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01.
半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半湿润地区建立了流域非线性产流、汇流模型以及流域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方法,并将研制的模型应用于陆浑水库流域洪水预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02.
针对地面沉降问题的不同认识与见解,采用精密水准监测技术、GPS技术,在系统分析几十年原位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面沉降具有一定自恢复能力的观点,总结出了地面沉降可恢复性沉降阈值的范围,叙述了地面沉降原位监测的合理方法及监测要领.  相似文献   
903.
甘肃黄土的粒度分维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分形理论分析了甘肃黄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黄土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随着空间位置和黄土形成时代的不同,黄土的分形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其分维值介于2.29至2.56之间;且粒度分维值的大小与分选好坏密切相关,即:分选系数大则分维值大,反之则分维值小。这表明黄土的粒度分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黄土的形成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黄土粒度分维与干密度、孔隙比、湿陷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指出黄土分维值可以定量表征黄土的物理、水理性质。与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等因素一样,它也可作为自然区划的一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04.
On the basis of actual analytical data of 767 composited samples collected mainly from about 750 large to middle representative granitoid bodies all over China, the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about 70 chemical elements of SiO2, Al2O3, Fe2O3, FeO, MgO, CaO, Na2O, K2O, H2O+, CO2, TFe2O3, Ag, As, Au, B, Ba, Be, Bi, Cd, Cl, Co, Cr, Cs, Cu, F, Ga, Ge, Hf, Hg, Li, Mn, Mo, Nb, Ni, P, Pb, Rb, S, Sb, Sc, Se, Sn, Sr, Ta, Th, Ti, Tl, U, V, W, Zn, Zr,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and Y in alkalifeldspar granite, syenogranite and adamellite in 7 geotectonic units in China such as Tianshan-Xing’an orogenic series, Sino-Korean metaplatform, Kunlun-Qilian-Qinling orogenic series, Yunnan-Tibet orogenic series, Yangtze metaplatform, South China-Youjiang orogenic zone and Himalayan orogenic belt, are calculated an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chemical parameters, trace element cont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 distributions of different rock types of the granitoids in different geotectonic units are also sufficiently discussed. Translated from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7, 81(1): 47–59 [译自: 地质学报]  相似文献   
905.
GIS空间分析建模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驰 《测绘通报》2006,(11):22-25
目前GIS与模型的集成只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不同领域需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而模型的无限重用是不可能的。实现在GIS环境中建模是增强GIS空间分析功能的必由之路。文献[1]提出的用空间分析的基本算子和对象,以某种运算逻辑积木式组合为复杂的分析模型,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06.
俞平  郑驰 《上海国土资源》2006,(1):55-57,64
在地层比较特殊的地段,往往由于经验及对地质情况认识不深而出现沉桩困难、桩头开裂等现象。文章针对浅埋硬土层采用小截面短桩情况,应用静力触探测试指标计算沉桩阻力,结合考虑桩身强度的方法进行沉桩分析,并统计了不同锤型入持力层不同深度的实际锤击数,为以后类似工程的选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7.
The calcite cement in the Lower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in northern China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preliminary results of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and fluid inclusion microthermometry. Group 1 has low oxygen isotopes (− 14‰ to − 18‰), low Th values (92–103 °C), and low salinities (1.7–4.9 wt.% NaCl equivalent) and is interpreted to have precipitated during early burial from porewater influenced by meteoric water. Group 2 has much higher oxygen isotope values (− 5‰ to − 8‰), which, coupled with the higher Th values (136–151 °C), suggest that the calcite was precipitated from fluid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18O, possibly resulting from fluid–rock reaction during burial. Group 3 occurring along fracture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alinities (21–28 wt.% NaCl equivalent) and is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precipitated from locally preserved residual evaporitic brines. The occurrence of primary hydrocarbon inclusions and its low carbon isotopes (− 11‰ to − 15‰) suggest that precipitation of group 3 calcite took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相似文献   
908.
909.
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是评估生态工程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面积和植被覆盖度等指标,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换和土地覆盖渐变两个角度揭示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并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法,评估同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区域草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一半,总体上呈现草地和耕地集中分布,林地、沙丘零散镶嵌的格局。1990—2018年,区域沙地、草地面积减少,耕地、林地面积增加;同时,沙地上表现出植被覆盖增加的渐变特征,增速为每10年约增长4.22%。同期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生态工程实施后,201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明显。199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增加了3 655.21亿元,其中,由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导致的价值增加量为120.53亿元,而由土地覆盖渐变导致的增加量为5 355.04亿元。土地覆盖渐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建议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退耕还林、未利用地造林种草等土地利用/覆盖方式的改变,更要关注草地和林地的修复和恢复,注重生态工程成果的维持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10.
依据在大兴安岭北部开展的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所采集的岩石样品的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对中生代花岗岩类39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元素的丰度值.认为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具有富钾酸性花岗岩和富铝中酸性花岗岩两种地球化学类型的特征,这些特征与中生代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