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19篇 |
免费 | 2041篇 |
国内免费 | 29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65篇 |
大气科学 | 1569篇 |
地球物理 | 2281篇 |
地质学 | 5743篇 |
海洋学 | 1664篇 |
天文学 | 475篇 |
综合类 | 997篇 |
自然地理 | 1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347篇 |
2022年 | 692篇 |
2021年 | 781篇 |
2020年 | 691篇 |
2019年 | 717篇 |
2018年 | 729篇 |
2017年 | 665篇 |
2016年 | 747篇 |
2015年 | 667篇 |
2014年 | 728篇 |
2013年 | 708篇 |
2012年 | 734篇 |
2011年 | 690篇 |
2010年 | 667篇 |
2009年 | 573篇 |
2008年 | 530篇 |
2007年 | 456篇 |
2006年 | 449篇 |
2005年 | 338篇 |
2004年 | 259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233篇 |
2001年 | 208篇 |
2000年 | 209篇 |
1999年 | 294篇 |
1998年 | 232篇 |
1997年 | 208篇 |
1996年 | 203篇 |
1995年 | 162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45篇 |
1992年 | 110篇 |
1991年 | 88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4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ccessible high-quality observation datasets and proper modeling process are critically required to accurately predict sea level rise in coastal areas. This study focuses on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combined least squares-neural network approach applicable to the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Yellow Sea, where the periodic terms and linear trend of sea level change are fitted and extrapolated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model, while the prediction of the residual terms is performed by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used are the sea level anomalies (SLA) time series in the Yellow Sea from 1993 to 2016 derived from ERS-1/2, Topex/Poseidon, Jason-1/2, and Envisat satellite altimetry missions. Tests of different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and learning algorithms a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ir applicability for predicting the residuals of SLA time series. Different neural networks satisfactorily provide reliable results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the predictions from the proposed combined approach are less than 2?cm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predicted SLA are up to 0.87. Results 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mbined least squares-neural network approach on the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sea level variability close to the coast. 相似文献
82.
ODP1144站是南海唯一钻揭深海沉积牵引体的站位,其完整的岩芯和测井资料为开展该沉积牵引体的岩石物理模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项研究对于理解南海深海沉积物中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根据反射地震资料开展定量岩性参数预测提供依据。对现有的深海沉积物岩石物理模型包括Wood悬浮模型、等球体颗粒接触模型、Sun速度一孔隙度关系模型进行了综述。根据岩芯分析资料将1144站深海沉积物的矿物组分简化为粘土矿物、碳酸盐、陆源碎屑和硅质生物4类;其中后3种组分的弹性模量及密度值分别由其代表矿物——方解石、石英及蛋白石的理论值代替,粘土矿物组分的等效弹性模量和等效密度则分别由Voigt-Reuss-Hill平均和体积平均计算得出。将3种岩石物理模型应用于1144站,计算得出深海沉积物的纵波速度并将其与声波测井纵波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un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吻合最好,误差最小;Wood模型所得结果在浅层与实测结果较吻合,在深层与实测结果出现偏差,误差较小;而等球体颗粒接触模型计算结果整体偏高,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83.
84.
Zhongjie Zhang Yanghua Wang Yangfan Deng Lin Chen Jing Wu Jiwen Teng Yun Chen Weiming Fan Giuliano Panza 《地学学报》2013,25(3):245-251
The mechanism of the disruption, both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oceanization of the commonly accepted long‐term‐stable Archaean craton, i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The available models, all imply a bottom to top proces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1660‐km‐long transect across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NCC), we demonstrate that both the P‐wave velocity and density in the lowermost crust beneath the central section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of the south and north sections on the transect. These features are interpreted as geophysical signature of lower crustal underplating, which supplies sufficiently high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to trigger lateral flow of the lower crust. This magma underplating‐triggered bilateral lower crust flow may facilitate the lithospheric thinning by means of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and decompression melting, which infill the gap produced by the lower crust flow. The underplating‐triggered lower crustal flow can provide an alternative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NCC lithosphere disruption, which highlights the crustal feedback to Archaean lithosphere disruption, from top to bottom. 相似文献
85.
富锡硼镁铁矿是硼镁铁矿的含锡亚种。它产于湖南常宁县七里坪镁质矽卡岩硼矿床中。矿物中SnO_2变化范围为4.6—12.0%,其分子式为(Mg_1.64Fe~(2+_(0.35))Mn~(2+_(0.01))(Fe~(3+_(0.55))Sn_(0.16)Mg(0.23))BO_5,这是迄今未见详细报导过的。笔者从矿物的光学物理性质、化学成分、X射线晶体学以及晶体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它的类似矿物在晶体学方面作了对比讨论。从以上研究中得出结论:Sn~(4+)在结构中占据Fe~(3+)的位置,并以伴随着的Mg~(2+)作电荷补偿。还提出了Sn元素在硼镁铁矿中不仅作为微量元素存在,而且可以作为造种元素存在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86.
