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205篇
大气科学   300篇
地球物理   633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三山岛金矿床位于山东省掖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蚀变岩型原生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中各类样品的氧、氧,碳稳定同位素研究,特别通过对各种产状石英的氧同位素“序列分析”,提出了山岛金矿床的矿液主要来自花岗岩浆热液,成矿温为400°—300℃以下。在成矿作用后期,有少量大气水混,控矿断层上下盘的氧,氢稳定同位素成分的差异,表明其为正断层。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在碱性介质中,痕量Ag(Ⅰ)对新试剂6-(2-羟基-4-二乙基氨苯偶氮)-2,3-二氢-1,4-酞嗪二酮(简称HDEA)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基于此,提出了HDEA-KCI-KOH体系测定矿样中痕量Ag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2.0×10~(-8)mol/L Ag,线性范围为5.0×10~(-8)—3.0×10~(-6)mol/L Ag。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应用本法测定一些矿样中的Ag,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5.
王安 《地下水》2019,(1):79-80,88
以天津市某工程项目抽水试验数据为实测基本资料,目的是确定地基土的渗透性和富水性,计算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实时监测试验期间地面沉降监测结果。结果表明,单井和群井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地面高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累计达到最大沉降量,达到23. 57 mm,随着抽水时间较短和抽水时间较长等原因,在地面具有附加荷载时,沉降变大。因此,试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存在问题,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安全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06.
鉴于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现很难清晰地掌握主要土层特别是注浆加固土层的实际参数情况。基于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数据,利用正交设计反分析方法对松散土层、注浆加固土层和初期支护的弹性模量进行了反演分析,并基于正交设计得到的最佳参数组合,评价隧洞开挖对既有燃气管线的安全性。反演得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初期支护的弹性模量为26000MPa,注浆加固土体为50MPa,松散土层为40MPa; 浅埋水工隧洞开挖对既有燃气管线的影响较小,既有燃气管线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7.
水工隧洞应用日趋广泛,如何确定水工隧洞初期支护方案是设计中的重点课题。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水工隧洞支护施工配合比,然后对网喷混凝土支护及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两种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结合现场监测及现场施工效果,进行浅埋水工隧洞支护方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与网喷混凝土支护相比,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更能保证施工安全。研究成果对于类似隧洞设计及施工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Review of Earth Critical Zone Researc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nce the Earth Critical Zone put forward by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America in 2001, it has got a lot of attention and some significant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ose Earth Critical Zone projects and related research plans organiz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Germany, Australia, France,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as well as main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study of Earth Critical Zone. According to research status of China, the four main research cont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cluding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arth Critical Zone, the coulpling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terial and multi-processes, sevic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features of Earth Critical Zone and its support and effec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simulation of process and system of Earth Critical Zone. In addition, our country should actively conduct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and enhance our involvement in international key research plans.  相似文献   
109.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were used to infer how bottom currents control unidirectional channel migration. Bottom currents flowing towards the steep bank would deflect the upper part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s at an orientation of 1° to 11° to the steep bank, yielding a helical flow circulation consisting of a faster near‐surface flow towards the steep bank and a slower basal return flow towards the gentle bank. This helical flow model is evidenced by the occurrence of bigger, muddier (suggested by low‐amplitude seismic reflections) lateral accretion deposits and gentle channel wall with downlap terminations on the gentle bank and by smaller, sandier (indicated by high‐amplitude seismic reflectors) channel fills and steep channel walls with truncation terminations on the steep bank. This helical flow circulation promotes asymmetrical depositional patterns with dipping accretion sets restricted to the gentle bank,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sinuosity and yields unidirectional channel migration. These results aid in obtaining a complete picture of flow processes and sedimentation in submarine channels.  相似文献   
110.
泛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主要属于低温限制型生态系统,因而泛北极地区植被对全球变暖敏感。要明确泛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响应过程和机理,就需要高精度的植被类型分类数据作为基础资料。但是,目前泛北极地区植被数据的结果还不完善。为更好地认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现状、发展历史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制图的数据来源、植被类型划分方法和植被类型制图研究方法。总体而言,泛北极地区的植被调查从20世纪20年代就陆续开展,目前部分区域尺度上的地表覆盖类型的结果,但具体的植被类型制图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难题。主要原因包括植被野外调查实测数据较少和分布不均、植被类型分类标准不一、苔原植被群落的异质性大、制图技术和分类算法优化困难等。因此,在下一步泛北极植被类型制图工作中,需要制定标准化分类策略,规范数据获取及数据库的整理工作,并发展新的制图方法,从而促进植被类型制图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