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测绘学   261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404篇
地质学   1253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为得出煤柱对下层煤层开采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煤柱下方煤层开采模拟分析。得出煤柱下方煤层为应力升高区;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工作面前方应力升高区的应力值增加;开采煤柱下方煤层时,工作面前方会形成双重应力升高,易发生动力灾害,应加强支护。并确定了煤柱对下煤层的影响范围。这为巷道选择合理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提供了依据,对实现煤层安全开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波浪作用下方箱-水平板浮式防波堤时域水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性化势流理论范围内求解方箱-水平板浮式防波堤的波浪绕射和辐射问题,从时域角度分析了浮式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格林函数法将速度势定解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变换成边界上的积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浮式防波堤的运动方程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对不同层数水平板的浮式防波堤的波浪透射系数、运动响应和锚链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方箱相对宽度对方箱-水平板浮式防波堤的波浪透射作用有重要的影响,透射系数随着方箱相对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方箱加二层水平板的浮式防波堤,在本研究的计算条件下,当方箱相对宽度从0.110增加至0.295时,透射系数从0.88减小至0.30.水平板有利于增加浮式防波堤对波浪的衰减作用,但随着水平板层数从0增加至2,这种波浪衰减作用增加的程度趋弱.方箱-水平板的浮式防波堤的运动量小于单一方箱防波堤的运动量.与此对应,方箱-水平板防波堤的锚链受力小于单一方箱防波堤的锚链受力.  相似文献   
993.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响应特征,对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代表性站点--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2009年气象观测数据和1992-2010年春小麦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与春小麦生育期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武川县1960-2009年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43℃,春季稳定通过0℃的初日每10年提前0.98 d,当地满足春小麦播种温度的日期有提前的趋势,秋季稳定通过0℃的终日每10年推迟0.24 d,生长季具有延长趋势;1992-2010年作物生长季(4-8月)0~10 cm、10~20 cm土壤相对湿度有明显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下降18%和13%;播种期与0~10 cm和10~20 cm土壤相对湿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现为土壤相对湿度每降低1%,播种期分别推迟0.2 d和0.3 d;各生育期与播种期一样,受温度与水分综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生育期与二者之间关系不同,各生育期之间持续日数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春小麦生育期的变化是各气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水分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较大影响,直接影响着春小麦的各个生育过程。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对煤田矿井所受突水威胁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以广西百色煤田右江矿务局为例,在详细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矿井突水的8个主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处理存在不确定因素或一些主观信息问题方面的优势并利用GIS的强大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采用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研究区内矿井突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5.
巴东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损伤特性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中典型的巴东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为对象,对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对三轴应力-应变全过程分析表明:岩石破坏的实质是原生节理裂隙的不断扩展、累积、劣化的过程,其应力应变过程可分为线性弹性段,屈服段,应变软化段以及塑性流动四个阶段。基于试验结果探讨了泥质粉砂岩的初始损伤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泥质粉砂岩的初始损伤时的主应力差对数与围压呈线性关系。同时,假定岩石微元强度服从 Weibull 随机分布的特点,合理推导了岩石微元强度的参量,建立了反映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软化本构模型,并分析了基于Weibull 分布的损伤变量与主应力差的抛物线数学关系,并结合试验数据与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损伤软化本构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对塔里木河下游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野外定位测量,并就水热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日呼吸速率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梨园、弃耕地、棉田、人工林、草地和天然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土壤日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大气温度和土地利用方式是造成土壤日呼吸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改变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电导率、pH、盐分含量及机械组成等影响土壤日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997.
伪谱法在常Q粘弹介质地震波场模拟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伪谱法推导了常Q粘弹介质中地震波场的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并进行了地震波场数值正演模拟,模拟结果达到了其它模拟方法同样的效果.但与其它方法相比,采用伪谱法不仅简洁明了,更便于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比以往的方法更具有通用性.由此可以说,如果采用伪谱法模拟其它更复杂的粘弹介质模型时,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而且烦杂的数学推导过程;直接将体积松弛模量和剪切松弛模量代入即可得其波动方程.  相似文献   
998.
5.12汶川地震四川省平武县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形成了堰塞湖等.以多类型、多时相的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地学知识的支撑下,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解析了5.12汶川地震形成的次生地质灾害及潜在地质灾害体.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叠加技术,探讨了四川省平武县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分布与基础地质背景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沿平通镇-南坝镇北东向断裂带(为区域上的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北段)分布大量的滑坡体,水观乡-坝子乡-南坝镇一带震旦系地层区灾害点的数量、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地层区,山河再造中导致了巨大的损失.其研究成果对灾害遥感机理研究具有科学意义,对灾后重建、地震多发地区的防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急性低温胁迫实验方法,通过对实验鱼的死亡率、死亡历时、摄食量以及呼吸频率等耐寒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由此分析结果判断幼鱼的低温临界温度为0℃,在此温度基础上,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进行体表蛋白水平上的耐受机理研究。根据低温胁迫组和常温对照组机体表皮蛋白组图谱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蛋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中挑选四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MALDI-TOF-MS)分析,采用PMF技术和MASCOT、NCBI网站提供的检索工具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低温胁迫组大菱鲆表皮MLC和Mimecan前体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typeⅡ角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大菱鲆对低温胁迫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反应,涉及很多蛋白质的参与,这些低温响应蛋白在大菱鲆对低温胁迫的抗性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The use of isotop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in catchment hydrology in the last 50 years has generated two major types of progress: (1) Assessment of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major stocks and flows of water in catchments, from which the estimation of wa-ter residence time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2) Assessment of catchment hydrologic processes, in which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aters, hydrographical separation,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 are described by using isotopes tracers. Future progress on isotop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in hydrology is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 in large river basins. Much potential also waits realization in terms of how isotope information may be used to calibrate and test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models and regarding aid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