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598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41.
区域变质作用与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编制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中国主要变质带的演化以及各变质带与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在华北和华南克拉通都有古太古代到中太古代的变质年代记录,但是由于后期改造其变质作用的特点及与区域构造背景的联系已难以追索。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期的变质作用在华北克拉通表现最明显,这期变质作用紧随大规模的TTG岩浆作用,普遍具有逆时针的P-T演化轨迹,反映了地幔柱主导的岩浆-变质事件特点。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事件在华北、华南、塔里木克拉通都有强烈反映。这期变质作用以形成具有顺时针P-T演化轨迹的高压麻粒岩为特点,与形成Columbia超大陆的一些造山带的特点类似,但是这三个不同克拉通在与Columbia聚合的时间和空间方位上存在差异。华南克拉通是相对年轻的克拉通,是沿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扬子和华夏地块拼合的产物。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的火山岩形成时代和变质作用程度从北东向南西迁移,反映了造山过程逐渐迁移和剪刀式闭合的特点。形成华南克拉通后,在其东南缘又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变质改造,并且由北西向南东变质带从加里东期转变为印支期,但是这两期变质作用的构造背景尚不很清楚。中国南北大陆的聚合首先从西昆仑-阿尔金-北祁连-北秦岭-桐柏开始,所反映的变质作用是早古生代的蓝片岩相和榴辉岩相变质岩相伴产出,表明经历了从洋壳俯冲到陆陆碰撞的演化过程。中国东部的南北大陆到印支期才最终汇聚,相应的变质作用以南部出现高压蓝片岩相、北部出现超高压的榴辉岩相变质带为特点,表明南方大陆向北方大陆的俯冲。超高压带内普遍含有柯石英,意味着大规模的陆壳深俯冲。华北克拉通和塔里木克拉通以北的中亚造山带内存在多条从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的变质带和多条蓝片岩相变质带,表明这是一个由多阶段、多条变质带组成的造山区。但是其变质作用的空间和时间演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青藏高原变质带具有北老南新的空间分布特点,最北部的印支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变质带反映了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洋的碰撞拼合过程,北部的燕山期班公湖-怒江变质带和中部的喜马拉雅早期雅鲁藏布江变质带反映了新特提斯洋的两次碰撞拼合过程,南部喜马拉雅晚期的高喜马拉雅变质带反映了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导致的高原快速隆升过程。  相似文献   
242.
耿继军  刘荣  吴聪聪  周志刚  李亚威 《测绘科学》2016,41(11):175-177,193
针对直接利用空间数据操作引擎将CAD注记数据转换成ArcGIS数据与原CAD图文字注记数据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转换注记方法。利用Arc Map提取CAD原图注记层数据,较好的减少了FME转换的注记的差异,为地形图的转换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以某市的地形图为数据源进行实例论证,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持数据的精度和完整性,还有利于数据的入库。研究结果对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3.
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测定锡石U-Pb年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锡多金属矿床的定年问题,建立一种采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ID-TIMS)法进行锡石U-Pb同位素定年的方法,并与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法进行对比验证。由于采用化学处理技术分别纯化了U和Pb,减少了普通铅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分析测定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地区石英-锡石-黑钨矿脉的锡石样品分析,获得了精确的U-Pb年龄值。  相似文献   
244.
为了更好地实现移民搬迁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本文将GIS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GIS的移民搬迁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移民人员管理、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三维显示分析、电子档案管理、领导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较大地提高了移民工作效率和移民精准度。  相似文献   
245.
袁心仪  张文君  耿新 《气象学报》2017,75(5):784-796
利用哈得来中心海表温度(HadISST)和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同化(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 2.2.4)数据集,分析了1979-2015年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的偏度特征;并通过诊断混合层热量收支平衡方程着重探讨了非线性项在不同类型ENSO发展衰亡过程中起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偏度很弱,且符号相反、强度相当,而东部型厄尔尼诺的偏度为很强的正值,即ENSO的强度非对称性主要来自东部型厄尔尼诺的贡献,中部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海表温度异常呈现准对称特征。在ENSO事件的发展阶段,非线性项对东部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均有很强的正贡献,而对中部型厄尔尼诺的正贡献相对较弱,这会促进东部型厄尔尼诺强度的增强而抑制拉尼娜振幅的发展,从而有利于ENSO强度非对称性的产生;在ENSO事件的衰亡阶段,非线性项对拉尼娜维持正贡献但强度大为减弱,对东部型厄尔尼诺和中部型厄尔尼诺的衰减则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这可能是东部型厄尔尼诺衰减速度较快而中部型厄尔尼诺衰减速度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6.
为了找到适合天绘一号卫星三线阵相机在轨几何精化的模型和算法,首先分析了外方位线元素误差在几何参数精化中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定姿数据的预处理,消除了其中含有的高频噪声,并用正弦函数补偿了卫星平台飞行过程中的低频抖动,为三线阵相机每个镜头设计了姿态角常差模型。此外,根据传统的附加参数模型,构建了直接以像素坐标为观测值的内方位元素模型,并使用单侧有控外推的方式,确定最佳的精化模型参数组合及求解策略。试验表明,采用本文的精化方案,利用合理分布的控制点,天绘一号能达到平面精度约1 GSD,高程精度约0.8 GSD。  相似文献   
247.
陈良  耿长江  周泉 《测绘学报》2016,45(9):1028-1034
实时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必须使用实时的高精度卫星精密轨道和钟差。本文研究了精密卫星钟差融合解算模型及策略,并利用滤波算法实现了北斗/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融合估计算法。仿真实时试验结果显示:获得的北斗/GPS实时钟差与GFZ事后多GNSS精密钟差(GBM)的标准差在0.15 ns左右;使用该钟差进行GPS动态PPP试验,收敛后水平精度优于5 cm,高程精度优于10 cm;使用仿真实时钟差进行的北斗动态PPP与使用GFZ事后多GNSS精密钟差开展的试验相比精度相当,可实现分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248.
王伟  田鸿杰  李慎芳  耿晓晖 《北京测绘》2016,(4):122-125,121
针对中小比例尺地图生产中水系数据的制图综合任务量大,缺少具有针对性的自动综合工具的技术现状,分析了现有制图综合工具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产生的后续问题,结合ArcGIS提供的制图综合工具,采用Pytho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水系数据的自动筛选,解决了利用制图综合工具产生的拓扑错误,提高了水系数据的综合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249.
主要是针对MicroStation制图系统缺少质量监管功能的技术现状,采用C/S架构模式,利用该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将地图数据和地图审校数据实时上传到空间数据库PostgreSQL,通过服务器端的数据分析,实现对地图作业进度、各图层消耗时间、各级审校的突出问题的把握,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地图图幅质量,并辅助任务组织人员及时作出方案调整。  相似文献   
250.
新型海洋硫酸多糖DPS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开颅机械闭塞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DPS(D-polysaccharide sulfate)对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iv DPS剂量分别为20、40mg/kd于术后30min静脉注射,能明显缩小MCAO24h造成的脑梗塞范围,减少脑水含量,但对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DPS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TXA2)生成和提高A(Ⅲ)(AntithrombinⅢ)活性的作用。提示DPS可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减少TXA2释放来发挥其抗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