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268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21.
杨强  党亚民 《测绘学报》2010,39(5):497-502
本文将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地壳分为脆性层和韧性层,并假定脆性层地壳近似弹性,韧性层为粘弹性层。利用GPS水平速度场计算了地面应变场,推导了地壳内部作用力在不同点产生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公式。利用稳态热传导方程估算了地壳内部温度场,利用破裂强度和蠕变强度相等估算了脆性-韧性转换面。并进一步估算了青藏高原地壳不同深度的粘滞系数分布。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脆性-韧性转换面一般位于中地壳,深度分布在22~37km之间,地壳较厚的区域转换层也较深;韧性层内粘滞系数分布,在中地壳约为 ,下地壳约为 ,Moho面则降至 。关键词:脆性-韧性转换层 温度场 应变率 等效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222.
济宁矿区BJ-54至WGS-84坐标转换模型改进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标转换是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应用的重要内容。在用局部区域的GPS控制网数据处理求解三维坐标转换模型的转换参数时,平移参数病态问题比较严重。在介绍布尔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并结合济宁矿区坐标转换数据对布尔萨模型和改进模型所求七参数进行了精度分析。分析表明:该改进模型能有效改善病态问题,也对现在地方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转化提供了一个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3.
L2C监测跟踪网信噪比SNR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L2C监测跟踪网的数据出发,分析了其中六个监测站的信噪比(SNR)数据。首先分析了未调制L2C码卫星的L1载波和L2载波的信噪比,得出此时的L2的信噪比数值相对较小(L1载波的信噪比均值与L2的信噪比均值差异最大为19.1dB)且稳定性较差;随后分析了调制有L2C码的卫星的L1载波和L2载波的信噪比,得出现代化后的L2载波信噪比与L1载波的信噪比基本一致(两个信噪比之差基本上在5dB左右);进而得出结论:调制有L2C码的L2载波具有更好的数据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且具有易于捕获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4.
基于描述方法的地图符号表达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图形视觉变量以及BNF为理论,采用纯文本方式对点、线、面符号进行描述、组织,提出了一套地图符号库描述规则,该规则应用与软件平台无关,可以跨平台共享地图符号资源,提高系统的建设效率,并以1:50000地形图图式为例进行了符号的绘制与使用。  相似文献   
225.
晋西南峨嵋台塬的岩溶水系统及岩溶水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峨嵋台塬的地质结构和岩溶水补给的自然条件,提出:(1)峨嵋台塬岩溶水具独立的地下水系统特征,北边界为里望断裂,南边界为临猗断裂,西边界为沿黄河东岸延展的夹马口—小梁断裂,东边界为稷王山东麓泥页岩带和变质岩体;(2)岩溶水主要来自稷王山裸露区大气降水,少量排向河津—侯马盆地和运城盆地,大量沿临猗断裂带向黄河方向迳流排泄,排泄量不到东王岩溶泉流量的10%;(3)峨嵋台塬岩溶水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226.
针对实际测试工作的需要,为了精确测量连续脉冲信号的间隔时间,提出了一种利用两个32位计时器进行连续脉冲间隔时间的测量方法。这两个32位计时器是由89C55WD单片机内部的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扩展而成的。首先,将输入的信号经过高速光耦合器和采样电路处理;然后,89C55WD在中断方式下利用两个32位计时器交替对连续脉冲信号的间隔时间进行测量。通过合理分配中断资源,保证了装置工作的可靠性。该装置结构简单,频率范围广,并且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经过实际测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27.
国家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元数据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建立国家资源与环境数据库的元数据库入手 ,用国际通用的面向对象的通用建模语言 UML 来设计元数据的结构 ,并辅以数据字典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28.
内蒙古二连盆地岩性圈闭早期形成和多期形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刘震  梁全胜  肖伟  党虎强 《现代地质》2005,19(3):403-408
根据盆地内部储层和盖层的临界条件,利用盖层排替压力曲线和储层物性曲线联合确定了岩性圈闭的发育层段,发现多个层位可发育岩性圈闭。如果盖层排替压力和储层物性随埋深的变化是按现今各曲线有规律地演化,则可以推测在盆地的埋藏早期就可以形成岩性圈闭,并且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多个圈闭形成时期。二连盆地若干凹陷的实际资料也证实了岩性圈闭存在早期形成和多期形成的基本特征。岩性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史相结合对研究岩性圈闭成藏过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29.
以化学法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的原理以及前人改良过的年龄计算公式为基础,利用全微分和最大误差原理,确定了年龄误差计算新方法。并用Visual C语言在Windows平台下编制出了计算年龄和年龄误差的计算机程序。运用此程序对前人公开发表的分析资料和计算的年龄以及年龄误差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验证了给出的误差公式的可靠性。同时,利用JXA—8100电子探针仪对新疆东天山变质沉积岩的两个样品(KM2127—5,DK2107—2)中的独居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微区U—Th—Pb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DK2107—2记录了两期变质作用,峰期年龄分别是341.0±3.9Ma和255.2±3.3Ma,其中最主要的变质峰期年龄为341.0±3.9Ma,该期的矿物组合为Ky+St+Bt+Pl+Q+/-Or;而255.2±3.3Ma和样品KM2127-5记录的变质峰期年龄262.3±4.4Ma为次要变质峰期年龄,该期矿物组合是Cord+Bt+Pl+Or+Q。分析结果与前人用^40Ar—^39Ar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表明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测年方法。  相似文献   
230.
利用ASTER遥感数据反演陆面温度的算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陆面温度是地气交换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很广。传统方法只能进行点上的观测和计算,遥感的出现则使得计算区域陆面温度成为可能。ASTER遥感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能够提供比NOAA/AVHRR和Landsat等遥感数据更丰富的陆面信息,有助于提高反演陆面温度的精度。本文以新疆自治区阿瓦提县典型研究区域为例,根据ASTER遥感数据的特点,基于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的思想,运用ADE(AlphaDerivedEmissivity)、比值法和MMD(Maximum-MinimumDiffer-ence)三个模块计算陆面温度,并简要分析了模型的主要误差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算法是可行的,ASTER遥感数据用于反演陆面温度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