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50篇
  免费   21974篇
  国内免费   46026篇
测绘学   3857篇
大气科学   24916篇
地球物理   17817篇
地质学   45741篇
海洋学   17848篇
天文学   2109篇
综合类   6958篇
自然地理   5104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649篇
  2022年   1542篇
  2021年   1948篇
  2020年   2896篇
  2019年   6276篇
  2018年   6778篇
  2017年   6392篇
  2016年   6676篇
  2015年   5734篇
  2014年   5530篇
  2013年   6008篇
  2012年   5655篇
  2011年   5454篇
  2010年   5365篇
  2009年   4787篇
  2008年   3954篇
  2007年   3954篇
  2006年   3434篇
  2005年   3234篇
  2004年   3329篇
  2003年   3075篇
  2002年   2777篇
  2001年   2560篇
  2000年   2388篇
  1999年   2833篇
  1998年   2624篇
  1997年   2639篇
  1996年   2191篇
  1995年   2026篇
  1994年   1827篇
  1993年   1682篇
  1992年   1396篇
  1991年   1068篇
  1990年   936篇
  1989年   796篇
  1988年   692篇
  1987年   507篇
  1986年   427篇
  1985年   329篇
  1984年   328篇
  1983年   203篇
  1982年   250篇
  1981年   172篇
  1980年   128篇
  1979年   122篇
  1978年   56篇
  1977年   44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卵黄囊期是鱼类早期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鱼类由内源营养向外源营养转化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总脂和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生化成份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具有种的特异性。从能量学的角度来分析,则表现为主要能源物质在发育过程中有规律的变化,各能量物质是按一定顺序被利用的。 鱼卵是一个高度特化的自组织系统,它在发育过程中,用于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卵黄。在卵黄期,卵细胞的代谢过程可描述为依生化成份变化的生化代谢过程和依能量转移和释放的能量代谢过程。从受精到卵黄囊消耗完全的卵黄囊期,以开口摄食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开口之前为全部利用自身营养的内源营养阶段,开口之后为利用自身营养和外源营养相结合的混合营养阶段。探素卵黄囊期海洋硬骨鱼类的能量转化规律,定量分析发育过程中生化成分和能量物质的变化,预测维持仔稚鱼生命活动和提供生长所必需的合适饵料营养成分,已成为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992.
利用1997-1999年间8月份台湾海峡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海水光学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类型、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湾海峡海水光学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类型主要分为5种,大部分随深度而递增;光学衰减系数等值线基本与岸线平行,水平梯度自北向南、自近岸向外海递减,近岸等值线密集,而外海稀疏;影响台湾海峡光学衰减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县浮物质(主要含浮游生物)和海流运动。  相似文献   
993.
十四株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4个门的 14株 (红藻门 8株 ,甲藻门 1株 ,隐藻门 2株 ,绿藻门 3株 )海洋微藻进行了脂肪酸含量测定 ,微藻在确定的条件下生长 ,指数生长末期收获。结果表明 ,各门的微藻都有其独特的脂肪酸特征 :红藻中含有大量的 2 0 :4 n- 6和 2 0 :5n- 3,其中紫球藻 R2 5含量最高 ,占总脂肪酸的4 9.8% (AA占总脂肪酸的 2 0 .5% ,EPA占总脂肪酸的 2 9.3% )。隐藻的主要脂肪酸是 16 :0、18:1n- 9、18:3n- 3、18:4 n- 3、2 0 :5n- 3、2 2 :5n- 3。与其它甲藻有别的虫黄藻 ,18:4 n- 3含量很少并且不含EPA,其主要合成的是 16 :0、18:1n- 9和 2 2 :6 n- 3。 C16和 C18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本实验研究的 3株绿藻的主要脂肪酸  相似文献   
994.
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采用微量移液稀释法对海洋原甲藻进行无菌培养,以研究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海洋原甲藻最大增殖速率发生在温度为(25±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3000lx、pH为8.0的环境条件下。海洋原甲藻在温度18—28℃、盐度为25—34、光照强度为1000—6500lx、pH为7.5—8.3范围内适宜生长。这一结果与观测到的海洋原甲藻赤潮发生时环境条件相近,其中温度的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5.
