,实验样区适宜分析尺度域为[5×5, 33×33]栅格单元;②以0,255为二值化的地形部位数据层组合适用于多尺度分割,尺度、形状及紧致度参数组合影响分割结果,且对于实验样区存在最优分割参数;③与多尺度Geomorphons法相比,本文方法得到的地形部位分类结果完整性较好,在地表形态对应和地理认知等方面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
刘英  孙强  卢振武  曲锋  吴宏圣  李淳 《海洋学报》2010,32(10):6980-6987
为了获取足够的目标信息,充分利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的光谱信息,建立了谐衍射中、长波红外超光谱成像系统.利用谐衍射元件独特的色散特性,将谐衍射透镜应用于中、长波红外超光谱成像系统中,使系统在中波红外3.7—4.8 μm和长波红外8—12 μm的2个红外大气窗口内获取数百个光谱图像.设计结果表明,中波红外波段,在18对线/mm处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0.55;长波红外波段,在13对线/mm处光学系统的MTF大于0.5;光学系统的衍射环绕能,在中波红外波段30 μm半径范围内大于85%,在长波红外  相似文献   
93.
冯德益  汪德馨 《地震》1994,(4):23-29
本文把神经网络方法引进地震预报研究当中。使用地震频次,最大震级,平均震级,等价地震次数等多项地震活动性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未来时段内的最大地震震级作为其输出,可以对某一固定地区的最大地震震级作出中近期预报。选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含两个中间层的前向模型,并采用BP算法。所得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使震级预报的内检符合率达到100%,在本文的例子中,外推预报准确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94.
最近十余年来,我国古地磁学工作者曾对南方震旦纪地层以及北方蓟县的元古代地层做过一些古地磁学测定,并且对某些地质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对再早一些时期岩石的古地磁学研究仍属空白。地球的基本磁场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它的参量必然反映地球的内部特征。按照地磁场的轴向地心偶极子假定,古地磁学的典型研究成果——视古地磁极移动轨迹应与地壳的构造发育演化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太行山区是华北地台中、下元古界一个颇为发育的地区,本文简要报道作者对分布在该区地质年龄约为-2300百万年至-1650百万年的滹沱超群和长城系的古地磁学初步测定结果,并结合太行山区元古代早期和中期的大地构造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5.
云南曲靖地区古生代可能经历过反时针旋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椿  赵西西  Coe  R.S.  梁其中 《地质科学》1986,(3):232-235
攀西古裂谷带的概念尽管在地质同行中仍未取得一致意见,但是,川西滇东地区存在着近乎南北向断裂带的事实却已为大家所接受。本文仅对分布在曲靖地区某些古生代地层的古地磁学测定结果,就这个地区的构造活动特征提出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96.
应用小波分析空间差分法分析了泾阳台、乾陵台、周至台和郑州台的Z分量的地磁磁静日Rg值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各台的磁静日Rg值有较一致的年变规律。分析泾阳台与其它各台的磁静日R。差值分析和小波变换,发现1998年1月5日泾阳4.8级地震前4个月内存在较明显的异常变化。可能反映了泾阳地震的震磁效应。对远离泾阳台、乾陵台的青海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前也有明显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7.
资源安全供应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阐述了发达国家资源安全供应的3个模式:比较优势模式、贸易一投资模式和系统论模式。通过实例,就模式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资源安全供应的经验,就我国资源的安全供应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
基于GIS的地热资源与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保证资源与环境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GIS与地热工程分析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了地热资源与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特点就是以长观数据与地热工程分析结果作为数据源,将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结合在一起,实现集信息管理,资源评价与科学决策为一体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9.
花岗岩定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丽  吴福元 《世界地质》2002,21(4):313-320
近20年来,由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使花岗岩定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具体表现在复合定位机制的提出,定位机制控制因素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更新等方面。在花岗质岩浆上升定位过程中,不仅肯定了浮力等作用的重要性,而且特别强调了构造通道、构造空间和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重要地位。花岗岩体构造研究的新进展,也为花岗地质岩浆的生成、运移、定位以及构造变形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四扣地区高精度目标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四扣地区,由于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老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方位角较窄,覆盖次数较低,使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的资料信噪比较低,无法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为了得到该目标区域的资料,作者在文中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即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的目标地震采集设计,并在野外实际生产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高精度采集技术手段和措施,使目标区域内的资料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最终可获得用于精细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从本次采集在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表明,目标地震采集技术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资料较差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以后类似工区的采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