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94篇
  免费   13721篇
  国内免费   8146篇
测绘学   5447篇
大气科学   4610篇
地球物理   5928篇
地质学   20188篇
海洋学   6403篇
天文学   341篇
综合类   2395篇
自然地理   4249篇
  2025年   62篇
  2024年   1167篇
  2023年   1309篇
  2022年   2001篇
  2021年   2362篇
  2020年   1982篇
  2019年   2170篇
  2018年   1931篇
  2017年   1736篇
  2016年   1876篇
  2015年   2055篇
  2014年   1972篇
  2013年   2472篇
  2012年   2587篇
  2011年   2700篇
  2010年   2683篇
  2009年   2567篇
  2008年   2568篇
  2007年   2383篇
  2006年   2439篇
  2005年   2028篇
  2004年   1367篇
  2003年   1090篇
  2002年   1005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3篇
  1979年   21篇
  1974年   15篇
  1965年   14篇
  1964年   15篇
  1963年   14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特征及参数化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利用2001-2002年周年太湖全湖不同湖区湖泊光学及表层水样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水体表层光学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无机和有机颗粒物质及叶绿素a的相关关系,建立了表层水光学衰减系数与无机、有机颗粒物质及叶绿素a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光学衰减系数与透明度的关系为:Kdg0.096 1.852/ST;表层水光学衰减系数与无机、有机颗粒物质及叶绿素a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Kd=0.219 0.0768Ciss 0.214Cdet 0.006Cchl;光学衰减系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无机及有机颗粒物。  相似文献   
122.
在分析智能手机相机成像参数稳定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手机成像的立体量测方法。根据大角度、大重叠度且无控制点的情况,使用相对定向的直接解法来确定手机像对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空间前方交会解算出待定点的物方空间坐标,并利用光束法平差来优化立体量测结果;同时,利用室内检校场控制点的坐标真值,验证了手机的测量精度,表明了智能手机相机可以用于近景摄影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23.
目前,充分利用国产卫星影像,逐步减少使用国外遥感影像,是我国现代测绘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基于资源三号国产卫星影像,利用已有的控制点资料,分别基于有控、无控的条件下生成DEM,分析其精度;并在研究区北部边缘选取部分控制点,通过区域网平差,对控制区域进行外推,生成DEM;再利用其余的控制点作为检查点对DEM精度进行检测,分析DEM在外推约100 km范围内的精度能够满足怎样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4.
The marine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contains various elongases and desaturases that are critical for biosynthesi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 full-length cDNA encoding a long-chain fatty acid elongase, named Ns FAE, was cloned from Nannochloropsis sp..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Ns FAE(GenBank accession no. MF680548) consisted of 1068 bp and encoded a predicted protein of 355 amino acids with molecular mass 38.8 k Da. The deduced polypeptide showed 43%–44% identity to fatty acyl elongases from other algae. RT-PCR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Ns FAE gene exhibited the highest expression in Nannochloropsis sp. at 72 h(i.e., during the third growth stage) and the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ther four growth stages. Plasmid p Ns FAE-CRISPR and a recombinant DNA fragment(ADH1p-Ns FAE-CYCt) were transformed int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BY4742 using the CRISPR-Cas system. Yeast transformants containing Ns FAE produced three fatty acids not normally present in wild-type BY4742-linoleic acid, linolenic acid and eicosadienoic acid-indicating that Ns FAE encodes a functional elongase enzyme.  相似文献   
125.
针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选取3种不同空间尺度的参考框架以及考虑不同相似转换参数对测站速度场、年周期项及残差时间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大陆这样大范围、长时间连续观测的GPS网,采用全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更加稳定,对转换参数选择不太敏感;但采用区域框架,特别是接近研究区域的小区域框架能够反映出更显著的区域形变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其动力学机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6.
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对区域用地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RUSLE模型,并辅以遥感监测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2000-2015年退耕状况及其引起的土壤保持功能变化分3个时段(2000-2005年、2005-2010年及2010-2015年)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2000-2015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663.83 km2,以转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为主,其中耕地转林、草地净减少面积为1113.64 km2,草地和未利用地是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15年间土壤保持功能提升显著,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使土壤保持量增加了56.50×104 t,2005-2010年由退耕所带来的土壤保持增加量在3段时期中最高;不同坡度等级的生态退耕引起的土壤保持增加量差别较大,总体随着坡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但在25°以上的陡坡耕地由退耕还林(草)带来的土壤保持效益又有所升高。研究对于评估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以灯光密度表征建设用地产出效率,采取KDE、ESDA、SDE等方法对中国县域尺度2000-2015年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总体特征、时空演变以及方向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夜间灯光总亮度与建设用地出产出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可用灯光总亮度表征建设用地产出,以灯光密度反映建设用地产出效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② 建设用地产出效率东高西低,持续上升;增长速度西高东低,中部居中,但区域间年均增长率最大相差0.56%,整体较为均衡。③ 虽然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由2000年的0.008单位灯光/km2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0.025单位灯光/km2,但其核密度曲线始终处于中低水平且右侧区间不断扩大,说明中国建设用地产出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中低水平俱乐部收敛的特征。④ 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全局 Moran's I指数都大于0,建设用地产出效率存在正向空间分布特征,且其局部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存在稳中有动,强中有弱,弱中有强的特点。⑤ 方向分布上,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方位角始终在72.420o与81.066o之间,说明东北-西南方向为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主要方向,且标准差椭圆的主轴与辅轴标准差都有所增加,说明在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主要方向与次要方向上都发生了分散现象。  相似文献   
128.
流域编码是以子流域划分进行流域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Pfafstetter 流域编码以编码唯一、顾及流域拓扑关系及编码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在流域相关研究的分析范围不断增大、数据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背景下,以Pfafstetter 编码为基础,对流域编码并行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Pfafstetter 编码不全面和码位不一致的问题,改进了Pfafstetter 编码规则;然后,从数据并行的角度,讨论了并行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划分及并行化策略,进而设计了流域编码并行算法;最后,利用长江中上游流域SRTM数据,在集群系统上对流域编码并行算法的正确性和并行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实现的流域编码并行算法可获取与实际较为一致的计算结果,且提高了编码计算效率,可为基于子流域划分的流域分析并行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歧口凹陷古近纪东营期古物源体系重建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沉积盆地分析、层序地层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中急待解决的古物源体系分析为切入点, 以歧口凹陷东营组研究为例, 阐述了古物源体系研究的途径、方法与技术路线; 初步总结出应用轻-重矿物时空配置关系、地震前积反射结构特征、古地貌恢复与沟谷展布特征、盆地内部骨架砂体形态与时空配置以及盆地边缘及内部层序界面上大型下切谷的空间展布特征, 即“五位合一”法来判断沉积盆地的古物源体系.该分析方法可为同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演变与强烈的人类活动叠加,致使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影响其开发利用布局,面临诸多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问题,急需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深入研究流域资源环境的格局变化特点,识别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