福建红树林区海藻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福建省3个红树林区的海藻不同滩面分布的情况、海藻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的海藻群落类型.研究表明:(1)福建红树林区海藻在不同滩面分布表现出,红藻较喜荫蔽潮湿的环境,而绿藻适生在光照条件较好生境.(2)由福建红树林区各门海藻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来看,蓝藻种数在一年四季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红藻四季种数变化幅度不大,而绿藻在不同季节种数有明显变化,春季种数最多,进入夏季后种数逐渐减少,到秋、冬季后种数又开始上升,到第2年春季又达到最多.(3)不同季节福建红树林区海藻群落类型中,优势种主要是红藻,以及一些绿藻.  相似文献   
996.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s of Upright Breakwaters Under Breaking Wave Impact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 The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s of upright breakwaters under broken wave impact are analysed based on the mass-damper-spring dynamic system model. The effects of the mass, damping, stiffness, natural period, and impulse duration (or oscillation period) on the translation, rotation, sliding force, overturning moment, and corresponding dynamic amplifying factors are stud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mpli-ying factors only depend on the ratio of the system natural period to impulse duration (or oscillation period) under a certain damping ratio. Moreover, the equivalent static approach to breakwater design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7.
九龙江河口区磷的转移和入海通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992~1993年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总磷的分布和转移受悬浮物含量明显控制。当SPM含量低时,其迁移过程接近理想行为;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体总磷的平均人海通量为1.47×103t/a。其中,溶解态磷为0.43×103t/a,约占29%;颗粒态磷占71%,九龙江水磷的输入以颗粒态为主。溶解态磷的分布,基本上在某一水平上了波动,其入海通量受环境影响很小,可能意味着颗粒磷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福建红树林上钻孔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戚民  周时强 《台湾海峡》1996,15(3):305-309
福建红树林上的钻孔动物共发现了5种,其中软体动物的龙骨节铠船蛆Bankia carinata、裂铠船蛆Teredo manni和甲壳动物的光背团水虱Sphaeroma retrolaevis是破坏红树林的主要的钻孔动物。钻孔动物钻凿红树茎的基部和裸露的根部,垂直分布受潮汐水位制约,在红树林区的纵深分布与水流畅通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病原分离与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等方法,在对养殖牙鲆病例进行发病情况、病理变化特征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病原学检验。结果表明,此病例属于由弧菌属(VibrioPacini1854)细菌引起的败血感染症。经对12株纯培养菌(HQ010712-1—HQ010712-12)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的检验,选择代表菌株(HQ010712-1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等,判定为弧菌属的一个新种。将HQ010712-1株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与分类定名,依据分离地定名为秦皇岛弧菌(Vibrioqinhuangdaorasp.nov.);参考菌株为HQ010712-1。  相似文献   
1000.
白令海夏季浮游细菌和原生动物生物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7月21日至8月1日在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考察了白令海中部的浮游细菌和原生动物,分析了其丰度、分布、生物量及其生态作用,结果显示,浮游细菌表层生物量为1.5~20.2μg/dm3,平均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30%,100m以上水柱柱总生物量(720~3123mg/m2)平均为浮游植物柱总生物量的67%,因而是白令海夏季与浮游植物处同等量级的优势类群;原生动物表层生物量为1.2~27.4μg/dm3,100m以上水柱柱总生物量为189~1698mg/m2,平均为浮游植物柱总生物量的21%,其中粒径小于5,5~20μm和大于20μm的原生动物分别占其柱总生物量的13%,47%和40%;作为主要类群的异养腰鞭毛虫占原生动物柱总生物量的39%.浮游细菌和原生动物生物量的总体分布趋势从西部向东北和东部递减、从表层向深层衰减,20~25m水层温跃层和表层海流的存在对这一分布特性可能有较大的影响.原生动物受潜在的大、中型浮游动物捕食压力的制约,维持了一个相对较低的生物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食物环(microbial food loop)在该海域夏季生态系统营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