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30篇 |
免费 | 1246篇 |
国内免费 | 15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2篇 |
大气科学 | 1425篇 |
地球物理 | 1749篇 |
地质学 | 3192篇 |
海洋学 | 993篇 |
天文学 | 219篇 |
综合类 | 833篇 |
自然地理 | 7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310篇 |
2021年 | 344篇 |
2020年 | 322篇 |
2019年 | 289篇 |
2018年 | 355篇 |
2017年 | 346篇 |
2016年 | 410篇 |
2015年 | 295篇 |
2014年 | 388篇 |
2013年 | 358篇 |
2012年 | 337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405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299篇 |
2007年 | 308篇 |
2006年 | 268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204篇 |
1999年 | 311篇 |
1998年 | 291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32篇 |
1995年 | 241篇 |
1994年 | 213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53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灵山岛浅海岩礁区底栖生物的群落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海岩礁环境系高生产力区,在中、高纬度海域中,由大型海藻和大叶藻(Zosteramarina)所构成的初级生产力常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数倍(Miller et al.,1971)。同时,此种环境又是以大型藻类或有机碎屑为食物的珍贵海产品鲍鱼(Haliotis)、刺参(Stichopus)、海胆(Strongylocentrotus)等的栖息场所和采捕作业区;还是一些优质鱼类星鳗( Astroconger myriaster)、鲈(Lateolobrax japonicus)等的藏匿场所和游钓渔业的渔场;重要经济藻类石花菜(Gelidium)等也在此环境中定着、生长。所以,浅海岩礁的资源开发前景很好。为了促进上述珍贵海产品的增、养殖生产和发展游钓渔业,有必要对浅海岩礁底栖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进行系统研究,以便为岩礁区的资源开发和海岸带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1987年初步调查的基础上,1992年以灵山岛为点,对水下岩礁环境和生物群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本文主要分析浅海岩礁底栖生物的群落特点。 相似文献
182.
1880-2006年中国夏季雨带类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880-2006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及1951-2006年中国160个站夏季降水量和北半球大气环流资料,在夏季降水分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夏季雨型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分析了夏季各类雨型所对应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场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区存在着20~40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趋势,东北区则表现为明显的15 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特点;东部季风区四类雨型东亚大气环流差异显著,西部区二类雨型和东北区二类雨型欧亚大气环流的配置基本都相反。 相似文献
183.
The Yanjiagou deposit, located in the central North China Craton (NCC), is a newly found porphyry‐type Mo deposit. The Mo mineralization here is spati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Mapeng batholith.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y four stages of ore formation in this deposit: pyrite phyllic stage (I), quartz–pyrite stage (II), quartz–pyrite–molybdenite stage (III), which is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and quartz–carbonate stage (IV). We present sulphur and lead isotope data on pyrite, and rhenium and osmium isotopes of molybdenite from the porphyry deposit and evaluate the timing and origin of ore formation. The δ34S values of the pyrite range from ‐1.1‰ to −0.6‰, with an average of −0.875‰, suggesting origin from a mixture of magmatic/mantle sources and the basement rocks. The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pyrite show a range of 16.369 to 17.079 for 206Pb/204Pb, 15.201 to 15.355 for 207Pb/204Pb, and 36.696 to 37.380 for 208Pb/204Pb, indicating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were derived from a mixture of lower crust (or basement rocks) and mantle. Rhenium contents in molybdenite samples from the main ore stage are between 74.73 to 254.43 ppm, with an average of 147.9 ppm, indicating a mixed crustal‐mantle source for the metal. Eight molybdenite separates yield model ages ranging from 124.17 to 130.80 Ma and a mean model age of 128.46 Ma. An isochron age of 126.7 ± 1.1 Ma (MSWD = 2.1, initial 187Os = 0.0032 ± 0.0012 ppb) is computed, which reveals a close link between the Mo mineralization and the magmatism that generated the Mapeng batholith. The age is close to the zircon U–Pb age of ca. 130 Ma from the batholith reported in a recent study. The age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timing of mineralization in the Fuping ore cluster in the central NCC, as well as the peak time of lithosphere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of the NCC. We evaluate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Mo deposits in the NCC and identify three important molybdenum provinces alo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margins of the craton formed during three distinct episodes: Middle to Late Triassic (240–220 Ma), Early Jurassic (190–175 Ma), and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150–125 Ma). The third period is considered to mark the most important metallogenic event, coinciding with the peak of lithosphere thinning and craton destruction in the NCC.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4.
