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酸溶法测定硫铁矿中的全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香  钟蓓 《贵州地质》2007,24(3):242-243
在野外地质队实验室仪器少的条件下,用酸溶的方法分析硫铁矿中全硫,简单、快速、易操作,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2.
Jia  Bei  Peng  Jianjun  Hu  Shujuan  Feng  Guolin 《Climate Dynamics》2021,56(11):3473-3487

Previous studies have often used the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to define indice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However, some studies reported that global warming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geopotential height, particularly at the middle and lower latitudes, leading artificial results about long-term trend of the WPSH. To avoid the spurious signals resulting from global warming, this study first redefines the area, intensity, westward ridge point and ridge line indices of the WPSH by adopting the stream function R of horizontal circulation in the three-pattern decomposition of 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3P-DGAC). Subsequently,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PSH in summer are investigated by applying the new indices based on four reanalysis datas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rculation features of the WPSH could be revealed by the stream function R in 3P-DGAC. Moreover, the rain belt over East Asia is located at the northwest periphery of the zero-value isoline of the stream function R. We conclude that the climatological average WPSH is contracted and retreated eastward during 1979–2018 relative to 1948–1978. Nevertheless, by analyzing interdecadal changes of the time series of the new indices during 1948–2018, we find that area and intensity indices decrease with time before the end of 1970s and increase slightly with time after the end of 1970s, the western ridge point index moves eastward with time before the end of the 1970s and moves westward slightly with time after the end of 1970s, as well as there is no obvious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the ridge line index. Because of the evident dynamical meaning, the stream function R in 3P-DGAC can be used as an objective indicator to describe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WPSH under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13.
寇晓威  王宇  卫巍  何金有  徐备 《岩石学报》2008,24(12):2863-2868
通过库鲁克塔格地区孜厄肯—厄格孜达坂一带实测地层剖面研究重新建立了阿勒通沟组和黄羊沟组的地层层序。阿勒通沟组含三层冰成杂砾岩,为冰川沉积与滨-浅海沉积交替发育,代表海相环境下的冰川沉积。黄羊沟组底部白云岩具负的δ13C同位素值,下部以火山岩、上部以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环境具有向上变深的特征,代表了阿勒通沟冰期结束后温暖环境下的海平面上升。结合冰成杂砾岩的特征、“盖帽碳酸盐岩”的分布、碳同位素和化学蚀变指数方面的证据,可将两者分别确定为独立的冰期和间冰期,并分别沿用阿勒通沟冰期和黄羊沟间冰期的称呼。阿勒通沟冰期的划分使得库鲁克塔格地区晚元古代冰期达到四次。根据库鲁克塔格地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阿勒通沟冰期可能与Sturtian冰期对比,贝义西冰期可能与Kaigas冰期而不是与Sturtian冰期对比。  相似文献   
114.
Proterozoic rocks in the northeastern Jiangxi-southern Anhui may fall into three rock associations whichbelong to different but interrelated tectono-palaeogeographic units. The field geo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eastern Jiangxi-western Zhejiang volcanic zone indicate that it was once an islandarc zone. An analysis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rozoic turbidites lying north of the zone has re-vealed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a back-arc basi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the Proterozoic rock formationsouth of the zone, it may be deduced that the formation might represent the fore-arc and trench areas. Bymeans of various tectono-palaeogeographic analy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sland arc zone and the back-arcbasin is inferred and the Late Proterozoic tectono-palaeogeographic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by using themodel of the trench-arc-basin system.  相似文献   
115.
刘蓓 《气象科技》2016,44(1):67-75
利用门源、祁连气象站2004—2013年6—8月逐时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地形云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站夏季总、低云量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层积云和积雨云的日变化呈反相特征。层积云出现频率最高在清晨,积雨云在午后至傍晚出现频率最高;门源站层积云出现频率高于祁连站,而祁连站积雨云出现频率高于门源站。两站山谷风环流特征明显,风速最大值出现在午后,最小值出现在清晨;门源站谷风控制时间长于山风,祁连站山风控制时间长于谷风。两站积雨云出现时间与山谷风风速最大值出现时间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有天气系统影响时形成的积雨云,持续时间较长,降水较多;仅由地形风及热力、湍流作用形成的积雨云,持续时间较短,降水较少。层积云的形成有3种类型:第1种由高层云演变而来;第2种由积雨云对流发展受到抑制而形成;第3种由局地山谷风环流形成,云的形成与山谷风环流以及边界层日变化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16.
