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0篇
  免费   1508篇
  国内免费   2161篇
测绘学   877篇
大气科学   1351篇
地球物理   1605篇
地质学   3773篇
海洋学   1127篇
天文学   283篇
综合类   538篇
自然地理   92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bstract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 range along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crucial in understanding the early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reg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North and South Kunlun Blocks, of which the former is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Tarim Craton, whereas consensus was not reached on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the South Kunlun Bl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471 Ma Yirba Pluton, the 405 Ma North Kudi Pluton and the 214 Ma Arkarz Shan Intrusive Complex. These granitoids cover approximately 60% of the Kudi area in the South Kunlun Block. Sr, Nd, and O isotope compositions preclude significant involvement of mantle-derived magma in the genesis of these granitoids; therefore, they can be used to decipher the nature of lower–mid crust in the area. All samples give Mesoproterozoic Nd model ages (1.1–1.5 Ga)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exposed metamorphic complex of this block bu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basement of the North Kunlun Block (2.8 G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outh Kunlun Block does not have an Archean basement, and, thus, does not support the microcontinent model that suggests the South Kunlun Block was a microcontinent once separated from and later collided back with the North Kunlun Block.  相似文献   
132.
镍铜硫化物矿石中磁黄铁矿固溶体的退火及其选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黄铁矿固治体从硫化物熔体结晶后,在缓慢冷却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退火。出治和出治体的租化是固治体退火的两种方式。叶片状的单斜磁黄铁矿和“火焰状”的镍黄铁矿原始出治相在降温过程中均可发生退火和租化。分布于磁黄铁矿等矿物粒间或包于磁黄铁矿粒内的粒状镍黄铁矿,不只是高温出治的直接产物,有一部分可能是由火焰状出治体租化而成的。磁黄铁矿中单斜变体的出治和租化可使矿石的磁性发生改变,镍黄铁矿出治体的租化使含镍矿物的粒度加大。因而,退火作用对矿石的选矿工艺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3.
GPS精密定位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利用NAO99b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中国部分IGS站的海潮位移改正,并将海潮位移改正应用到GPS数据处理当中。在GAMIT软件的解算过程中,分别按加入和不加入海潮位移改正,对GPS基线分量和测站坐标分别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潮位移改正无论是对GPS基线分量还是对测站坐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基于网络的机器人跨平台远程实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多层次结构的跨平台远程实时控制框架,它由智能与人机交互层、运动规划层、运动控制层和伺服控制层构成,并基于该框架完成了一套单机器人远程实时控制系统,进行了远程视觉控制试验。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135.
王建辉  袁桂生 《现代测绘》2003,26(6):29-30,33
根据精密工程控制网的高精度要求,结合沉降地区的特点,进行GPS、精密水准作业中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分析,提出满足轻轨工程施工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6.
多元判据综合评估中期天气客观相似预报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元 《气象》2003,29(4):3-9
提出一个对多元判据综合评估的中期天气客观相似预报模式。模式应用同中期天气过程的时间—空间尺度相适应的经过时间滤波的大气环流背景为客观判据,比较全面地评估了预报时刻前后多层次、多要素的大气环流动态变化的相似,通过定义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在多元判据下样本的相似程度,从相似时域的历史样本中找到较佳相似的中期过程,预测未来l~10天的中期天气过程。模式检验和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式具有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137.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与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多项式法将气候耗能量从能源消费总量中分离出来,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气候耗能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研究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旱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气候耗能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旱涝灾害对气候耗能量的影响逐渐减弱,气温对气候耗能量的影响日趋显著,目前正处于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38.
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春季浓雾的实时监测和若干特征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0年 2月到 4月沪宁高速公路 ,共监测到 7次低能见度 (<2 0 0m)的春雾。本文应用环境气象监测仪AMW自动气象站 ,每分钟实测的有关资料和相应的环流背景场 ,对 7次春雾形成的物理过程作了研究分析。揭示了春雾形成过程中的若干特征和设计了实施临近预报制作的思路、流程。并论述了在高速公路沿线布设AMW自动气象监测仪的基础上作出低能见度的预测是可行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9.
钟元  胡波 《热带气象学报》2003,19(2):147-156
提出一个综合评估环境场影响的热带气旋路径客观相似预报模式。模式应用热带气旋参数、初始和未来环境场,构造客观的相似判据。通过定义非线性的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历史热带气旋样本在多元判据下的相似程度,从而找到相似样本。应用相似样本的历史路径进行坐标变换和相似指数的权重综合,得到预报路径。模式检验和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式具有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140.
张萍  蒋秀琴  高艳玲  谷光裕  吴野 《地震》2003,23(4):43-48
利用“基于GIS地震分析预报系统”提供的用地震初动符号求震源机制解软件,获得了1999年11月辽宁岫岩—海城交界地区20个ML≥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将求解结果与采用吴尔夫网投影法得到的震源机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种求解震源机制得到的节面(A、B)、力轴(P、T)比较接近,对应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