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257篇
地质学   509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Abstrac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both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and its Kyoto Protocol. Although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does not have an explicit technology transfer mandate, it may contribute to technology transfer by financing emission reduction projects using technologies currently not available in the host countri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laims about technology transfer made by CDM project participants in their project design documents. Roughly one-third of all CDM projects, accounting for almost two-thirds of the annual emission reductions, involve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transfer varies widely across project types and is more common for larger projects and projects with foreign participants. Equipment transfer is more common for larger projects, while smaller projects involve transfers of both equipment and knowledge or of knowledge alone. Technology transfer does not appear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country size or per-capita GDP, but a host country can influence the extent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volved in its CDM projects.  相似文献   
122.
淮河流域大气环流型在冬季气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根据由1970—2012年NCEP/NCAR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计算得到的环流指数,对淮河流域的环流进行分型。分析了冬季主要环流型和气温的分布特征及两者的联系,并以环流指数和主要环流型为预测因子,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淮河流域冬季气温距平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冬季的主要环流型是东北风型、东风型、反气旋环流型以及东北风、东风配合下的反气旋性环流型,划分的环流型符合实际情况,这些环流型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通过对预测模型进行后报试验和独立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123.
简要分析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实现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对于ITRF2000的改进,以ITRF2005为参考框架建立了新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建模时,首先根据测站的分布和速度场的精度对测站进行初步剔除,然后采用相似变换的方法对全球ITRF2005测站的速度场数据再进行第2次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全球板块运动背景场及其运动模型,给出了全球11个主要块体的运动参数。此结果与其他学者建立的模型相比,总体上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个别块体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4.
高山冰川多时相多角度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多角度遥感影像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全域—局部"的阈值分割方法获取短时期内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的冰雪边界,结合地形信息和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太阳角度信息,联合消除山体阴影对冰川的遮挡,并以多期影像的最小冰雪边界作为最佳冰川边界。以托木尔峰西侧冰川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2010年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冰川信息。结果表明多角度遥感提取的冰川边界效果好,能有效地排除积雪与山体阴影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5.
段莉 《四川测绘》2005,28(2):89-91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测绘生产中。作为培养测绘实用型人才的测绘职业学校,测绘专业如何重新划分、测绘教育与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是测绘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6.
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生产中的体会.从工作前期准备、技术路线、正射影像图制作、权属界线调查几种特殊情况和表示方法的处理,提出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7.
基于图像匹配的机载遥感影像质量自动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福洲  赵文吉 《测绘科学》2010,35(6):57-58,102
航空遥感平台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航空遥感影像在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国土监测、环境监测、应急救灾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同时,航空遥感系统对飞行环境、气候气象反应较为灵敏,遥感影像质量的检查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航空遥感影像质量中旋转角、航向重叠率、旁向重叠率、航带生成等参数的计算理论与方法,该方法是适应数字遥感影像的现状上提出的,并且通过自行开发的系统对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利用2009年6月机载遥感系统拍摄的1400多张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技术方法、软件系统都较为有效,达到机载遥感影像质量自动检查要求。  相似文献   
128.
本文研究了城市给排水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其建立方法,以及在微机上利用C语言进行城市给排水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部分空间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29.
To meet the authorization administration requirements in a distributed com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 this paper extends the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 with multiple application dimensions and establishes a new access control model ED-RBAC(Extended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 for th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We propose an extendable hierarchical authorization assignment framework and design effective role-registering, role-applying and role-assigning protocol with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cryptographic systems.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simplify authorization administration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with multipl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0.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and colloidal matter (COM) in annual dry and wet deposition samples in urban Guangzhou were for the first time collected, and their trace met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e deposition flux of SPM and of metal elements varied largely among the investigated seasons,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in spring.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existed among some of the metal elements in the deposition samples. The enrichment factors (EF) of metals in COM in the deposition ranging from 79.66 to 130,000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SPM ranging from 1.65 to 286.48, indica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M. Th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emissions from street dust, non-ferrous metal production, and heavy fuel oil were major sources of the trace metals.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model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anthropogenic 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