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8篇
  免费   1603篇
  国内免费   2138篇
测绘学   1056篇
大气科学   1739篇
地球物理   1999篇
地质学   4248篇
海洋学   1019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916篇
自然地理   120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甘肃老虎山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的老虎山闪长岩侵位在晚奥陶统阴沟群砂板岩中,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23.5±2.8Ma,是中志留世侵位的。老虎山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岩系,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e/Yb比值大于13,Th/Ta比值大(13~42),在微量元素分布图中呈现明显的Nb负异常,具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的特征。虽然老虎山闪长岩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但并不能认为它就产于岛弧环境,因为,在奥陶纪末期,早古生代的北祁连洋盆已经发生闭合,华北板块与柴达木板块已发生碰撞。因此,老虎山闪长岩是造山后侵位的,其成因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2.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占谦 《地球科学》1998,23(1):59-64
我国大陆地壳进入中生代以来,发生了较其他陆壳更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都是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壳以裂陷作用为主的典型运动,在中生代板块构造的特定时代和以裂陷作用主主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岩浆活动沿断穿骨石圈和地壳的深断裂发生,上涌至地壳地面形成火山岩带和地层格架中的火山岩层,上涌至地壳内部形成壳内流体相央浆房而成为高导层,火山活动是由中生代生成的太平洋板块和我国大陆地壳俯冲,使大陆地壳深  相似文献   
963.
二连盆地侏罗系地层热演化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林  秦建中 《地球化学》1998,27(6):592-598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动力学模型等方法恢复二连盆地侏罗系地层的热演化史,二连盆地图参1井磷灰石退火浓度为1600-2774m,对应的退火温度为64-102.7℃,图参1井现今温度小于最高古地温,这是由于二连盆地地温梯度逐渐降低及地层发生抬升和剥蚀所致。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镜质体动力学模型模拟图参1井的热演化史,在晚侏罗世时其经受的最高地温梯度分别为7℃/hm和6℃/hm。侏罗系地层在晚  相似文献   
964.
阿拉斯加巴罗AB—67钻孔岩芯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  张青松 《地理学报》1998,53(6):537-545
巴罗AB-67钻孔岩芯的48个样品被进行了25个项目的粒度分析和44个项目的地球化学分析。本文对这些数据进行了Q型因子分析,并得到了4个主因子。研究表明,这4个因子分别代表了沉积环境的四项指标,它们分别为沉积速率,降水,海平面和温度。从岩芯顶部5个样品与巴罗气象台观测记录研究了古温度和古降水的转换函数,从^210Pb测年和几个环境事件确定了沉积速率的转换函数。  相似文献   
965.
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及强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讨论了强震孕育的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将其应用于强震的预报,并提出了强震预报的思路.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横向断层对传播断层的止裂条件及深部断层的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6.
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性和南华造山带褶皱过程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郭福祥 《地质学报》1998,72(1):22-23
笔者阐述了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性是陆上三向造山带,是在陆上无海侵的大地构造环境下,由特提斯,北西太平洋和昆仑-秦岭三大构造域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NW、NE、WNW三向优徒选大地构造线的造山带 ,是由晚二叠世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辍  相似文献   
967.
酸化对蒙脱石成分和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王德强  郭九皋 《矿物学报》1998,18(2):189-193
通过对高州蒙脱石及其酸化产物的X射线衍射、化学全分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MASNMR)的研究发现,酸化导致蒙脱石成分和结构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研究发现,高州蒙脱石分别在八面体片和四面体片中存在六配位铝和四配位铝;其酸化产物由于八面体片内脱羟基,新出现了一类四配位铝。蒙脱石酸化后物化性能的改善至少与酸化引起的层间域中离子交换、八面体片内阳离子溶出及八面体片内脱羟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68.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被动侵位而成,总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969.
利用动测桩中的桩底反射信号研究了应力波在桩体和土体中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应力波在桩体中的衰减比在土中小的多,在考虑了桩周土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后,尝试给出应用桩底反射信号与桩头人射信号振幅之比判定单桩承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70.
借鉴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理论方法 ,通过对乌增苏辉长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 ,将岩体划分为四个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