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1篇
  免费   2674篇
  国内免费   4131篇
测绘学   2199篇
大气科学   1941篇
地球物理   2099篇
地质学   7612篇
海洋学   1925篇
天文学   134篇
综合类   1002篇
自然地理   1944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911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861篇
  2018年   785篇
  2017年   749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836篇
  2013年   945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984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957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引入滑坡监测,既可得到整个滑坡体的概要特征,又能提高监测效率。FBG与BOTDR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FBG通过测量其反射光波长的变化获得应变或温度值。BOTDR通过测定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实现分布式温度、应变测量。FBG传感器灵敏度高,但只能实现离散点的准分布式测量,BOTDR可实现分布式、长距离、不间断测量,但其空间分辨率不高。笔者提出FBG与BOTDR联合监测滑坡的方案。在巫山残联滑坡,在整个滑坡体上铺设监测光纤,利用BOTDR获得整个滑坡体的概要信息;在滑坡体变形的关键部位———变形缝安装FBG传感器,获得某些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从而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监测,获得滑坡体较完整的应变信息。  相似文献   
32.
33.
闫方超  刘庆  马雪盈  何苗 《岩石学报》2021,37(8):2579-2598
P-T-t轨迹作为变质岩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对揭示岩石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北大别饶拔寨镁铁-超镁铁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就位过程长期以来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研究和温压计计算,揭示出饶拔寨石榴辉石岩经历了四个变质演化阶段:1)超高压变质阶段(M1):主要根据石榴子石中金红石的出溶,单斜辉石中石英的出溶和磷灰石中不透明矿物的出溶,结合前人研究,认为饶拔寨石榴辉石岩经历过超高压变质阶段(≥2.5GPa);2)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2):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和单斜辉石(基质)+斜长石(基质),记录的温压条件为T=648~700℃,P=1.47~1.94GPa;3)中压麻粒岩相阶段(M3):以石榴子石外围发育的主要由斜方辉石+斜长石组成的内圈"白眼圈"为特征,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781~796℃,P=0.92~0.98GPa;4)角闪岩相阶段(M4):以石榴子石变斑晶周围发育的外圈"白眼圈"为特征,其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的后成合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663~685℃,P=0.50~0.58GPa。石榴辉石岩的锆石SIMS U-Pb定年得到了3组不同的交点年龄,分别为208.1~202.1Ma、227.6Ma和817.7Ma。根据锆石包裹体中角闪石+斜长石的组合,推断208.1~202.1Ma代表了角闪岩相变质年龄的下限,227.6Ma则是高压麻粒岩相的下限年龄,而新元古代年龄(817.7Ma)与区域上的变质岩原岩年龄一致,可能代表了其原岩年龄。结合前人研究,饶拔寨石榴辉石岩记录了顺时针的P-T-t轨迹,揭示了板片俯冲(超高压变质)-碰撞-折返(降压升温过程,~227Ma)-抬升(降压降温过程,208~202Ma)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34.
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研究不同土壤侵蚀沉积地段(斜坡和沟谷不同部位)的土壤结构特征,以了解侵蚀沉积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坡体顶部,土壤侵蚀较弱,团聚度达到30.1%,MWD变化为3.4mm,土壤结构良好;沟谷底部由于沉积而有较多细土物质并具有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结构状况亦较好,团聚度达到50.3%,结构保持率为35.4%;而坡腰侵蚀较严重,团聚度仅为13.6%,结构保持率为14.1%,土壤结构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35.
当前我国地理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推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地理教师应该也必须掌握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整合的技能,从而实现地理教育的目标。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原则以及整合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论述。  相似文献   
36.
FENG Yan  HE Daming 《地理学报》2006,16(3):271-276
With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ssues on the shared water allocation and the transboundary eco-security conserv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rivers.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major problems on transboundary waters in different sub-regions of Asia, such as water shortage, transboundary waters pollution, fragile eco-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Then, the key scientific issues to be concerned in the next study progres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es of th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focus fields are raised: (1) unpredicted changes of the hydrologic and water system,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allocation of the sharing waters by global changes; (2) mod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ivers on th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water laws or regulations, policies, the relative experiences and the case studies; (3) quantificational assessment on environmental flow, available water, and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 system; (4) studies on transboundary aquatic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supervision and treatment under the rules and principles accepted by the riparian states; (5) issues on transboundary compensation at the rules of “payments for using”, “payments for harm” and “compensation for benefit”; (6) using advanced 3S techniqu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watershe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nd so on.  相似文献   
37.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不同粒级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粒级土壤中的碳有着不同的周转规律,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它们含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是累积还是减少,对明确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培养试验初步模拟研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不同粒级碳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秸秆培养1年,由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导致在低氮(LN)、常规氮(NN)和高氮(HN)水平下土壤中碳分别增加0.01、1.10、1.22g/kg,表现为粒级〈53μm土壤颗粒中碳分别增加1.53、2.19、2.70g/kg.粒级〈53μmm土壤颗粒碳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重量分配百分数显著增加36.2%,碳浓度增加5.4%;粒级〉250μm和250~53μm土壤颗粒部分虽然其碳浓度分别增加20.8%和17.3%(P〈0.05),怛由于重量分配百分数分别显著降低22.8%和36.1%,结果碳量降低.试验表明高CO2浓度导致不同粒级土壤的分配及碳浓度的变化;高氮施肥水平下有增加土壤碳量特别是小粒级土壤碳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8.
苦竹岽锡矿位于密坑山杂岩体北西部边缘与侏罗系上统鸡笼嶂组火山岩接触部位,明显受近东西向、南北向断裂带和接触带三者控制,为岩浆期后高中温气化热液微细脉浸染型矿床。在矿山探(采)过程中,进一步分析研究了锡矿的控矿因素和矿体的变化规律,指导矿山探(采)工程的布置,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今后矿山的探(采)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坝区天然高边坡特征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西瓦水电站为黄河上游最大水电枢纽工程。两岸边坡谷底至岸顶相对高差为600~700m。正常蓄水位以上边坡高度约450m。坝址两岸2400m高程以上天然高边坡变形破裂体、松动体、危岩体、危石等发育广泛且小型不稳定体随机分布。高边坡稳定性构成本电站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且因峡谷深切、边坡高陡,对其处理难度很大。论文首先总结了电站坝址两岸天然高边坡地质特征,对高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区与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边坡处理原则与方案设计。最后列举了2个边坡处理典型实例,一为基于现代设计理念和新型材料的SNS柔性边坡防护系统在拉西瓦高边坡不稳定体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另一为坝址大型变形破裂体———Ⅱ#变形体的综合治理。根据高边坡不稳定体各自不同地质特征,采用科学且针对性强的流通量措施能够达到稳定要求的。  相似文献   
40.
根据测量数据处理的特点,通过对C++Builder6.0和MATLAB特点的分析,得出C++Builder6.0和MATLAB语言两者结合,能够大大提高测量数据处理效率。详细介绍了一种以C++Builder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TLAB进行测量数据处理的过程。并列举平差程序的一部分源码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