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5篇 |
免费 | 1069篇 |
国内免费 | 14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7篇 |
大气科学 | 1232篇 |
地球物理 | 1375篇 |
地质学 | 3256篇 |
海洋学 | 600篇 |
天文学 | 240篇 |
综合类 | 546篇 |
自然地理 | 7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284篇 |
2021年 | 335篇 |
2020年 | 250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390篇 |
2017年 | 353篇 |
2016年 | 339篇 |
2015年 | 308篇 |
2014年 | 343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337篇 |
2011年 | 383篇 |
2010年 | 365篇 |
2009年 | 316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262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209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87篇 |
1999年 | 258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87篇 |
1996年 | 171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138篇 |
1993年 | 168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69年 | 4篇 |
1958年 | 14篇 |
1954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站次具有较显著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主要突变发生在1967年和1993年;近16 a洪涝发生频率显著偏多,流域性大洪涝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了解西江流域洪涝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评估和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Accuracy evaluation of two precipitation datasets over upper reach of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 an important forcing data for hydrologic models, precipit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odel simulation.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 (ITP) and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G... 相似文献
176.
通过分析中国大陆76个地磁台站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地磁场Z分量日变幅的时空特征,得到结论如下:①在时间上,回归分析和傅里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台站地磁Z分量的日变幅均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周期主要有365天、183天、122天、73天等,其中365天的周期振幅最大(即年周期)。②空间上,地磁场Z分量日变幅随纬度整体呈非线性变化,在25°N附近存在拐点(极大值点),在15°~25°N,日变幅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50°N,Z的日变幅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③通过地磁场Z分量日变幅时空分布与等效电流对比,结果显示地磁场Z分量日变幅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是由等效电流的时空演化决定的。④若粗略地把地磁场Z分量日变幅最大值所处的纬度视为等效电流的焦点所在的纬度,则焦点所在纬度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逐日焦点变化最大可达10°。 相似文献
177.
178.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总被引:80,自引:2,他引:80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在构造发展史、埋藏史、热演化史、沉积成岩史 4个方面地质历史分析基础上,更多地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结果,获得成藏期定量数据。评述了成藏期定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并讨论了它们在叠合盆地成藏年代学分析中实际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9.
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岩石矿物学特征与成片套损因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嫩江组二段底部与嫩江组一段顶部成片套损严重,从前一直认为泥岩吸水膨胀、蠕变是导致成片套损的主要因素。成片套损位置研究发现,嫩江组二段底部与嫩江组一段顶部成片套损实际集中于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内,而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岩石矿物学特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遇水膨胀的蒙脱石,且粘土矿物含量也低于其上下相邻岩石,表明其遇水膨胀与蠕变较弱,岩石遇水膨胀与蠕变不会构成成片套损的主要原因。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岩石岩心观察描述、镜下鉴定、矿物成分综合测试和岩石强度性质研究发现,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泥岩为富含长英质的质地坚硬岩石,含粘土矿物较少,不含蒙脱石,岩石吸水能力差、膨胀与蠕变能力弱;标志层中存在多个化石富集带,化石沿岩石层理分布形成沿层理方向的区域性力学薄弱面;沿化石层层理的抗张强度与抗剪强度远低于其他层位和垂直于层理方向的强度性质。因此,一旦注入水进入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富含化石的岩石沿岩石层理优先发生破坏,并迅速扩展,形成成片套损现象。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