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3篇 |
免费 | 785篇 |
国内免费 | 12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7篇 |
大气科学 | 1034篇 |
地球物理 | 901篇 |
地质学 | 1864篇 |
海洋学 | 518篇 |
天文学 | 138篇 |
综合类 | 396篇 |
自然地理 | 4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68篇 |
2020年 | 220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245篇 |
2017年 | 226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275篇 |
2013年 | 263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302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197篇 |
2007年 | 194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基于MODIS资料的2000-2004年江河源区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分析表明,2000-2004年江河源地区陆地植被平均年NPP为82.04 gC.m-2,相当于同期全国陆地植被年NPP的23%,其中2001年的年NPP最小,只有78.04gC.m-2,2002年最大,为85.44 gC.m-2.根据年NPP分布显示,黄河源区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于长江源区,其中在黄河源东南部陆地植被的年NPP>250 gC.m-2,为江河源区植被年生长最大的区域;该地区的植被年NPP最小值的区域分布在长江源的西北部地区,年NPP大部分<50 gC.m-2.江河源地区植被的年NPP表现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不同地区年NPP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高寒草甸的年NPP为该地区所有陆地植被年NPP中最大,其5 a平均值为89.38 gC.m-2,其次为高寒草原和灌木及草本植被;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温度成为影响该地区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2.
眉山阶地第四系剖面地处番禺断隆区的边缘,毗邻狮子洋断陷区,是珠江三角洲第一次海侵所到达的区域,附近的断裂包括文冲断裂、化龙—黄阁断裂、新会—市桥断裂等三角洲内典型断裂。发育于网纹红土基座上的堆积阶地,自下而上大致分为杂色砂层、白色砂层、淤泥质层3层,构成一个完整的从动水环境到静水环境的沉积旋回。野外调查及14C测年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眉山第四系剖面年龄约在70~30 ka B.P.之间,相当于深海O同位素4—2阶段。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认为阶地面与沉降区的下旋回原本在同一高度,但自晚更新世以来,在断块差异升降中被错开,垂直距离在20 m以上,直观地指示了断隆区与断陷区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213.
Zhong Wenhan Liu Hanlong Wang Qi Zhang Wengang Li Yongqin Ding Xuanming Chen Longlong 《Acta Geotechnica》2021,16(6):1849-1865
Acta Geotechnica - Snake can perfectly utilize its scales to move. Inspired by the snake scal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nake skin-inspired pile penetration process. Six... 相似文献
214.
样品处理与保存方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形态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冷藏、冷冻、冻干、烘干和风干等样品处理与保存方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样品处理与保存过程对沉积物中Fe、Mn、Cu、Zn及Pb的形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Fe的形态受其影响最小(<3.3%),Mn的形态受其影响最大(最高可达10.2%);冻干对各金属形态的影响最小(<4.6%);烘干和风干对重金属Cu、Zn和Pb的可交换态(Ⅰ+Ⅱ)和非残渣态(Ⅰ-Ⅴ)分布影响较大,而冷藏、冷冻和冻干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综合考虑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冻干是较理想的沉积物样品处理与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215.
晚古生代银额盆地发育一套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稳定,岩相清晰,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域发育清楚。通过对区内沉积盆地地层特征和侧向变化分析,初步划分出了4个Ⅱ级层序,8个Ⅲ级层序,识别出若干个沉积体系域和层序界面,沉积层序具有伸展型层序特征,Ⅲ级层序Ⅰ、Ⅳ、Ⅵ、Ⅶ、Ⅷ形成过程中盆地海平面上升速度快,对形成厚度大的暗色泥岩层有利。盆地沉积演化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构造活动控制了海平面的变化。通过区域地层格架分析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历史,从而更好地预测暗色泥岩和有利储层形成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216.
MapBasic提供了一组能创建新对象的语句和函数,其中经纬网格的实现主要采用创建区域的CreateRegion语句,可整体画一个区域再采用"分割区域创建经纬网法",也可使用"循环语句创建经纬网法"。实现地理编码,则可以通过采用导入电子表格数据的方法以及编程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7.
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中金属和氯的地球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铜(Cu)、金(Au)、铼(Re)和氯(Cl)在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中的性质。在岛弧型的火山岩岩浆演化的早期,Cu、Au和Re均表现为中度不相容元素,含量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SiO2质量分数为58%时,多数岛弧型火山岩中Au、Cu的含量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这一变化与铁和钛的变化是耦合的,铁和钛均由不相容元素变为相容元素,显示钛磁铁矿开始结晶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钛磁铁矿的结晶使硫酸根被还原为氢硫酸根,后者与Au、Cu形成氢硫酸根络合物,被萃取到流体相中,从而形成成矿流体。这一过程可以很好地解释Au、Cu矿床广泛分布于汇聚板块边缘的现象。与Au、Cu相反,Re的含量在SiO2质量分数为60%时才开始下降,而且是缓慢下降。这是因为Re通常比Au、Cu更亲石。此外,Re还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氯在东Manus岩浆中表现为高度不相容的特点。氯的性质主要受压力、初始水含量和岩浆演化分异程度的控制。计算结果显示,由于MORB和OIB含水量低,分异演化程度低,氯在上述岩浆中表现为高度不相容的特点。相比之下,氯在岛弧岩浆中的性质就复杂得多。随着水含量和岩浆房深度的不同,氯的性质可以从相容变到高度不相容。 相似文献
218.
库姆塔格沙漠的“羽毛状沙丘”形态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卫星照片和地形图,实地观测了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分布区域的地貌。新月型“沙垄”是该区域的主导性地貌类型,垄间地形波状起伏。如果将“沙垄”喻为“羽轴”,垄间的波状起伏地形为“羽枝”,则可构成卫星照片所显示的“羽毛状沙丘”。新月型“沙垄”的走向为NE-SW,由新月形沙丘前一沙丘的迎风坡与后一沙丘的东翼相连而成,高3~19m,宽约50m,长15~22km。“垄”间起伏地形的波长为100~300m,振幅为40~100cm,与“沙垄”成60~105°夹角。在波状起伏地形的波峰与波谷过渡区堆积颜色较浅的细沙,厚2~7cm,构成了“大沙波”。实地观测的“羽毛状沙丘”的形态与卫星照片显示的形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19.
220.
现代地图学空间活跃,发展迅速,并在我国科技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在分析现代地图学发展特点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现代地图学及其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现代地图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对我国现代地图学发展及建立学科体系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