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426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9 毫秒
851.
利用等距离纬度、等角纬度和等面积纬度这三种纬度和大地纬度间的正反解展开式,全面导出了它们之间变换的直接展开式,并将式中系数统一表示为椭球偏心率e的幂级数形式并展至e10,解决了不同参考椭球下的变换问题.算例分析表明,直接展开式的计算精度优于10-8″,满足地图投影精密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852.
天津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津市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方案,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就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解决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将其加以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53.
歧口凹陷奥陶系地层发育碳酸盐岩沉积,主要为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岩溶角砾岩。综合岩相、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相分析重新确定其沉积相类型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提高了对歧口凹陷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情况的认识,为该区油气勘探预测有利区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54.
上房沟钼矿辉钼矿俄歇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敬  卫敏  赵平  卞孝东  马驰 《矿物学报》2012,32(4):543-547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俄歇能谱分析对上房沟钼矿原矿、浮选精矿和浮选尾矿以及三道庄钼矿(易选矿)中辉钼矿进行了表面元素组成和微形貌研究。结果显示上房沟钼矿中辉钼矿表面呈陡峭阶梯状,且氧化强烈,而三道庄钼矿中辉钼矿表面平整,氧化较弱。综合分析认为上房沟钼矿中辉钼矿陡峭阶梯状表面会增加其表面极性面的比重;表面氧化会增加辉钼矿表面非极性面的表面能,改变其表面疏水性。两者都会降低辉钼矿的可浮性。因此上房沟钼矿中辉钼矿表面氧化程度高、表面不平整是影响其浮选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55.
ACE-FTS(加拿大“大气化学实验”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和Aura-MLS(美国Aura卫星的微波临边探测器)卫星CO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南北半球极区大气平流层中部,于当地冬末春初季节存在明显的CO浓度垂直分布次峰值现象。应用观测密度较大、范围覆盖较广的Aura-MLS卫星资料,通过对冬春季节极区CO浓度的季节内变化进行分析后发现,冬季来自大气中间层富含CO的空气能够逐渐下沉并进入到平流层中部,在冬末春初时节,平流层上部的CO浓度快速下降,而平流层中部的CO浓度变化则较慢,从而使大气平流层中CO浓度呈现悬球状的空间分布结构,卫星观测廓线资料分析结果则呈现出次峰值现象。相应的同化气象数据MERRA的风场资料和Aura-MLS卫星观测OH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垂直输送的减弱、水平交换的加强和OH浓度的回升可能是导致平流层上部CO浓度快速减少的原因,而在平流层中部极低的OH浓度以及极弱的水平交换使CO保持较长的化学寿命,并使这一现象得以从晚冬维持到春季。  相似文献   
856.
利用索伦、锡林浩特、满洲里等9个气象观测站2011年12月—2012年4月人工观测和称重式降水量计观测数据,分析对比这两种观测方式所形成的差值和降水感应一致性等问题。结果表明:有85.0%的测量差值≤±0.2mm,有62.5%的称重测量值大于等于人工测量值,表明人工观测值一般比称重测量值小。总体上这两种观测方式所形成差值的平均标准差与平均值偏离不大,从目前技术和观测条件看,这种差值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仪器安装、仪器自身设计、风速、雨夹雪天气等是造成称重降水与人工定时降水测量差值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7.
本文紧跟国际上新兴起的GNSS提取降雨信息这一研究思路,重点针对利用GNSS极化掩星信号提取雨团垂直结构问题进行了建模、解算和仿真研究.以GNSS-LEO掩星事件为背景,基于GNSS掩星信号经过雨团产生极化相移的物理特性,借鉴计算机层析技术的原理,构建了层析雨团垂直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并提出了采用两种反演算法(TSVD法、Tikhonov法)及两种正则化参数选取方法(L曲线准则、GCV准则)的反演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该方案在超定和欠定情况下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反演算法的效果.结果 表明:超定情况时,上述算法均能较准确地重构出雨团垂直结构,和原始分布的相关系数超过0.96.且不同算法采用不同正则化参数选取方法时结果相同;欠定条件下,甚至在未知数个数远大于观测量个数时,该方案仍可重构出雨团信息,不同仿真试验最优结果的相关系数位于0.75~ 0.98之间,且Tikhonov法明显优于TSVD法.该研究对利用GNSS信号获取区域雨团信息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后续低轨卫星载荷方案设计和论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58.
传统的GIS应用以空间数据库为中心进行组织,而异构的空间数据库之间因为缺乏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知识,很难解决日益增长的异构的GIS应用之间的互操作的需求。本体(ontology)技术被看成是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异构性以及互操作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地理本体需要通过领域专家人工建立,比较耗费时间。本文提出一种从已经存在的空间数据库中提取出地理本体的方法,来解决异构系统中本体获取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9.
Based on the results acquired in Part I of this paper,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thermal forcing multiple equilibrium states (MES) and their stabilit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non-linear effect and external forcing are determinative factors for MES formation; 2) under prop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forcing can excite stable MES, particularly three types of solutions, two of which, with larger amplitude of resonance, are not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in the forcing intensity; while the other, i. e. the one of small amplitude, dependent significantly on it; 3) in general, the domain of 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MES existence increases, but the stabil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rmal forcing; 4) steady thermal forced waves are always unstable for the most part; 5) thermal driving and orographic effect act equally as dynamical triggers; 6) fric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upon the behavior of MES solutions.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lteration of the shear of a basic current and intensity of the forcing, induce the transition between different equilibria.  相似文献   
860.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s, with small to medium scales, prevail in the atmosphere and have global ef- fects. Many researches show that gravity waves are the main source that causes the variation of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that the break-up of upward propagating gravity waves is the dominant sources of small scale turbulent and mixing processes in the middle atmosphere. Theories and ob- 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redistribution of momen- tum, caused by the genera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