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14篇
  免费   5109篇
  国内免费   6609篇
测绘学   1340篇
大气科学   6129篇
地球物理   7385篇
地质学   13592篇
海洋学   3032篇
天文学   1404篇
综合类   3133篇
自然地理   341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1166篇
  2021年   1336篇
  2020年   1105篇
  2019年   1254篇
  2018年   1554篇
  2017年   1392篇
  2016年   1670篇
  2015年   1362篇
  2014年   1671篇
  2013年   1607篇
  2012年   1485篇
  2011年   1517篇
  2010年   1588篇
  2009年   1558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1371篇
  2006年   1095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796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722篇
  2000年   943篇
  1999年   1409篇
  1998年   1123篇
  1997年   1122篇
  1996年   1016篇
  1995年   881篇
  1994年   828篇
  1993年   702篇
  1992年   548篇
  1991年   435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273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1篇
  1958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闽江口水动力和污染扩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毓武  张珞平 《台湾海峡》1997,16(2):169-173
本文建立了闽江口二维水动力、污染扩散数值模型,模型采用ADI双向隐式求解。在水动力模拟中,对岸界的丁坝有用线性边界进行拟合,并考虑到河口区侧向摩擦作用;在污染扩散模拟中,用动态拟合的方法对浓度水边界进行了较为合理的改进。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52.
Five oceanographic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Yellow Sea from 1999 to 2003. In all, seven different sections were surveyed, but one section (the PN section) was observed on every cruise. Two time-series stations were also surveyed, one located at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he other over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PN section.We identified bi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waters close to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n the Kuroshio waters (KW), respectively. Resuspension is a strong feature near bottom over the ECS continental shelf, with suspended matter values 1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surface. A model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dynamics based on a rectangle equation reveals that POC concentration close to the Changjiang Estuary varies with a semidiurnal period of ∼13 h, coinciding with the tidal period. The upper limit for POC residence times in the seasons we covered over the shelf are estimated to be on the order of weeks and generally increase seaward from near the Changjiang Estuary to the KW. Short POC residence times suggest that POC in the ECS is rapidly exported from euphotic waters.A nepheloid layer, observed as elevated suspended matter in near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column, is important in particle transfer over the shelf, especially in winter when the residual current flows mainly eastward. Cross-shelf transport of POC via the nepheloid layer is estimated to be 0.22 × 1012 g yr−1. Comparison with other work indicates that POC transport is ∼2% of the Changjiang POC input.  相似文献   
253.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増加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淡水资源危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通常占80%左右,而工业用水中有80%是工业冷却用水,所以开发利用海水代替淡水直接作冷却用水是节约淡水的重要途径。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具有深海取水温度低且恒定、冷却效果好和系统管理简单等优点,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管道系统防除生物附着污损;(2)管道系统的防结垢;(3)金属腐蚀与防护。多年来有关方面虽然相应地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主设备通常需常年连续运行,因而往往出现在某段时间、某些部位上效果降低与失效。现行的对海水环境中生物附着腐蚀检测主要采取取样离位分析方法,其结果与实际状态有差异,且生过程中许多重要部位,如海上平台、浮码头、船舶、海滨电厂、化工厂的海水冷却系统和海水管路的管道内、及死角区都很难取样,必要时只有定期停机检查(侯保荣1998; Efird,1976;吉井彻,1967),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防止海水环境中的金属设施遭受海水腐蚀和海洋生物污损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阴极保护、防污涂料、电解海水或电解重金属等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缺点是:(1)阴极保护能防止金属腐蚀而不能防止海洋生物附着;(2)防污涂料涂刷一次,只能用3-5年,对许多一次性埋入水中的管件无法进行二次补涂,防污涂料所释放出的毒物将长期污染环境;(3)利用电解海水或电解重金属所产生的次氯酸钠或重金属离子来进行防污,即电解防污效果明显,但对金属防腐的作用不大(侯保荣,1999;陈光章,1994;马土德,1996)。总结前人的经验,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利用电化学方法研制出既能防止金属海水腐蚀又能防生物附着的双防与检测新技术系统装置,已通过实海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4.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   
255.
