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1篇
  免费   781篇
  国内免费   911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703篇
地球物理   1056篇
地质学   1918篇
海洋学   511篇
天文学   253篇
综合类   403篇
自然地理   44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由于氯同位素的测试精度很低(>1.0‰)导致氯同位素地球科学研究未获得任何进展。1984年Kaufmann等人建立测试精度高达±0.24‰的方法,并且首次发现了氯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变异。在此以后氯同位素的测试精度不断提高,各国学者相继对海水、温泉、火山湖水、油田卤水、地下水盐湖、冰雪、环太平洋的斑岩铜矿和美国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造岩矿物和造矿矿物流质包裹体中氯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中氯同位素的分布规律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水体及矿床的成因与物质来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还以自然界氯同位素产生分馏的原因及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2.
对分布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江绍断裂带附近的浙江诸暨地区石角-璜山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石角角闪辉石岩和璜山石英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844Ma±3Ma和818Ma±6Ma。该年龄结果表明,石角村附近的超镁铁质岩(包括球状辉闪岩)与其外围的闪长岩可能并非同时形成。江绍断裂带附近分布的多个闪长岩体的形成时代介于930~820Ma之间。对这些超镁铁质岩和闪长岩的精细岩石成因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扬子和华夏在新元古代时期的拼接过程。  相似文献   
63.
处置库污泥工程特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某填埋场污泥库中取样的污泥进行了岩土工程特性测试,包括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界限含水率、颗粒级配、渗透系数、压缩固结特性及抗剪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淤泥相比,污泥库中经一段时间降解后污泥有机质含量及含水率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5%和520%;污泥在历时2 a的生物降解作用下,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沿深度呈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污泥具有极高的压缩性,压缩系数a100-200高达7 MPa-1;污泥的固结表现为非线性大变形特性,其固结系数在10-5~10-6 cm2/s,比淤泥低1~2个数量级,固结系数随压力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污泥的抗剪强度参数较小,其黏聚力为0,内摩擦角为14.7°。有机质含量高是污泥高含水率、高液塑性指数、高压缩性,低渗透性、低固结系数及低抗剪强度的本质原因。以上成果可为污泥库的固化处置、稳定分析等提供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64.
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POC)与生物的生命过程、初级生产力关系密切,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因此POC的分布特征可以有效反映其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利用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期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采集的海水颗粒物样品,研究POC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斯科舍海0—200 m的POC浓度范围为7.44—193.52μg·L~(-1),平均浓度为(48.84±35.09)μg·L~(-1);南斯科舍海岭0—200 m的POC浓度范围为9.13—62.17μg·L~(-1),平均浓度为(29.76±14.12)μg·L~(-1);鲍威尔海盆0—200 m的POC浓度范围为5.87—270.72μg·L~(-1),平均浓度为(48.57±38.92)μg·L~(-1)。表层POC高值出现在斯科舍海区和鲍威尔海盆区,而低值出现在海岭区,与叶绿素a(Chla)的变化趋势一致,与营养盐的变化趋势相反。垂向分布上,各个区域POC平均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鲍威尔海盆和斯科舍海POC最高值都出现在25 m层。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浮游植物是研究海域POC的主要来源, POC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水团混合以及海冰环境。斯科舍海与鲍威尔海盆整体非生命POC占比高,可能是由于高磷虾生物量、海冰碎屑以及陆源输入的干扰;南斯科舍海岭整体非生命POC占比低。  相似文献   
65.
北大西洋臭氧极小值和北太平洋极大值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9~2002年TOMS卫星观测资料,采用臭氧总量纬向偏差和区域强迫的分析方法,研究北大西洋东北部大气臭氧低值与北太平洋西北部臭氧高值的季节变化过程和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北大西洋东北部存在一个大气臭氧极小值,年平均臭氧总量比纬向平均值低20 DU以上,冬季低50 DU以上; 北太平洋西北部存在一个大气臭氧极大值,年平均臭氧总量比纬向平均值高35 DU以上,冬季高70 DU以上.(2)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区域大气动力学输送和化学过程对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季节变化的强迫分别为50.3%和42.6%.(3)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纬向偏差的季节变化间存在很好的反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说明其臭氧区域强迫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基于1982-2003年GIMMS NDVI遥感资料、气候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对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和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气候、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了区内6种植被类型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区,其驱动机制差别很大,但总体来说,区内各类植被类型区植被覆盖变化大都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驱动,主要驱动力为气候因素,人类活动在局部区域能够产生较大作用,而大范围区域植被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化或改变,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6种植被类型区年均NDVI变化驱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67.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major features of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eastern China (IVRC) and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We noted that the first leading mode of IVRC (accounting for nearly half of the total variance and with maximum loading for the summer rainfall anomalies over South China) may be not forced by S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leading modes [accounting for 17.1 and 13.6 % of the total variance and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summer rainfall anomalie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YRV) and North China, respectively] in some extent are forced by SST anomalies. These observational results are confirmed by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GCM) simulations forced by observed SST. By eliminating the internal dynamical process driven rainfall though ensemble mean, the simulations further suggest an overall enhancement of the intensity of IVRC in the corresponding ensemble mean, especially in the YRV and North China regions, but not in South China. That implies the different role of SST in driving IVRC over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常见故障的现象有数据偏小、偏大、跳变及不变,针对故障现象分析,找出数据波动的原因,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供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能见度仪更好的运行。  相似文献   
69.
Magnesium hydroxide-coated pyrolytic bio-char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anionic dye (directly frozen yellow) onto magnesium hydroxide-coated pyrolytic bio-char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batch mode.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 and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adsorbents were characterized. Adsorption studies were performed at different pH, salt concentration, contacting time and dye concentration. The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influenc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significantly, and adsorption is favored of pH 6–8. Salt coexisted in solution increased slightly directly frozen yellow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isotherm data were analyzed by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and Langmuir model was better to predict the equilibrium data.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a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process. Exhausted magnesium hydroxide-coated pyrolytic bio-char was trea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yield of regeneration was 98 % in the case of microwave irradiated time 5 min at 320 W. The magnesium hydroxide-coated pyrolytic bio-char can be reused.  相似文献   
70.
大港油田砂泥岩交互地层存在着非均质复杂地质形态,为保证其精细解释效果,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提出了选用二维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为复杂非均质地质体进行简化建模的方法。正演算法使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弹性波在二维随机介质模型中的传播,激发方式使用自激自收模式。正演结果表明,随机介质模型模拟大港油田薄层砂岩互层地层具有合理性,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对于该模型的正演数值模拟,算法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