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50篇 |
免费 | 3646篇 |
国内免费 | 19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68篇 |
大气科学 | 1276篇 |
地球物理 | 1553篇 |
地质学 | 4975篇 |
海洋学 | 1672篇 |
天文学 | 86篇 |
综合类 | 611篇 |
自然地理 | 10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303篇 |
2023年 | 334篇 |
2022年 | 590篇 |
2021年 | 572篇 |
2020年 | 558篇 |
2019年 | 543篇 |
2018年 | 514篇 |
2017年 | 477篇 |
2016年 | 495篇 |
2015年 | 545篇 |
2014年 | 536篇 |
2013年 | 635篇 |
2012年 | 725篇 |
2011年 | 624篇 |
2010年 | 695篇 |
2009年 | 605篇 |
2008年 | 590篇 |
2007年 | 580篇 |
2006年 | 592篇 |
2005年 | 438篇 |
2004年 | 324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230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沉积为主,同时夹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逃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遍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岩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泥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遭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陆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沉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金坛市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与古文化遗址、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岩溶洞穴、矿产产地与观赏石景点8大类。对其应遵循原态保护的原则,以茅山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特色的大众地学科普旅游,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3.
44.
45.
因提供多参量、压制深部异常突出浅部异常等优点,近几年航磁梯度测量在国内航空物探领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AGS-863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为依托,介绍了航磁梯度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现状,为了总结归纳航磁梯度异常与地下地质体的对应关系,设计了典型理论地磁模型,进行了大量正演模拟计算工作,并结合野外应用实例,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相比于总场异常,梯度异常在圈定磁性体方面更具优势;对于独立磁性体,垂向梯度的峰值精确对应异常体的中心位置,当模型走向延伸越长,主剖面异常的零值点越靠近异常体边界,主剖面的纵向梯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精确对应异常体的左右边界,垂直于主剖面的横向梯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精确对应异常的上下边界;对于组合磁性体,利用主剖面的纵向梯度峰值和垂直于主剖面的横向梯度峰值锁定的磁性体范围有所扩大,并且垂向梯度峰值向附近磁性体方向偏移;对比实测梯度数据与理论梯度数据,发现实测梯度数据存在明显的优势,可以在人文干扰识别、高频地质信息挖掘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这些工作可以为实测航磁梯度的野外数据获取者认识异常、鉴别异常和区分真假异常等提供参考,并为异常解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6.
气溶胶吸收及气候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仅关注气溶胶大气顶辐射强迫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在短波辐射区域存在较强吸收的气溶胶类型,如烟尘、沙尘气溶胶。INDOEX实验表明来自印度次大陆的吸收性气溶胶产生的地表辐射强迫在量值上是大气顶辐射强迫的3倍左右,二者的差额以大气辐射加热的形式出现。气溶胶吸收通过加热气溶胶层所在大气,减少地表太阳辐射,影响地面蒸发,改变大气稳定度,从而影响水分循环。另外气溶胶的吸收对云产生“燃烧效应”,从而可能导致云量下降。鉴于气溶胶吸收的重要性,气溶胶吸收问题是当前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关于气溶胶的吸收问题以及与之有关的气候效应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根据观测事实或模拟结果得出的结论差别明显,但勿庸置疑的是气溶胶吸收是一个急需深入探讨的课题。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活动十分频繁,而东部地区由于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问题致使气溶胶中吸收性成分(碳黑)含量偏高,一些资料分析以及模式研究结果均表明我国发生了一些有别于全球或其他地区的独特气候变化现象,初步分析表明气溶胶吸收在其中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此加强我国气溶胶吸收特性的观测和理论研究,结合全球或区域气候模式,深入认识我国气溶胶辐射强迫、气候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另外对于评估我国近年来采取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污染控制措施的环境和气候效应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7.
位于南祁连化隆地区的鲁满山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主体为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其成岩年龄为(452.9±1.8)Ma,属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组成上,岩体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K和Pb,亏损Ba、Sr、Ta、Nb、P、Ti,具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特征,显示较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06~0.55,平均0.31),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指示该岩体应属于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岩体的εHf(t)为-7.4~0.1,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425~1930 Ma,指示成岩过程中应有亏损地幔组分参与,其壳源源区很可能包括化隆岩群。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鲁满山花岗岩体形成于柴北缘洋壳与中南祁连陆壳俯冲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由幔源岩浆与其诱发的地壳物质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在地壳深部混合后再经历分异演化形成。 相似文献
48.
徐进军;郜洋洋;高祥祥;张洪波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4):74-77
准直测量是高精度轨道安装与校准的常用方法,但长视距和对中误差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了一种可以有效避免对中误差和缩短视距的全站仪准直测量方法,计算分析了能达到的精度。结果表明,所述的准直测量方法具有工作量小、精度高、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大长度轨道的安装与精确校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DUAN Hong-yu YAO Xiao-jun LIU Shi-yin GAO Yong-peng QI Miao-miao LIU Juan ZHANG Da-hong LI Xiao-feng 《山地科学学报》2019,336(11):2663-2678
To improve our knowledge of glacier change in the Tanggula Mountain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e delineated outlines of the glaciers in 1991 and 2015 using Landsat TM/OLI images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reported glacier data in the First Chinese Glacier Inventory in 1969 and the Second Chinese Glacier Inventory in 2007. These comparisons showed that the glacier area and ice volume decreased by 524.8 km 2 and 37 km 3, respectively. The majority of the glacier area loss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area class of 1–5 km 2, between 5300 m and 5500 m in elevation, on north and east facing slopes and in the Dam Qu River basin. These glacier changes exhibited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The glacier retreat rate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1969 to 2015, and the rate in the eas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west. From 1969 to 2015, the warming rate in the Tanggula Mountains was 0.38℃/10a, while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only increased by 0.4%. The slight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made a limited contribution to glacier change, while the change in temperature led to noticeable shrinkage of the glaciers. Contrary to the retreat or stagnation of most glaciers in the study area, there were 10 glaciers that experienced clear advance in 1986–2015 with noticeable increases in both area and length. Whether or not these 10 glaciers are surge glaciers require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的4D-DECT影像特征及物质成分信息,评价其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4D-DECT影像资料,逐一观察并记录CT征象,分别对病变与邻近组织的CT衰减值(HU)、碘浓度、Rho、Z值及DEI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52例(98.11%)为单发病灶,1例(1.89%)为多发病灶,共计病灶54枚,其中32枚(59.26%)位于气管-食管旁沟,10枚(18.52%)为异位腺瘤,22枚(40.74%)可见“短线征”,14枚(25.93%)可见“极血管征”;动脉期(90 kV)图像PA与甲状腺CT值无明显差异,平扫、动脉期(混合0.5、150 kV)及静脉期(90 kV、混合0.5、150 kV)图像中PA、甲状腺及淋巴结CT值均有差异。动脉期及静脉期淋巴结的碘浓度、Z值及DEI明显低于PA及甲状腺,静脉期PA的碘浓度、Z值及DEI明显低于甲状腺;动脉期及静脉期甲状腺Rho明显高于PA,动脉期PA的Rho明显高于淋巴结。结论:4D-DECT可较好地显示PA的影像学特征,还可以提供病变的碘浓度等多种物质成分信息,有助于提高PA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