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不同的解算软件,采用三维七参坐标转换模型和二维四参坐标转换模型,把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转换成2000坐标系成果,利用大量检核点进行坐标转换成果精度检查,并对检查点点位精度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不仅阐述坐标转换方法和要求,而且得出在2种坐标转换模型应用的条件与要求。  相似文献   
132.
CLM3.5模式对青藏高原玛曲站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渤黎  吕世华  罗斯琼 《高原气象》2012,31(6):1511-1522
利用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3.5)和青藏高原玛曲站2010年6月-2011年2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9个月的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辐射通量、能量通量、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结果表明,CLM3.5模式能较成功地模拟玛曲地区的陆面能量与水分特征。该模式对夏季向上短波辐射的模拟较好,冬季整体偏小。向上长波辐射的模拟整体较好,但模拟值稍偏大。净辐射的模拟整体较好,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偏差为-1.28 W.m-2。感热通量的模拟较差,整体显著偏高。潜热通量的模拟较好,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土壤热通量的模拟夏季较好,冬季土壤冻结及消融期的偏差较大,主要原因与冬季模拟的积雪偏少有关。土壤温度的模拟夏季较好、冬季较差,6层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平均偏差为-1.80℃。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冬季土壤冻结后存留的未冻水,冻结后土壤含水量的模拟较该模式以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改善,6层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4,平均偏差为-0.015m3.m-3。  相似文献   
133.
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空气负离子具有调节神经中枢、促进新陈代谢等生物效应,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同时负离子还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在喀斯特洞穴中负离子含量高,也造就了洞内洁净的空气。喀斯特洞穴康养就是依托于洞穴环境与小气候而开展的疗养、康体、休闲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本文采用指数分析法,从人体感受与环境卫生学角度选取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空气清洁度指数和空气负离子富含度指数构建喀斯特洞穴康养功能指数(CRFI)并以贵州红果树景区天缘洞为实例,来评价喀斯特洞穴的康养适宜性。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三个指标权重分别为0.142、0.286、0.572。根据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的洞穴环境连续监测数据发现,天缘洞洞内氡浓度年均为610.26 Bq.m-3,洞内CO2浓度年均521.900 ×10-6,符合国际辐射安全要求,满足洞穴康养开展的前提条件;洞内年均温为14 ℃,相对湿度大,人体气候舒适度相对较低;洞内正负离子含量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化,负离子浓度空间分布规律存在以TY-4地下湖为中心向洞口方向逐渐递减趋势,天缘洞4-9月全洞段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洁度指数均高于1.00,属于最清洁空气,极有利于人体健康。天缘洞全年的洞穴康养功能指数显示天缘洞最佳洞穴康养时间为5月与9月,最佳康养地点位于TY-4地下湖附近,仅有12月与1月不适宜开展洞穴康养活动。   相似文献   
134.
以喜马拉雅山系为典型实例,究竟是气候作用还是构造作用引起山体隆升的问题已经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问题.无论是气候因素还是构造因素引起山体隆升,二者都与一个共同的地表过程--剥蚀作用相关,剥蚀作用对山体中地质体的影响可以用岩石矿物经历的热史演化来描述,所以,在造山作用研究中,山体或山脉的热史演化是揭开地质体经历地质过程、山体隆升研究的重要途径.利用河砂组成矿物来研究流域的地质过程和构造演化已经成为现代地质科学的重要手段.本文采集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以南约50 km处地东河段内的现代河砂,对其中的角闪石、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等四种矿物进行了高精度单颗粒激光40Ar/39Ar年代学测试,并进行了概率统计.地东河段河砂中富钾矿物40Ar/39Ar年代学统计结果显示,大峡谷流域的热史演化可以确定有多个阶段,分别可以识别出70~69、61~60、43~42、35~34、26~25、25~23、22~20、20~18、17~14、12~11、8~6、5~4及<2Ma等13个热史演化阶段.通过将上述热史信息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角度和碰撞速率变化曲线的对比,可以确定70~69、61~60、43~42、35~34、22~20和12~11Ma等6个阶段的年代学信息是两大陆碰撞角度和碰撞速率变化事件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热史上的记录;通过与全球深海氧、碳同位素记录曲线的对比,可以认为26~25、25~23、17~14、8~6、5~4和<2Ma等6个阶段的年代学信息是气候变化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热史上的记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质体热史演化是构造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5.