本文将分形作为一个新概念,应用到海洋化学的液-固界面作用的一系列的研究上。根据用SAXS法测定一些常见的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合氧化物(水锰矿、δ-MnO_2、氧化铁凝胶、针铁矿、无定形氧化铁)的分维结果,可将这些结果划分成三类:(1)小尺度模量下具有表面分形;大尺度模量下具有质量分形。(2)只有一种分维值的表面分形。(3)在小尺度模量下和大尺度模量下分别具有不同分维值的表面分形。  相似文献   
256.
贻贝棘尾虫形态及二分裂期间形态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86年在哈尔滨郊外水池采集贝棘尾虫标本,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及二分裂期间形态发生,在扫找镜样品制备中,采KMnO4代替常用的OsO4研究表明,(1)口原基发生的位置在第一横棘毛的左前角,这下贪食棘尾虫相同,但不同于鬃棘尾虫。参与后仔虫额,腹,横棘毛原基发生的老腹棘毛只有一个,这与前人在其他贻贝棘尾虫株系上的观察结果不同,这些表明,口原基起源的位置和参与形成额、腹,横棘毛原基的老腹棘毛的数目  相似文献   
257.
1989年对白洋淀重新蓄水后的轮虫作了采样调查,共采到轮虫123种,隶属于46属12科,并对鉴定到种的轮虫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58.
海洋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气温乃至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而且还是海洋生态系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了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走向。众所周知,碳(C)在海洋中以无机态和有机态的形式存在,在海气系统中,大于98%的C以溶解无机碳(DIC)形式存在于水体中(Zeebe et al,2001)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至关重要。 氮(N)和磷(P)等营养盐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滩涂和沿岸水域养殖区的长期施肥,它们也作为近岸海区的主要污染物而导致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影响并改变了一些海域的生态结构。如在胶州湾,由于营养盐浓度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该湾地区浮游植物数量和优势种组成的变化(沈志良,2002)近年来,在海洋沿岸带的河口、海湾等水体较浅的透光层内,以孔石莼等绿藻为主要代表的大型海藻开始泛滥,形成大型海藻的水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必然将导致海洋碳循环的变化,从长时间尺度来看也会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和气温变化。目前,对营养盐与水生藻类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王勇等,2002;刘媛等,2004;张文俊等,2004)但对于营养盐与海水无机碳体系之间的耦合作用报道甚少。在海洋环境中、C N P作为主要的生源要素,其变化相互影响,并与海水中所存有的海洋生物密切相关。探讨海水中C-N-P的相互耦合关系对于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效应,阐明海洋碳循环过程的深层次机理,揭示在过量N P作用富营养化条件下,C的迁移转化行为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作者初步研究了模拟条件下C-N-P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59.
研究协方差阵Σ的二次型容许估计问题。设 y1,y2 ,… ,yniid,n≥ 2 ,y1与 p维正态分布N (β,Σ )有相同的前四阶矩。其中β =(β1,β2 ,… ,βp)′∈ Rp与Σ =(σij) p× p >0均未知。记 y =△ (y1,y2 ,… ,yn)′。在二次损失 L (d ,Σ ) =tr(d -Σ) 2下给出Σ的二次型估计 a S2 + nby-y-′是容许估计的必要条件为 :(n - 1) a + b + 2 max(a,b)≤ 1。此必要条件比张立振等协方差阵的二次型容许估计中的必要条件有了明显的加强  相似文献   
26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curves of four amino acids (glyucine,aspartic acid,glutamic acid and lysine)and the effects of existenc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u(Ⅱ) on them.Both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the amino acids on the kaolinite and that when the copper ion Cu(Ⅱ) exists belong to the Langmuir type.The slopes of these adsorption isotherm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Cu(Ⅱ) added.It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formation of the type(Ⅰ) ternary surface complexes in these systems.The regular pattern of the effects of copper ion Cu(Ⅱ) on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amino acids on the kaolinite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f its effects on the exchange and adsorption percentage E(%)-pH on the kaolinite in the sam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