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76篇
  免费   18440篇
  国内免费   43043篇
测绘学   2822篇
大气科学   22001篇
地球物理   13027篇
地质学   35419篇
海洋学   16171篇
天文学   1045篇
综合类   4599篇
自然地理   2475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851篇
  2020年   2011篇
  2019年   5479篇
  2018年   5726篇
  2017年   5427篇
  2016年   5555篇
  2015年   4849篇
  2014年   4370篇
  2013年   4962篇
  2012年   4595篇
  2011年   4390篇
  2010年   4298篇
  2009年   3701篇
  2008年   2945篇
  2007年   2947篇
  2006年   2606篇
  2005年   2525篇
  2004年   2808篇
  2003年   2562篇
  2002年   2258篇
  2001年   2076篇
  2000年   1754篇
  1999年   1888篇
  1998年   1891篇
  1997年   1935篇
  1996年   1572篇
  1995年   1496篇
  1994年   1324篇
  1993年   1265篇
  1992年   1069篇
  1991年   804篇
  1990年   762篇
  1989年   654篇
  1988年   558篇
  1987年   411篇
  1986年   348篇
  1985年   272篇
  1984年   304篇
  1983年   173篇
  1982年   209篇
  1981年   156篇
  1980年   117篇
  1979年   111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43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Background  

The origin of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issolved As concentrations in shallow aquifers of the Bengal Basin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To address this, we compare here transects of simultaneously-collected groundwater and aquifer solids perpendicular to the banks of the Hooghly River in Chakdaha, India, and the Old Brahmaputra River in Araihazar, Bangladesh.  相似文献   
928.
大别山是中国东部中朝大陆板块与扬子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具有薄皮构造的性质。组成两个碰撞大陆之间的滑脱(冲断剪切)带的岩石就是碰撞混杂岩组合。大别山由于剥露较深,仰冲壳楔完全被剥蚀,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出露,识别出碰撞混杂岩组合是对大别山进行几何分析的必要步骤。大别山碰撞混杂岩组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条带状片麻岩-超镁铁岩组合,南部为云母斜长片麻岩-榴辉岩组合,这两个组合的大部分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宏观的"碎斑结构"和混杂作用。罗田穹隆是造山过程中早期形成的双冲式背斜,最后在造山晚期因东西向缩短的叠加而形成穹隆。  相似文献   
929.
黄小军  陈晨  边立杰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45-147,151
通过对经典的Priebe沉降计算法分析,以及面积置换率的变化对桩体压缩性假设作了改进;对桩土重度差异及承受荷载时应力和变形与深度的关系作了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用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改进是合理、适用的,可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0.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部Ш区块原油或油砂抽提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或油砂抽提物中25-降藿烷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井区或同一口井不同深度(层位)的原油25-降藿烷的相对含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表明其所遭受的生物降解程度有所差异,沿构造带从南到北,同一油层中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增强,比如位于构造北部(构造部位相对较高)的永1井、永3井侏罗系原油25-降藿烷丰度较高,表明生物降解比较明显,而位于南部(构造低部位)的永6井白垩系和侏罗系油层中的原油均无明显的生物降解现象;同一口井随深度增大生物降解作用将弱,如永2井浅部白垩系油层的原油降解较严重,而深部西山窑组的原油降解作用则不明显.根据原油生物降解的特征,结合车-莫古隆起调整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生物降解差异分布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