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5篇
  免费   1045篇
  国内免费   3535篇
测绘学   426篇
大气科学   1664篇
地球物理   2780篇
地质学   5320篇
海洋学   846篇
天文学   355篇
综合类   687篇
自然地理   106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360篇
  1989年   410篇
  1988年   441篇
  1987年   367篇
  1986年   261篇
  1985年   355篇
  1984年   290篇
  1983年   212篇
  1982年   164篇
  1981年   123篇
  1980年   174篇
  1964年   89篇
  1960年   55篇
  1959年   120篇
  1958年   125篇
  1957年   1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Some pyrrhotite-chalcopyrite-bearing amphibole megacrysts (including pyroxene megacrysts) were discovered in Mesozoic augite diorite-porphyrite at Caoshan in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belonging mainly to pargasite and magnesiohastingsite,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mphibol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mantle and crystallized in lower crust. In general, the aggregates of pyrrhotite-chalcopyrite take the shapes of cylinder and sphere. Three occurren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parallel linear, bunchy and scattered. The unique cylinder-like shape of the aggregates and remarkable Ni-poo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spherical Ni-rich sulfides in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any other kinds of megacrysts.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and thei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pyroxenite xenoliths in Qil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erms of origin, the pyrrhotite-chalcopyrites as exsolution products resulted from the subsolidus re-equilibration of sulfide solid solution within amphibole megacrysts.amphibole megacryst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This discove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magma evolution and its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s and ore sour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本文提出了翁布里诺(Hombreiro)侵入体新的构造和岩石组构资料。翁布里诺侵入体是位于西班牙华力西构造带北部的一个同构造便位的花岗岩体。该岩体表现有两期塑性交形特征:早期变形与蒙多涅多(Mondonedo)推覆体的运动有关,此推覆体具有上盘向东的剪切指向;晚期变形则与比韦罗(Vivero)断层有关,此断层为一上盘向西运动的张性剪切带。这两期变形都始于高温近花岗岩固相线条件下,石英中保留有[c]-滑移组构可作证明。这一事实表明,在蒙多涅多推覆体上冲过程中,翁布里诺花岗岩发生侵位,在其定位过程中,张性断层不久即开始活动。本文提出,比韦罗断层的位置受地壳不稳定性所控制,而这种地壳不稳定性则由位于该断层下盘的许多侵入体的侵入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85.
“苏联地质”1958年№6已报导(译文摘要已在本所“科学通讯”1958年№3发表——译者注)一九五八年三月一四月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地贸图委员会会议,会上讨论了世界地质图图例的建议以及与编制此图有关的其他问题。目前由季克西(非洲)——主席、X.P.格尔特涅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纳利夫金(苏联)、孙德赫(印度)、罗哲尔斯(美国)  相似文献   
186.
桩已被广泛地用来稳定滑坡,因此,预测桩周土可能引起的效应和最大应力在加固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太以地基反力系数概念依据的一种数值分析,在此概念中,桩上的荷载与土桩相对位移之间用了一种非线性的双曲线性关系。介绍一些实体观测对比结果,以便证实该模式的可靠性并估计移动土的承载力系数,对桩土相互作用的极限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190.
苏鲁褶皱带形成于元古宙 (2 2 33~ 185 5Ma)典型优地槽构造环境 ,主要由石榴橄榄岩、石榴辉石岩、榴辉岩等侵入岩 (柯石英深度相地幔岩浆房中形成 )和它们的火山沉积建造围岩一起经褶皱、变质而形成。变质作用经历了先蓝片岩相 (前花岗岩 )后片麻岩混合岩相过程。由于变质作用的不规律性 ,苏鲁褶皱带可分为 2个构造带 :(1)东部构造带 (蓝片岩 )和 (2 )西部构造带 (片麻岩混合岩 )。根据A·都城秋穗所识别的变质带系统 ,可将其作为一个双变质带。东部构造带以出现许多块状、条带状榴辉岩辉石岩橄榄岩组合的残余岩块为特征 ,其中还残留着高压的矿物 (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 ) ,而且有被混合岩和各种交代岩替代的显著标志。在中生代 ,苏鲁元古褶皱带受造山作用的影响活化 ,导致许多花岗岩体的侵入 ,使交代岩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