以山东焦家金矿I号主矿体为研究对象,选取128线金矿体周围不同地质体岩石样品,对样品中疑似碳酸盐矿物,通过岩矿鉴定、激光拉曼、电子探针等方法进行分析,从矿物尺度对烃类气体的赋存特点进行研究,以期获取烃类气体参与成矿的直接证据。研究发现,样品中的疑似碳酸盐矿物电子探针测定成分与纯净的方解石成分吻合,在金矿体周围不同地质体中均可见方解石以极细小的颗粒充填于矿物裂隙或矿物颗粒之间形成细脉,具有后期形成的特点;其次,电子探针数据与酸解烃法得出的烃类气体含量整体呈现出一致的变化关系,具向外渗滤扩散的特点。研究证实了疑似碳酸盐矿物确实为碳酸盐矿物,且其为烃类气体的赋存提供了载体,找到了烃类气体参与成矿在矿物尺度上的直接的证据,同时证明了酸解烃法能够有效提取与成矿有关的烃气信息,对寻找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6.
重力式挡土墙抗滑稳定容许安全系数取值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中规定稳定性验算采用以安全系数为度量指标,给定的安全系数允许值范围在1.20~1.35之间,低于国外规范的取值。采用可靠度分析方法,建立目标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分析计算确认安全系数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对一个目标可靠指标为3.2的特例获得其安全系数在1.43~1.55之间的结论。根据前期提出的相对安全率指标判据提出了安全系数满足对数正态条件下的计算公式。使用这一判据,论证了将这一特例扩展到不同墙体几何参数和强度指标参数情况时这一可靠指标和安全系数关系的普遍适用性。提出的安全系数取值标定方法和相应成果可供规范修订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7.
一种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无人机航摄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采用GPS实时动态差分技术、高精度的测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利用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制作1:500比例尺的DOM、DEM;经试验后对DOM、DEM精度检查表明,该系统制作的DOM平面精度、DEM高程精度均符合相关测量规范要求。该无人机航摄系统突破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模式,无须外业像片控制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成本;其数字处理可实现计算机自动生产。  相似文献   
138.
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事件(TLEs)及可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事件(TLEs)是发生于活跃雷暴上空平流层和中间层的一类快速大气放电现象。根据光辐射的形态特征和发生位置的不同,可将已发现的TLEs归纳为4类:由电离层快速向下发展的Red Sprites(又称红色精灵,红闪);由雷暴云顶部向上发展的Blue Jets(又称蓝色喷流,蓝激流);由闪电激发的低电离层区域的圆环状放电ELVEs(Emissions of Light and VLF perturbation due to EMP Sources,又称光辐射和EMP源引起的甚低频扰动) 和由云顶向电离层快速向上发展的Gigantic Jets(又称巨大喷流)。对已有的TLEs现象学和形态特征的观测事实以及物理机制和理论研究等进行了回顾,讨论了TLEs对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以及电离层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目前在TLEs理论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指出了进一步观测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9.
2007年3月5日攀枝花市发生3.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Ⅴ度,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监测研究所初步确定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26.5°,东经101.85°.布设在攀枝花地区9个固定台站的强震仪记录到该次地震的主震振动加速度值,其中,金江台仪器记录到的结果为:水平加速度峰值东西向135.203 cm/s2,南北向126.8 cm/s2,垂直向22.93 cm/s2,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分析了这次地震的振动特性是以右旋为主的.  相似文献   
14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卫星云图,结合梧州地面逐时雨量、探空和713天气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6年6月8日发生在梧州市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发现,此次特大暴雨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扰动及强对流特征,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一个中尺度对流雨团活动而造成,雨团在移到梧州市时发展并停留约9小时。大尺度背景场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前梧州即处于有利降水的形势场中,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可能是强对流的触发系统。此外还初步分析了城市周围环境对强降水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