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91.
球粒状(綠)帘石产出于四川雷波基性火山碎屑岩的晶洞或层间裂隙中,与其共生的有石英、赤铁矿等矿物.镜下研究表明,绿帘石至少有2个世代,第一世代(綠)帘石呈浅(綠)色的针状体,集合体为菊花状;第二世代(綠)帘石呈暗(綠)色的柱状或楔形,集合体为球粒状或椭球状.它们都由球核与球枝两部分组成,两者间有明显的接触界线,表明球核与球枝不是同时结晶的产物,而是有先后形成关系.EPMA分析表明绿帘石成分中普遍含有较高的SrO(0.51%~1.13%),与其共生的水晶晶体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气液包裹体主要由H2O及微量CH4组成,,(綠)帘石属低温(164~177℃)与低盐度(7.31%~7.73%)的热液产物.(綠)帘石的球粒是在低温、过饱和度大、环境条件转变时快速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392.
单齿冲击作用下破岩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灿  伍开松  廉栋  袁晓红 《岩土力学》2015,36(6):1659-1666
研究牙齿冲击下破岩机制是提高冲旋破岩效率的理论基础,目前对牙齿低速冲击下的岩石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仿真和试验,因此,有必要研究牙齿低速冲击下的破岩机制。首先分析了单齿冲击下岩石破碎坑的形貌,提出了分区建立物理模型和力学模型。考虑到单齿冲击的低速条件和岩石围压效应,得到修正的球形空腔膨胀理论,推导了岩石破碎坑的密实区、开裂区、弹性区3个区域的应力与位移解析解。利用Matlab对各区域解析解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围压、质点运动速度以及岩石物理性质参数等对破碎坑各区域无量纲应力和位移变化的影响,采用仿真试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该模型不仅解释了岩石破碎坑的形成,而且也提供了一种分析牙齿冲击破岩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93.
热带辐合带与南海气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统计分析最近11a资料,得出热带辐合带(ITCZ)各月都有,其纬度以2月最低,8月最高。850hPa的ITCZ比500hPa明显偏多,尤其在冬季,更足偏多一倍以上,ITCZ对南海气候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南海热带气旋的纬度和个数与500hPa ITCZ的纬度和频率着着一致的逐月变化趋势;南海各站的降雨、相对湿度和温度与850hPa的ITCZ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94.
何灿  孙建平  程迁群 《地球学报》2013,34(S1):221-228
红土型镍矿为含镍基性-超基性岩体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地表风化壳型矿床, 具有矿床分布相对集中、矿床规模大、矿床勘查类型简单、找矿标志明显等显著特点。本文简要总结了红土型镍矿的成矿环境、成矿条件、地质特征, 在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八队“走出去”实施多个红土型镍矿找矿勘查实例的基础上, 系统对红土型镍矿的找矿、勘查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 提出红土型镍矿的“三段五步法”找矿勘查程序、有效找矿方法和快速勘查评价模式, 并对红土型镍矿勘查评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5.
白云岩层中硬石膏岩对隧道结构危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敏  余宏明  汪灿  王春磊 《岩土力学》2011,32(9):2704-2709
以杭兰公路宜巴段白云岩层中不规则发育的硬石膏岩为研究对象,采用X-衍射试验、离子色谱分析、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试验手段,定量研究硬石膏岩对隧道结构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硬石膏岩对隧道结构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其水化膨胀作用、溶蚀产生的硫酸盐侵蚀及其溶出的酸性环境对白云岩溶蚀的加剧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硬石膏岩及其与白云岩耦合溶蚀作用下的隧道混凝土防护结构劣化机制。给出以降低地下水水位及提高混凝土性能为主的类似工程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96.
以河北省地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为基础,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和潜力、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方面选取9个地价影响因子,通过构建GWR模型,探索各因子对河北省地价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① 河北省不同地区地价受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距京津距离和人口密度对环京津区地价影响最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和公路里程对沧州地价影响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对冀中南区地价影响最大,单位GDP能耗对该地区影响程度次之;对太行山沿线地价驱动力最大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冀西北区地价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影响大,受单位GDP能耗影响小;唐山、秦皇岛地区地价受单位GDP能耗影响最大.② 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了地理区位对河北省地价的影响,建议完善公路、铁路基础设施以缩短各地区距京津的最短距离,并且在各地区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  相似文献   
397.
