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2篇
  免费   1999篇
  国内免费   2846篇
测绘学   1149篇
大气科学   1825篇
地球物理   2230篇
地质学   5248篇
海洋学   1494篇
天文学   266篇
综合类   984篇
自然地理   139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577篇
  2017年   580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772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735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41.
东海陆架平湖海域改造砂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海陆架平湖海域分布的改造砂。其物质来源为晚更新世末生成的沙脊物质,是在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期间,原始物质被掀起再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2.
本文围绕我国GPS空间定位网布测的目的意义、布网方案及相应的精度指标,施测中应考虑的观测技术和数据处理策略等有关技术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讨论,并指出了结合定位网布测应开展的几项基础研究。最后,就以上问题总结了作者们的基本观点,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把模糊分维方法应用于地震活动时空演化研究,当中.给出了强震和中强震活动模糊空间分维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计算不同小区的模糊空间分维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来研究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华北及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性时空演化图象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大震前地震活动的模糊空间分维D_0~(2)要出现下降异常,并且大地震发生在D_0~(2)减小的地区(西南)或先减小而后达到高值(华北)的地区.  相似文献   
944.
西双版纳地区冬季辐射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我国有名的热带多雾地区。雾中能见度低,影响了交通运输,它具有有害的一面;但它对生产高质量的茶叶十分有利,雾和逆温所形成的山腰暖带,又能使橡胶树种植范围向山地扩大,因而雾对西双版纳农林业生产又具有有益的一面。 1986年12月26日至1987年2月18日期间,我们对西双版纳地区的景洪、勐养和勐海等地辐射雾进行了28天的观测,用三用滴谱仪对雾滴谱取样,用GZW-1型低空探空仪进行边界屋温度探测。为  相似文献   
945.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质分异的角度出发并利用现代小震活动资料,讨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大震震源区及其附近,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否有大震(M≥0)震源区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问题。结果表明,这些历史震源区目前还处在减震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只能以小震或中强地震的活动特点来显示这一弱化区。  相似文献   
946.
冯锦江  李建国 《地震地质》1992,14(4):376-380
通过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蒙脱石的变形特征和机制,着重阐述了蒙脱石的显微变形特征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应力-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围压为200M Pa条件下,温度升高将导致蒙脱石的变形增大。对相同应变量所需的差异应力则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但是,当温度>500℃时,相同应变量所需差异应力较300℃时显著增大,其屈服强度和变形模量在T≥500℃,σ≥300MPa时均因脱水明显增大。蒙脱石在高温高压下均为渐进失稳  相似文献   
947.
本文用动态光弹性方法对震源物理中几种典型组合裂纹的动态扩展过程进行了研究。首次成功地记录了这些组合裂纹在单轴压缩情况下动态扩展过程中的等差线条纹图,并得到了裂纹的扩展路径。根据实验结果,本文确认在远场压剪应力场中扩展张裂纹尖端的K_(Ⅱd)=0,并求出了K_(Ⅰd),得出了在压剪应力场中该等裂纹属稳定扩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8.
近年来在区域调查基础上,于甘蒙北山中南带首次发现了六条由南向北推覆的构造带,在每个推覆陶造带边缘发育大小不一的飞来峰。推覆体走向近东西,推覆在震旦系至中、下侏罗统之上,最大直观推覆距达55km,累积推覆距大于150km,并被上侏罗统不整合覆盖,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949.
Nd, Sr and O isotopic study on the spilite-keratophyre sequence in Xiqiu shows that its ∈_(Nd) values are inthe range of 4.02-5.26, and its ∈_(Sr) values, +1.4-2.6. According to the points of these data in the ∈_(Nd)-T,∈_(Sr)-T and ∈_(Nd)-∈_(Sr) diagrams, the spilite-keratophyre is interpreted as being slightly contaminated by crustalmaterials. Its δ~(18)O values are 3.9-5.0‰. The depletion of ~(18)O in the rocks resulted from the influence ofseawater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during or soon after the rock formation. Based on the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and available geochemical data,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pilite-keratophyre was formed in the well-developedisland-ar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te Proterozoic subduction of the palaeo-Pacific plate beneath the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massif.  相似文献   
950.
吉林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旋回大地构造演化的观点,分析吉林区域多旋回的构造运动,控制多旋回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及其相应的成矿作用,认为与含镍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受“台槽边界”赤峰—开源深断裂控制,沿深断裂一侧或两侧成带分布,分群集中。为铜镍矿床区域勘查工作,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