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31篇 |
免费 | 2399篇 |
国内免费 | 366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84篇 |
大气科学 | 1477篇 |
地球物理 | 1920篇 |
地质学 | 6013篇 |
海洋学 | 2042篇 |
天文学 | 112篇 |
综合类 | 738篇 |
自然地理 | 13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313篇 |
2022年 | 672篇 |
2021年 | 765篇 |
2020年 | 668篇 |
2019年 | 721篇 |
2018年 | 643篇 |
2017年 | 593篇 |
2016年 | 621篇 |
2015年 | 679篇 |
2014年 | 650篇 |
2013年 | 766篇 |
2012年 | 892篇 |
2011年 | 809篇 |
2010年 | 872篇 |
2009年 | 761篇 |
2008年 | 733篇 |
2007年 | 692篇 |
2006年 | 719篇 |
2005年 | 558篇 |
2004年 | 400篇 |
2003年 | 304篇 |
2002年 | 282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233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42.
华东地区月平均气温统计降尺度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别使用基于多元线性回归(MLR)和3种主成分分析(PCA)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1959-2008年的华东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分两个时段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并加以检验,比较了不同降尺度方法的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华东地区气温的统计降尺度预报,基于MLR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相对于3种PCA方法而言,对单站年际变化模拟方面有一定优势。PCA方法应用于统计降尺度时,预报因子的区域选择是影响统计降尺度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温度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时,预报因子中包含温度因子是非常必要的;所试验的4种降尺度方法,对各站点多年平均情况的模拟要好于对区域平均的年际变化的模拟。 相似文献
943.
944.
近些年来我国东部平原湖泊面积减小,而西部高山区湖泊面积变大,同时西部高山峡谷区水库数量和面积都在逐年增加中。这或许会加大作为江河上游源头的西部地区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同时多年来东部湖面持续减小和地面沉降等又会加大内涝风险。上下游不同地区湖泊和水库的水量均衡调查、变堵为疏的淡水引水工程实施、雨季水资源的应急统一调配,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技术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945.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体N、P含量及其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P各形态浓度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的水体中显示出明显的时空特征,在地表水中,以旱地为主的小流域上部的硝态氮、氨态氮、全氮要低于小流域下部水田的,而以流域人口密度较大的群英池和小流域下部的沟道水中氨态氮浓度较高,说明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在地下水中以小流域上部为最高,明显高于该流域的中下部;它们的季节变化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是一致的。紫色土丘陵区水体富N,地下水NO_3~--N超标率达60%,;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尚未出现P的富营养,但潜在的污染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46.
947.
948.
下江群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南西部新元古代裂陷纪大地构造属性和原型盆地性质是一个涉及到扬子古陆在全球构造中的定位、且争议较大的基础地质问题.新元古代下江群发育于强变形变质的盐边群和弱变形变质的板溪群之间,处于以滨浅海沉积为主的板溪群向深海沉积转化的过渡带内.下江群以浊流沉积的杂砂岩为主,沉积物扩散方向指向西.下江群清水江组砂岩骨架颗粒统计分析表明,物源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下江群碎屑岩系形成于活动陆缘区的弧后盆地靠大陆一侧.结合盐边群、苏雄组大地构造属性及其与下江群的空间关系,推测当时的华南西部处于汇聚型板块边缘内,总体属弧后伸展型盆地. 相似文献
949.
辉绿岩脉在南方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芨岭钠交代型铀矿床周边也有产出.通过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确定芨岭铀矿床外围的辉绿岩是由碱性玄武岩浆上侵形成的,具有富铝(15.97%~19.21%)、高碱(4.36%~6.89%)、中钛(1.18%~2.02%)的特征,弱铕负异常(δEu=0.65~0.86),轻稀土元素分异较强而重稀土元素较弱.相对富集LILE (Rb、Ba)和不相容元素(Th、U),亏损HFSE (Nb、Ta、Hf、Ti).辉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85 Ma,形成于奥陶纪早期.MgO含量(3.79%~8.22%)和Mg#值(42.4~66.5)均有较大的变化.岩浆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和少量斜长石分离结晶后上侵定位.辉绿岩脉的产出标志着祁连山-龙首山早古生代造山带后碰撞伸展背景的开始,上涌地幔对酸性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碱性岩和钠交代型铀矿化出现带来了大量的热能.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