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系统分析了滇西早第三纪晚期煌斑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绝大多数煌斑岩属超钾质系列岩石(K2O/Na2O=2.1-5.2),少数为钾玄质系列(K2O/Na2O=1.6-1.7)。这些超钾质煌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O.70624-0.70924)和负的εNd(t)值(-1.7~-4.6),类似于与俯冲环境有关的高K/Ti-低Ti钾质系列岩石。这些超钾质煌斑岩母岩浆来源于含金云母的交代地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和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与藏北钾玄质系列岩石相比,滇西超钾质煌斑岩的Th/U比较低、Rb/Sr比较高,而且Nd模式年龄系统偏低0.1-0.4Ga,表明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南部岩石圈地幔组成存在区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52.
利用中国现行公式测算的面波震级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它在 90°零点严重失控 ,致使震级水平偏高 ,与国际上没有可比性。在地震月报和年报中长期地、大量地、不规范地使用单一水平向记录测报Ms ,这不仅不符合公式定义 ,是一种概念性的失误 ,而且也降低了公式的理论测值。利用中国一类台站实际观测资料 ,并且采用与其他文献不同的方法 ,分三段震中距建立起三个新的计算公式 ,其震级水平与IASPEI标度一致 ,并在均匀程度上有所改善 ,从而能够彻底消除中国面波震级与国际主要地震机构所测面波震级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853.
华北平原大雾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石林平  迟秀兰 《气象》1995,21(5):45-47
介绍华北平原大范围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大雾天气的低空风场、地面气压场等特点,并以天津为例给出了大雾部分消空指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4.
Deep sea sediment cores taken between 50° and 75°N in the North Atlantic, in water depths varying between 1340 and 3850 m, were examined to provide an astronomically calibrated late Quaternary time-scale based on physical property record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amma ray attenuation porosity evaluator (GRAPE) density changes of these cores revealed significant responses to orbital forcing in the eccentricity (100 kyr), obliquity (41 kyr) and precessional (23, 19 kyr) bands. At 75°N (Greenland Sea), a response to obliquity forcing was weak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should become more pronounced in sediments at high latitudes. Application of bandpass filtering at the obliquity period (41 kyr), however, showed that variance at this period did exist in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 but at a very low power. At 50°N stacked curve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the SPECMAP curve for the past 500 ka. Since about 65 ka, dropstone layers are recorded in both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RAPE data of Rockall Plateau sediments. Although Rockall Plateau sediments show peaks in physical properties that correlate with Heinrich events (H1, H2, H4, H5, H6), such a relationship was not readily observed in Norwegian-Greenland Sea records. Heinrich events at Rockall Plateau sites indicate a northward flow of icebergs in the eastern North Atlantic. This flow pattern and the presence of Heinrich events during the past 65 ka raise the questions of whether similar events occurred before this time period, and to what kind of ice sheet dynamics and climatic-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favoured major iceberg surges from the Laurentide ice sheet to the North Atlantic at 50°N.  相似文献   
855.
通过对土层锚杆施工中的高压注浆工艺进行研究,得出了一套有效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56.
为了响应国际地球化学旗图计划(ICCP259)中的全球地球化学采样子计划的实施,研制超低密度地球化学采样的最佳方法,1989~1990年在江西省开展了一项试点研究.在约15.7万平方公里的可采面积内采集了121件河漫滩沉积物样品.平均采样密度约为五个点/1300km2.采样覆盖度为24%.采样点主要布置在100-500km2的汇水盆地口上,其中有33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在400~2000km2之间.河漫滩沉积物样品来自深度在0.5m以下到1.2m的柱状剖面.样品定量分析了38种元素.文章从多方面讨论了超低密度河漫滩沉积物地球化学术样的代表性,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400-2000km2的汇水盆地口上采集河漫滩沉积物样品能较好地反映上游汇水盆地中的主要矿化.2.超低密度采样和以2个点/km2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所获得的W、Sn、Cu、Pb和Zn五个元素的地球化学趋势相似.3.超低密度样品中W、Ph、Be、Rb等元素的分布特征与省内花岗岩的分布相吻合.4.超低密来样品中“3Ni+Cr+V”的分布能较好地反映扬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精皱系在省内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857.
实验在300°~500℃,1Kb,用C-CO_2 Ni-NiO作缓冲剂控制fo_2条件下对ZnS在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NaCl-H_2O和NaF-H_2O体系中的溶解度进行研究,同时对ZnCl_2在临界条件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迁移能力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讨论了温度、介质种类、溶液浓度、pH值等影响Zn溶解度的各种主要因素:确定500C 1kb,Zn在含Cl溶液中主要以ZnCl_2~0形式存在.其标准生成自由能△G_(1.ZnCl_2~0)~0 =161.902kJ/mol;F~-对ZnS比Cl~-对ZnS的溶解能力大,在临界条件均一相中、ZnCl_2~0全部汽化迁移,依据实验数据,建立了Zn溶解度函数关系,使特定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858.
大量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相分离作用是造成热液矿床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成矿流体相分离深度-温度场特征进行了讨论,包括不同流体体系在不同深度、温度条件下的相分离曲线的特征,盐类及二氧化碳对流体相分离场的影响以及不同压力状态下相分离场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钨锡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实例,讨论了流体相分离深度-温度场对矿床的定位(尤其是矿床的产出部位与岩体接触带的距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9.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勘探实践,在总结分析近30个供水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煤矿区碳酸岩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类型划分;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不同勘探类型的勘探任务和勘探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60.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4, 243–246, 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