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2篇
  免费   2260篇
  国内免费   3465篇
测绘学   1733篇
大气科学   1300篇
地球物理   1651篇
地质学   6212篇
海洋学   1498篇
天文学   173篇
综合类   708篇
自然地理   1202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556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646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846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888篇
  2007年   759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地高和正常高都是高程系统,两者由于参考基准的不同,在实际测绘工作中,正常高往往比大地高更为实用,但是有时候人们往往只想知道某两点之间的高差是多少,而并不关心其高程是多少。本文探讨了在小区域范围内,用大地高高差代替正常高高差的可行性,提高了大地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直接从LiDAR点云数据中提取道路信息比较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分割和区域生长的机载LiDAR数据道路点云提取方法:采用曲面生长法对点云进行分割,直接得到包含道路信息的曲面点集合;应用LiDAR数据的回波强度对分割结果中的道路进行强度标定,并采用区域增长的思想实现了道路的精细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提取道路点云,在路桥建模方面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如何提高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该文分析了GIS精品课程共享资源持续建设的情况,阐述了课程模块、知识点、教学内容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融合,重点介绍了创新型课程团队、立体式教材体系及开放式网络课程等方面建设情况。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推动GIS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以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和数字化为目的,利用城市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文化遗产的真三维虚拟系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定位、查询、资料上传及下载和遗产景区的定点导览、线路漫游、多媒体展示等功能。以南京云锦文化遗产为例,研究了云锦文化遗产的织造工艺、云锦研究所、馆藏珍宝的三维建模实现以及系统功能的应用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5.
PP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指出公众参与规划面临积极性不够、专业性不强、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PPGIS是公众参与理论与GIS及其相关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个新的应用研究方向.本文通过研究PPGIS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规划目标、方案优选、规划审批、规划实施四个阶段的应用,解决了公众参与规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的主要方式,阐述了测量在竣工规划核实中的重要性,及目前核实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三维激光扫描的技术原理,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竣工规划核实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控制点布设、点云配准、建筑物特征点提取等技术方法的研究,实现了三维激光扫描在竣工规划核实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以自然保护区监测为突破口,分析自然保护区监测内容,研究自然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专题信息建模、多时态信息动态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构建保护区多层次、多尺度的基础空间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实现保护区动态监测系统,形成动态标注、动态漫游、动态矢量等多种动态表达方式。该系统的建立为自然保护区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所形成的监测内容、关键技术和动态表达方式对地理国情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干涉图条纹密集,残差点较多,相位解缠困难甚至出现错误的情况,提出了借助低精度DEM降低条纹率,提高相位解缠精度的办法。采用Envisat ASAR数据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经典地缘政治理论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大国间的争霸与兴衰更替,无不受地缘法则的支配。地理学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准确把握国家利益之所在,抓住机遇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但是,缺乏对地缘政治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批判将不能准确理解和有效实践地缘政治理论。本文简要介绍了批判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总结了批判地缘政治学的3个特点,据此对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解读。为了简化解读过程,首先提出了一个解读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分析框架;其次根据这个分析框架重点解读了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最后对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总结。通过批判性解读,得出经典地缘政治理论既有科学性一面,也有假说性和理念性的一面。经典地缘政治理论构建是基于国际地缘格局、国家利益空间分布、国家间空间冲突而构建的,并展现了理论建构者的身份,体现了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地理知识—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000.
对地表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自然、人文因子间的关系开展综合的、多尺度的定量分析,这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与覆被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的浙江省为研究区,设置了东西向(样线A)和北南向(样线B)两条样线,并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NDVI、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等因子的尺度特征以及这些因子间的多尺度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NDVI、高程、坡度及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四个尺度域;2上述因子在样线A及样线B上的空间分布分别存在两个主要特征尺度,其中东西向(样线A)上的特征尺度为40 km和80 km,北南向(样线B)上主要的特征尺度为30 km和50 km;3在较大尺度域(8 km以上),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NDVI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而在小尺度域(0~8 km),坡度和高程因子成为影响NDVI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还认为,小波分析方法为识别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特征尺度、量测要素间任意尺度、任意位置上的相干关系,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