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6篇
  免费   1142篇
  国内免费   1347篇
测绘学   524篇
大气科学   1229篇
地球物理   1662篇
地质学   2822篇
海洋学   650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649篇
自然地理   6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金矿测年方法讨论及定年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准确的成岩成矿年代测定是矿床研究和对比的基础。然而近几年来 ,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矿床采用不同的定年方法得出了相差十分悬殊的成岩成矿年龄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此笔者在分析了不同定年方法适用性的同时 ,强调了在金矿定年中要加强对金矿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 ,重视不同地质体与成矿的先后关系 ,确定标志性地质体 ,选择合适的定年方法 ,测定标志性地质体和矿体的成岩成矿年代 ,使成岩成矿年代互为限定 ,得到高质量的年代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2.
Fly ash is the solid waste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where coal is used as fuel, and its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have been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for decades. Since the technique of synthesizing zeolite from coal fly ash was introduced by Holler[1] (19…  相似文献   
143.
缺少控制点的卫星遥感对地目标定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从单线阵推扫式传感器的成像机理出发,利用6个卫星轨道开普勒参数和3个传感器姿态角建立了推扫式卫星遥感影像坐标与其地面点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坐标关系式,即构像方程。按照所建立的构像方程,对某地区一景SPOT-5影像进行对地目标定位,获得了实地上83.392m的平面精度;利用单个地面控制点对卫星轨道开普勒参数和传感器姿态实施调整后,目标定位精度提高到14.217m。试验证实,所建立的构像方程是正确的,在卫星遥感对地目标定位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先验知识的GIS路径寻优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特定的两点路径寻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快速搜索算法。该算法模拟人脑寻找路径的思维过程,首先针对实际问题建立先验知识库,在路径搜索过程中,利用知识库中的信息剪去不可能的搜索路径,构造出简化的查询树,从而大大提高最优路径的搜索速度。  相似文献   
145.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 is located at the conjunction of the paleo-Asian tectonic system and the Tethys tectonic system.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studies of the Early Cambrian metamorphic surface crust in this region have shown that in case the metamorphism reached low-temperature granulate facies, the typical mineral assemblage is biotite-garnet-silimanite-K feldspar-plagioclase-quartz. The peak metamorphic temperature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720–740°C and the pressure is 0.6 GPa ±. Three types of metamorphic zircon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metamorphic rocks: the complex inclusion-bearing type ; the early relic zircon inclusion-bearing type; and the inclusion-free type. SHRIMP ag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metamorphic zircon have revealed that these zircons were formed principally during 400–460 Ma, indicating that pre-Cambrian metamorphic surface crust rocks underwent low-temperature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during the Caledonia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g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when the oceanic basin was closed, there occurred intense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type A), bringing part of the Early Cambrian metamorphic basement in this region downwards to the lower crust. Meanwhile, there were accompanied with tectonic deformation at deep levels and medium- to high-grade metamorphism. This study provided important chron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he West Kunlun Early Paleozoic. Part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project “ Research on the West Kunlun pre-Cambrian tectonic events” under the program “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t geological problems of China’ s pre-Cambrian” (No. 200113900070) sponsor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ing Bureau.  相似文献   
146.
“2002.6.30”滇中低涡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荣芬  鲁亚斌 《气象》2003,29(2):29-3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GMS卫星云图,3830—C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02年6月30日发生于滇中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发现暴雨过程由中低层低涡切变造成,暴雨区与垂直速度及涡度所表现的强烈上升区对应,并伴有高能高湿条件;同时卫星云图上有中尺度低涡云团发展。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暴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中尺度系统,如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气旋、逆风区等,具有典型的对流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7.
利用现有实验结果和统计、调查资料,分析了侧柏(学名Pla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林主要虫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起预报方程,并对林业部门开展了专业气象服务,为害虫防治工作争取了有利时机,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8.
一次强对流系列风暴个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54,自引:9,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02年5月14日19:00至21:00影响湖南常德地区的3个对流风暴的探测情况,其中两个为超级单体,一个为飑线。观测到了与超级单体相联系的中气旋和龙卷式涡旋特征(TVS)。上述强对流系统产生了地面大风、大冰雹和龙卷等强烈天气,与雷达的探测相吻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首次探测到了三体散射(TBSS)和龙卷式涡旋特征(TVS)这两个分别指示大冰雹和龙卷的雷达回波特征,并得到了地面报告的印证。  相似文献   
149.
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Hadley中心提供的1969—1998年的南极海冰再分析资料和其它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指出南极海冰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但与ENSO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南极海冰维持了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季节持续性,因而对短期气候预测有较大帮助。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均证实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有关,当北半球春夏季南极海冰增多时,华北降水增多而华南和东北降水减少。研究还表明,此种雨型分布与南极海冰变化引起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0.
内蒙古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带乌加河段古地震活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带乌加河段断层地貌研究,并结合前人对断裂带断裂活动性的工作,分析得到乌加河活动断裂段晚更新世晚期(距今1.445~2.234万年)以来平均垂直位移速率是0.48~0.75 mm/a,全新世早中期以来(距今5 570~8 830年)平均垂直位移速率是0.56~ 0.88 mm/a.利用5个探槽中揭露的古地震现象,结合前人对该断裂带古地震的研究结果,分析确定出2.7万年以来,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乌加河段共揭露出5次古地震事件,重复间隔约为4 300~4 400年.距今8 000~9 000年之间可能为一个古地震丛,而距今1~2万年之间可能遗漏了两次古地震事件.对比断层陡坎的高度与探槽中揭示出古地震事件的位移和,以及由断层平均位移速率和一次事件的位移得到古地震的重复间隔,得到阿拉盖兔探槽中缺失了3次古地震事件,整个活动断裂段上可能缺失了两次古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