185.
利用EQIM软件建设和拓展广西地震速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全国EQIM软件基础上,结合广西地震台网速报工作的需要,开发适用于广西区域台网内部使用的广西地震速报系统,其基本功能包括: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手机短信发布、Web互联网查询数据资料、数据汇集等多个方面.广西地震速报系统的建立可提高地震速报信息向各级部门的快速传递能力,并为分析预报人员提供及时的地震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86.
河北区域地震前兆台网6个地震台站配备DSQ型水管倾斜仪进行地倾斜观测,选取2009—2016年记录的观测数据,对水管倾斜仪两端点一致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台站水管倾斜仪同一分量2个端点的相关系数、方差及均值、潮汐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较高,表征产出的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7.
数据驱动是大数据分析的特点之一。成矿过程的数值模拟即采用数据驱动方式,在基本的物理化学方程及地质模型基础上,通过定量的手段,模拟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成矿系统的演化过程,从而能够更深入、直观的讨论各种地质要素对成矿系统的影响,验证已有的成矿理论,获得新的认识。姑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内的典型矿床。前人研究显示,杨庄铁矿床为典型的充填-接触交代型热液矿床,而姑山铁矿床目前在成因上仍存在争议,存在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等多种观点。为了更好的对比和了解姑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的成因及成矿过程,本文基于多源数据的综合解译剖面,采用力-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与热液矿床密切相关的扩容空间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开展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姑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可能分属不同的成因类型;随着岩体的逐渐冷却,杨庄铁矿床内岩体和地层接触带会出现明显的扩容空间,可为成矿流体的汇聚及矿质的沉淀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热液矿床的形成;而姑山铁矿床内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只有局部区域出现扩容空间,同时体应变数值较小且形态变化大,并不利于大规模的流体汇聚及矿质的沉淀,姑山铁矿床可能主要为岩浆成因,并受少量热液的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88.
夏季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群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2014年8月至9月于珠江口至南海中部断面(18°00'~22°00'N,114°00'~116°00'E)的南海北部海域进行采样调查,并进行了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分析。共发现微型浮游动物142种,隶属于2门44属,其中砂壳纤毛虫28属78种,占所有发现物种数的54.93%;寡毛类纤毛虫14属59种,占所有发现物种数的41.55%。优势类群为:拟卡金斯急游虫(Strombidium paracalkinsi)、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维尔伯特急游虫(Strombidium wilberti)和无节幼体(nauplii)。调查区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介于11.43~959.35 ind/L之间,平均值为264.99 ind/L。微型浮游动物垂直分布总体特点是密集区位于50 m水层,50 m水层之下丰度逐渐减少。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高值区位于J5-I1站位之间。断面的香农-威纳指数范围在0.92~4.18之间,平均值为2.77;均匀度指数在0.63~1之间,平均值为0.87。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连续追踪站位的调查发现,上层水体微型浮游动物群落丰度随着时间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下层水体相对较平缓。微型浮游动物昼夜的垂直丰度变化与叶绿素浓度昼夜变化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89.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总被引:80,自引:2,他引:80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在构造发展史、埋藏史、热演化史、沉积成岩史 4个方面地质历史分析基础上,更多地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结果,获得成藏期定量数据。评述了成藏期定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并讨论了它们在叠合盆地成藏年代学分析中实际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0.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进行了活断层探测,发现郯庐断裂带主干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继承了晚第三纪以来的主要构造活动特点,仍是这一区域的主导性构造. 西支KL3断裂由多条高角度正断裂组成,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受到一系列错断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的北东或近东西向断裂的切割;东支龙口断裂由两段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沿断裂带不但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断错活动,而且还发育北北东向晚第四纪生长褶皱,表现出明显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活动特征. 在山东陆地区也发现了与龙口断裂相对应的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段由一系列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 从安丘向北至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东支活断层构成了一条右旋单剪变形带,每一个次级活断层段相当于带内理论上次级压剪面,在第四纪晚期以来仍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