利用山东威海CINRDA/SA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结合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等,对2018年9月8日发生在威海文登机场附近的一次下击暴流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下击暴流天气发生在高低空一致的西北气流背景下,午后太阳辐射使得低空大气加热显著,形成了强烈的不稳定层结。2)大气层结特征呈喇叭状温湿分布,850 hPa以下接近干绝热的温度直减率,为下击暴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3)地面辐合线为风暴单体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4)从多普勒雷达产品上看,风暴初始回波发生在午后海风锋触发的晴空窄带回波上,通过单体间的合并加强,发展成为多单体风暴;下击暴流出现前,对流风暴回波强度及高度明显发展,成熟阶段的对流风暴伴有回波悬垂结构和三体散射特征,伴随着强反射率因子核心的持续下降,下击暴流迅速到达地面,径向速度图上存在明显的中层辐合、旋转、低层辐散的现象;5 km以上60 dBZ强反射率因子核心的下降,结合径向速度中层辐合、低层辐散特征可提前3~9 min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8.
399.
The Na Son deposit is a small‐scale Pb–ZnPb–Zn–Ag deposit in northeast Vietnam and consists of biotite–chlorite schist, reddish altered rocks, quartz veins and syenite. The biotite–chlorite schist is intruded by syenite. Reddish altered rocks occur as an alteration halo between the biotite–allanite‐bearing quartz veins and the biotite–chlorite schist. Allanite occurs in the biotite–allanite‐bearing quartz veins and in the proximal reddish altered rocks. Rare earth element (REE) fluorocarbonate minerals occur along fractures or at rim of allanite crystals. The later horizontal aggregates of sulfide veins and veinlets cut the earlier reddish altered rocks. The earlier Pb–Zn veins consist of a large amount of galena and lesser amounts of sphalerite, pyrite and molybdenite. The later Cu veins cutting the Pb–Zn veins include chalcopyrite and lesser amounts of tetrahedrite and pyrite. The occurrences of two‐phase H2O–CO2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biotite–allanite‐bearing quartz veins and REE‐bearing fluorocarbonate minerals in allanite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CO2 and F in the hydrothermal fluid. The oxygen isotopic ratios of the reddish altered rocks, biotite–chlorite schist, and syenite range from +13.9 to +14.9 ‰, +11.5 to +13.3 ‰, and +10.1 to +11.6 ‰, respectively. Assuming an isotopic equilibrium between quartz (+14.6 to +15.8 ‰) and biotite (+8.6 ‰) in the biotite–allanite‐bearing quartz vein, formation temperature was estimated to be 400°C. At 400°C, δ18O values of the hydrothermal fluid in equilibrium with quartz and biotite range from +10.5 to +11.7 ‰. These δ18O values are consistent with fluid that is derived from metamorphism. Assuming an isotopic equilibrium between galena (+1.5 to +1.7 ‰) and chalcopyrite (+3.4 ‰),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300°C.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Na Son deposit decreased with the progress of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data, occurrence of REE‐bearing minerals and oxygen isotopic ratios, the REE mineralization is thought to result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biotite–chlorite schist and REE‐, CO2‐ and F‐bearing metamorphic fluid at 400°C under a rock‐dominant condition.  相似文献   
400.
采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最终分析格点资料和地球环境静止卫星资料对2006年7月27日威海地区暴雨成因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0605号台风格美东侧和副高西侧的急流携带大量水汽的暖湿空气,与西北小槽前的干冷空气在山东半岛上空交汇,引发了该地区的特大暴雨。分析表明水汽输送对该暴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区域大气模式(RAMS)对该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合理地反映了降水范围和降水量。模拟结果表明,山东半岛附近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的爆发提供了直接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