重庆大学危岩锚固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大学18层高层建筑物拟建在嘉陵江高陡斜坡脚下,斜坡上部陡崖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巨厚层砂岩,岩石原生及岸剪裂隙发育,危岩直接威胁着建筑物。川地208队采用锚杆加固及涂抹砂浆水泥护坡综合防治工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广西柳桥地区东攀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的组成,并和浙江煤山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在1δ3Corg变化趋势上,既具有全球PTB剖面普遍存在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性。在东攀剖面一个显著的1δ3Corg负漂移出现在事件界线(EB)之上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之下,这与煤山剖面具有相似性。显著的1δ3Corg负漂移指示了P/T之交生物绝灭后海水表层水原始生产率的降低以及大气和海水中CO2含量的增加,并得到放射虫绝灭事件、火山事件和海退事件的响应。煤山剖面1δ3Corg负漂移从第27层就开始向13C富集的方向恢复,而东攀剖面1δ3Corg在下Induan阶仍持续亏损,表明东攀剖面早三叠世的生物复苏明显滞后于煤山剖面的。 相似文献
88.
裂隙-管道介质泉流域水文地质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认识岩溶泉流域的流量过程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西南岩溶泉流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原型,建立了实验室尺度下的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选取补给雨强、泉口直径、落水洞与开采井的位置作为影响因子,模拟了泉流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次降水试验可以观测得到泉流量增加、平稳波动和衰减共三个阶段;同一泉口直径条件下,补给强度对泉流量衰减系数的影响极小,直径为3,4,5,7 mm的泉口直径对应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003 6,0.006 7,0.011 5,0.012 9,泉口直径与衰减系数呈近似对数关系;落水洞汇流水量占泉流量的比例远大于裂隙;2~3 mm是微小裂隙与较大裂隙的过渡区域,两种类型的介质泉流量过程差异明显;开采井分别位于泉口附近、模型中间位置和落水洞时,泉流量衰减系数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89.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及大量钻孔资料,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徐沛煤田晚古生代的成煤环境,并总结了其聚煤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海岸带的堡岛体系和过渡相中,由海岸带向两侧,聚煤条件逐渐变差;堡岛体系泥炭坪形成的煤层厚度小,结构单一;三角洲体系分流间湾泥炭坪和泛滥平原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层厚度大;煤层在垂向上由薄至厚,结构由简单至复杂,稳定性逐渐变差;平面上,自北而南含煤层数逐渐增多,含煤层位逐渐抬高,条带状富煤带有向南迁移趋势。 相似文献
90.
南黄海潮成辐射砂脊群的面积约为20000km2,以160° 的角度从弓京港向海展开。它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流场相伴而生。60余个钻孔揭示,毗邻海区辐射砂脊体系的江苏沿岸平原上存在一个面积约3000 km2潮成砂区,其顶点位于东台,同样呈扇形以130°的角度向东展开。在潮成砂区内潮成砂质沉积单元位于冰后期海侵型砂坝-湖沉积层之上,二者之间具明显的冲刷面。砂坝-湖沉积层位于晚更新世基底硬粘土层之上,二者之间有较长的沉积间断。潮成砂沉积层上覆潮坪沉积层,二者呈渐变关系。以潮成砂层底部的侵蚀面为界,其下为海侵序列,其上为海退序列。古潮流的研究揭示,潮成砂区内同样存在辐聚辐散的古潮流场,其顶点位于东台附近。由此推断,沿海平原的潮成砂区内也是辐射状潮成砂脊体系,它形成于全新世海退时期。由于长江和黄河三角洲的前展,以东台为顶点的潮成砂脊体系逐渐暴露成陆。陆上和海域潮成辐射砂脊群形成于相同的潮汐动力环境,但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前者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后者发育于全新世晚期。矿物分析揭示,陆上和海区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组成,其中长江沉积物由南向北运移,且时间较早;黄河沉积物由北向南运移,时间较迟,这种泥沙的运移趋势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海平面上升趋于减缓,长江三角洲增长,江苏海岸线向外推进,苏北潮成砂区逐渐出露成陆。1128年黄河由苏北入海,大量的黄河沉积物的加入,加快了本区海岸线的推进速度。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与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相伴而生,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的位置曾经历三次变化,第一次以长江古河口湾为顶点,第二次位于现今陆上潮成砂区,第三次位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现代海域,代表了潮成辐射砂脊体系发育的三个阶段。只是长江古河口湾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由于河流的巨大改造作用,可能未很好保存,至今未发现典型的辐射砂脊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