通过数字城市项目的工程实践,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真实纹理三维模型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数字城市中三维建筑物建模,使用纹理映射的方法进行模型纹理粘贴。  相似文献   
117.
使用透射电镜和萤光抗体染色,对处于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菌细胞,体积明显地缩小,形态由弧形变成了球形,我们共观察了382个非可培养状态的细胞,发现它们的细胞壁都是完整的,即不是细菌-L型,在这些细胞中也都没发现芽孢结构  相似文献   
118.
张蓓  戴新刚  杨阳 《大气科学》2019,43(6):1385-1398
用全球格点分析数据集(CRU TSv4.0)月降水资料和24个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模式历史模拟数据以及RCP4.5情景下的预估数据,分析了多模式集合平均降水的偏差特征并进行了扣除模式气候漂移和一元对数差分回归订正。结果表明,模式降水在西部和北部明显偏多,东南沿海偏少;冷季(11月至次年4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模式降水偏多,暖季(5~10月)东南沿海季风区偏少。1956~2005年多模式集合平均历史模拟降水偏差中84%属于气候漂移,其余是偏差的非定常模态。扣除气候漂移后,RCP4.5情景下2006~2015年中国模式降水预估偏差减小90%以上,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差百分率分布在±5%以内,仅在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中部等地区模式降水偏多10%~40%;暖季降水偏差分布与年降水量类似;冷季偏差较大,北方降水偏多,南方偏少。检验表明,一元线性对数差分回归方程订正后,模式降水对于2006~2015年期间西南和江南中部的干旱少雨气候均能再现,且距平同号率高于多模式集合平均和扣除气候漂移的结果。用该方法对RCP4.5情景下2016~2035年模式预估降水进行订正,结果显示,南方(淮河以南)降水减少5%~20%,河套、内蒙古和华北北部减少20%~40%,东北南部、淮河流域、西北大部增加10%~40%及以上,东南沿海和台湾省降水增加10%~20%。以上降水预估结果说明,在RCP4.5情景下,21世纪前期持续十年的西南干旱会略有缓解,但南方降水偏少格局变化不大,淮河流域和三江源区及其以西等地降水可能明显增加。中国降水异常分布总体呈现南北少、中间多的格局,但北方和西部高山地带的降水预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9.
为研究椒江化工园区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细菌结构, 选取四个典型站点, 通过分离纯化、鉴 定和建立克隆文库的方法, 对其进行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可培养细菌的形态学及API 鉴定结果 显示洋葱假单胞菌及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是优势种, 典型细菌16S rDNA 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厚壁 菌门及γ-变形菌纲为主要类群。非培养细菌克隆文库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细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 酸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硝化螺旋菌门、CFB 群、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浮霉菌门等9 个类群; 其中C3 站点克隆子主要属于γ-变形菌纲及δ-变形菌纲; C4 站点克隆子以γ-变形菌纲及酸杆 菌门为主; C5 站点克隆子主要属于δ-变形菌纲及γ-变形菌纲; C6 站点克隆子主要属于γ-变形菌纲及 放线菌门。综合可培养及非培养结果, 可发现椒江口化工园区邻近海域沉积物中γ-变形菌纲为典型 优势类群, 除相当数量的克隆子相似序列来自石油烃污染的沉积环境外, 还有大量克隆子相似序列 来自养殖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0.
针对目前导航定位系统采用的超帧、帧、子帧的固定格式带来的灵活性和效率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未来导航电文结构编排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在现有导航电文编排格式的基础上,通过编程搭建电文可配置模块,实现用户界面仿真,展现几种常见电文结构,并对这些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该方法采用基于帧结构与数据块结构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和奇偶页面交叉播发的播发方式,充分利用了不同子帧播发的历书数据不同的特点,减少冗余数据的同时缩短了用户收齐所有历书数据的时间,满足数据内容扩充的灵活性和播发的随机性。结果表明:改进的帧结构能克服固定格式的灵活性和效率问题,使模拟器应该能够支持导航电文格式设计研究与验证,北斗系统导航电文的结构设计可考虑采用该编排方法,以便支持以后接口控制文件的编制和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