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33篇 |
免费 | 7035篇 |
国内免费 | 115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99篇 |
大气科学 | 4319篇 |
地球物理 | 5750篇 |
地质学 | 19392篇 |
海洋学 | 6091篇 |
天文学 | 338篇 |
综合类 | 2249篇 |
自然地理 | 4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1篇 |
2023年 | 1002篇 |
2022年 | 1838篇 |
2021年 | 2273篇 |
2020年 | 1812篇 |
2019年 | 2093篇 |
2018年 | 1827篇 |
2017年 | 1651篇 |
2016年 | 1828篇 |
2015年 | 1997篇 |
2014年 | 1945篇 |
2013年 | 2413篇 |
2012年 | 2574篇 |
2011年 | 2694篇 |
2010年 | 2669篇 |
2009年 | 2556篇 |
2008年 | 2567篇 |
2007年 | 2380篇 |
2006年 | 2426篇 |
2005年 | 2022篇 |
2004年 | 1360篇 |
2003年 | 1088篇 |
2002年 | 1003篇 |
2001年 | 921篇 |
2000年 | 779篇 |
1999年 | 383篇 |
1998年 | 125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19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3篇 |
1979年 | 21篇 |
1976年 | 14篇 |
1974年 | 15篇 |
1965年 | 14篇 |
1964年 | 15篇 |
1963年 | 14篇 |
1957年 | 14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51.
852.
在分析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下侏罗统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总结了层序和体系域界面的识别标志,将下侏罗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同时叙述了各三级层序的结构特征。通过对层序内含煤岩系的发育特点分析,发现其主力煤层主要发育在JSQI和JSQ3湖侵体系域中,本文作者认为研究区内湖侵时期为有利的聚煤时期,聚煤作用主要受构造沉降、物源供给、气候和沉积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53.
854.
Rietveld物相定量分析(RQPA)方法在地质学中已有大量应用,在蒸发岩定量分析中,对精确度的评价和误差控制是提高分析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人工配制和野外采集的样品(石膏和钾盐)进行RQPA分析,并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评价其精确度并分析其主要的误差来源。结果表明:人工配制的氯化钠-氯化钾二元物相的绝对误差为0.4%~0.9%;氯化钠-氯化钾-碳酸钙三元物相的绝对误差为0.1%~1.2%;二元物相样品10次分析的标准偏差为0.702%,相对标准偏差为1.74%(氯化钾)和1.17%(氯化钠);野外采集的石膏和钾盐样品的RQPA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RQPA方法在蒸发岩矿物组分定量分析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其误差主要来源于样品性质、样品制备、测试条件和精修过程等。RQPA方法具有减弱择优取向效应、无需纯样以及提高数据利用率等优点,与化学分析技术联用在蒸发岩矿产勘探、储量评价以及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5.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不整合面的讨论,以地层区域对比及同位素测年数据等信息确定其界线,达到本区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的可识别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之目的.同时,对该区主要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研究,认为土城子组是碰撞造山后伸展阶段形成的一套陆相红层,也是侏罗纪结束的标准层;而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和白音高老组则是碰撞造山后垮塌阶段形成的火山地层.以大规模火山爆发为特征,本区开始了白垩纪地壳演化阶段.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位于土城子组与满克头鄂博组之间,二者界线以区域不整合(假整合)为特征,不整合面形成于碰撞造山后伸展与垮塌的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856.
857.
858.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水泉南山附近采集到酒局子组植物化石, 通过系统鉴定, 共计12属18种, 包括楔叶类、木贼类、瓢叶类、真蕨和种子蕨类及科达类等, 其中以Pecopteris (Asterotheca) hemitelioides和Cordaites principalis为代表, 均为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常见分子或代表分子, 表明赤峰地区在宾夕法尼亚亚纪时应属华夏植物地理大区. 酒局子组的时代应当归于宾夕法尼亚亚纪. 植物群中发现高大的科达类, 并有大量反映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真蕨和种子蕨类, 显示该区当时应处于亚热带-暖温带雨量充沛的湿热环境. 相似文献
859.
条带状铁建造(BIF)是3.5~1.8Ga前陆架和洋盆的常见沉积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构成了世界上重要的铁矿资源。虽然它们成矿过程及其演化的许多方面的问题仍未解决,但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沉积方式的长期变化与地球的环境和地球化学演化有关。条带状铁建造记录了前寒武纪古海洋、古环境、大气条件和细菌代谢条件以及铁的来源和沉积过程。大型BIF沉积与大火成岩省有成因联系,其铁的来源与火山物质加入的海底热液体系有关,或有陆缘岩石风化的无机物产物加入,越靠近陆缘,陆源碎屑物质加入的越多。然而,在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期间,BIF沉积的深水盆地中陆源物质的加入很少。那时的铁建造沉积在缺氧的海洋中,通过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无氧光合氧化和紫外光线辐射氧化等机制对溶解的二价铁进行氧化,从而形成三价铁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沉积。大多数BIF大型矿床,自其在沉积环境中形成以来,它们在从太古宙直至中生代的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铁矿的品位由低到高转化的复杂地质过程,一般经历了深部交代变质作用的除硅、除碳酸岩矿物的富集成矿和浅部风化富集成矿过程。许多BIF铁矿经历了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但到达的压力条件都不是很高,这或许与俯冲的高密度BIF铁矿难以折返的动力学机制有关。迄今为止,变质作用、尤其是高级变质作用对成矿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860.
基于RS和GIS的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水资源网络化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水资源网络化管理系统既是一个基于3S技术和网络技术集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也是一个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它的三维环境可视化功能可显示河流地形和走向,公共信息交互式操作能方便用户查询各种空间信息和数据,网络化管理职能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对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参考。本文对这项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和运行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