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516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469篇
地球物理   605篇
地质学   1157篇
海洋学   405篇
天文学   171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32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黑河流域节水生态农业与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国内陆河流域面临的水问题和日益激化的用水矛盾,强调了内陆河地区支柱产业——绿洲农业应该坚持节水和生态的方向,流域集成管理是持续农业的基础。长期从事该方面研究的黑河流域是个较好借鉴,同时也提供了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为此提出了以黑河流域为背景的四大研究流域:水文、生物、经济系统水循环与水资源形成演变,节水农业的生物学研究与抗旱品种繁育,农业节水新材料研发与工程节水技术集成,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域集成管理;并简述了各领域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12.
生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之一,论文分析利用WebGIS技术构建湿地生态旅游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并以江苏盐城为例,介绍建立湿地生态旅游信息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913.
铁氧化物矿物对苯酚和溶解性有机质表面吸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以铁氧化物矿物对苯酚和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吸附研究为例开展生态矿物学研究。铁氧化物矿物的吸附作用存在多种机制,这些吸附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主要取决于溶液化学性质和吸附质的理化性质。批处理实验研究表明,苯酚吸附在酸性微酸性条件下不强,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属于表面分子吸附模型;DOM的吸附强并发生吸附分异,配体交换、憎水键和范氏力等多种模式并存,在酸性中性条件下对DOM在针铁矿上的吸附起着重要贡献。本文实验条件下DOM吸附等温线近于线性,不能采用Langmuir方程拟合,可能原因是DOM浓度较低。矿物表面荷电性对吸附影响显著,例如,当矿物表面净电荷为零(pH=pHpzc)时,矿物表面水化膜减薄甚至消失,苯酚分子、憎水DOM分子或片断都会倾向于在矿物表面上吸附。由于苯酚吸附机制单一,其受到的影响很明显,所以苯酚在pH值7~8范围内出现吸附最大值;由于配体交换作用主要发生在酸性微酸性条件下,所以在本文pH值约7.5的实验条件下,尽管配体交换仍在发生作用,但它不是主要吸附机制,针铁矿对DOM吸附的主要贡献应是憎水键和范氏力作用,此外,DOM吸附等温方程近于线性还可能与此有关。显然,铁矿物表面作用在对有机质含量低而铁矿物含量高的红壤中污染物和DOM的固定与归宿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14.
中国精准扶贫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春腊  黄嘉钦  龚娟  谢炳庚 《地理科学》2018,38(7):1098-1106
基于地理学视角,运用省域尺度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从扶贫标准、扶贫方式、扶贫主体等方面,探寻中国精准扶贫存在的省域差异,并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省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对精准扶贫的影响。在扶贫标准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扶贫标准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扶贫标准较低;在扶贫对象识别上,各省在结合自身精准扶贫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扶贫识别方法;扶贫方式方面,各省不同程度实施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扶贫主体上,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省内各级政府对行政区域的扶贫为中国各省域精准扶贫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15.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下西安高温天气的趋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0-2016年西安均一化气象资料,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对西安市的高温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El Ni?o)、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WPSH),与西安极端高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采用非均一化数据,会低估西安暖夜、夏季、热夜、热浪日数变化趋势,高估冬季供暖能耗下降幅度、夏季制冷能耗上升幅度,对暖昼、高温日数影响相对较小。② 在年代变化上,暖昼、热浪、高温日数和制冷度日等四个指标,反映西安白天高温变化特征,呈现一致的四阶段“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过程;表征夜间高温变化的暖夜和热夜日数,以1993年为节点,呈现两阶段“阶梯状”的上升趋势。③ 在影响因素上,赤道太平洋中西部海温异常与西安高温关系更为密切。当Ni?o 4区海温异常偏高时,西安暖昼、夏季、炎热天气制冷耗能明显增加,寒冷天气供暖能耗显著降低;同时,当WPSH强度越大,控制面积越大、西伸脊点偏西时,西安暖夜、夏季、热夜日数明显增加、寒冷天气供暖能耗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16.
基于1960~2015年西安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温、最低温数据,采用RHtest软件对非均一化气温序列进行订正,进而选取16项极端气温指数,对西安极端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象站点迁移,西安气温资料存在非均一性,导致极端气温变化趋势被低估;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安极端气温变化表现出:“快速增温与平稳波动并存,冷暖变化趋势相反,夜晚增暖趋势比白天明显,白天波动变化明显于夜晚,持续性高温事件变化不大,持续性低温事件大幅下降”的变化特征;通过不同区域趋势变化对比、冷暖、昼夜变化关系对比发现,受城市热岛影响,西安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更为突出,远高于中国其他对比区域(秦岭南北、黄土高原、东北地区等);在昼夜变化上,西安极端气温变化与中国、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但是通过冷暖指标对比发现,西安极端气温变化具有区域性,表现为冷昼日数下降高于暖昼日数上升,冷夜日数下降高于暖夜日数上升,冷持续日数和暖持续日数共同表现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17.
???????????????????????????????????????????????????????????????????Crust2.0??????????????????????????????????????????????档??????????????????????????-????????????λ???е?????????20~35 km???????????????????????????????????10 19~10 22 Pas???????450~600 ?档  相似文献   
918.
南京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与人工增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利用1998~2002年南京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对南京周边地区(距南京150km范围内)7、8、9三个月所有有高显的对流云降水回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回波在平显上以带状为主,所占比例超过为58.2%,其次是孤立的对流云降水回波,所占比例达到22.6%。在高显上,回波顶高在0℃层以下的降水回波较少,不到10%,回波顶高在0℃~-10℃之间的占11.7%,在-10℃~-20℃之间的占15.3%,-20℃以上的达到63%以上,说明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中暖云的降水几率很小,大部分为发展旺盛、负温区比较深厚的对流云,这种云是人工增雨作业最理想的云。本文的研究为正确把握作业的时机、催化的部位及用弹量,以便有效地作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19.
The FORMOSAT-3/COSMIC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toward providing global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of the earth and the ionosphere in particular. In this study, the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s are derived using the Abel transform inversion. Some drawbacks of this transform in LEO GPS sounding can be overcome by considering the separability concept: horizontal gradients of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VTEC) information are incorporated by the inversion method, providing more accurate electron density determinations. The novelty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th respect to previous works is the use of the phase change between the GPS transmitter and the LEO receiver as the main observable instead of the ionospheric combination of carrier phase observab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parability in the inversion process.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hod when applied to the excess phase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e equivalence of both approaches but the method exposed in this work has the potentiality to be applied to the neutral atmosphere. Recent FORMOSAT-3/COSMIC data have been processed with both the classical Abel inversion and the separability approach and evaluated versus colocated ionosonde data.  相似文献   
920.
"影像广东"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广东"平台采用四叉树索引、渐进网格多分辨率地形模型、小波变换数据压缩算法、Direct3D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实现三维地理信息和影像的网络发布应用,对平台技术路线进行论述,展示初步建设成果,供同行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