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For the study on the ice-induced vibration of a compliant mono-cone structure,a series of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from 2004 to 2006.In these tests,the ice sheet before the compliant conical structure was found to be failed in two-time breaking.Based on this important finding,model tests study of the ice force on a compliant multi-cone structure were performed from 2006 to 2007.in these tests,the ice sheet broke before each single cone non-simultaneously.The exciting energy of the total ice force was found to be in a wide range of frequencies,and the structure can be easily excited with nonlinear resonance.  相似文献   
12.
早中侏罗世大鄂尔多斯古地理重建与内陆拗陷的发育演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沉积构成、古流体系和相带分布等沉积的成因联系及沉积学比较分析,论证了现今鄂尔多斯与其以东山西宁武、大同等地下中侏罗统同期地层原始沉积充填的统一性,证实了它们属于同一个大鄂尔多斯沉积盆地。并按照四个时期重建和阐明了早中侏罗世盆地沉积古地理,从而揭示了大鄂尔多斯拗陷-隆升-再拗陷的形成演化的构造阶段性及其充填动力学背景的迁移性。关于内陆拗陷构造背景的探讨,从更小尺度上揭示了华北陆内印支-燕山构造的变格运动及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工程设计中都不考虑冰的非同时破坏,造成了冰力设计值的偏高和工程浪费。通过冰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双桩、单排多桩、正方形布置的四腿结构前冰的非同时破坏现象,给出了冰非同时破坏系数及其概率分布特征,可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4.
The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front pile-row on the ice force acting on the hack pile-row is studied by ice force model tests. In the tests, the front pile-row is designed to model jacket legs and the hack pile-row to model the water resisting pipe-phalanx within the jacket. The shielding factor for ice force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spacing between the front and hack pile-row, ice attacking angle and the ratio of pile diameter to ice thickness, that influence the shielding effect on ice force.  相似文献   
15.
冰力模型实验中的模型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焱  史庆增  宋安 《冰川冻土》2003,25(Z2):352-355
模型律在冰力模型试验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保证模型试验精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普遍应用于冰力模型试验的模型律进行了总结, 其中包括弗汝德相似准则、雷诺相似准则、柯西相似准则和Atkins相似准则, 并对这些相似准则在冰力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东胜煤系砂岩型高岭土的富集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东胜含煤地层成煤期沉积环境、古介质等的分析,并用有机吸附实验对高岭石与有机质的吸附关系进行了实验,探讨了东胜砂岩型高岭土的富集机理。结果表明,高岭石在河流环境中的富集成矿与水介质中大量有机质的存在有关,植物分解产生的腐殖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在pH值>5.5和适量的多价阳离子存在的条件下,介质水中的腐殖质可通过多价阳离子与高岭石和石英相互牢固吸附,形成高岭石-有机质-石英复合体,从而使高岭石能够与石英一起搬运、沉积;某些具有一定疏水性的有机质与矿物的吸附,改变了矿物颗粒表面的亲水性,促进了高岭石的沉积富集。   相似文献   
17.
曲平  黄焱  代玉  姜淼 《东北测绘》2014,(6):18-20
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在线发布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煅烧高岭土与氢氧化钠的水热反应体系中,偏高岭石不仅为4A沸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为晶核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界面。4A沸石的晶核总是优先形成于发生了溶解的偏高岭石表面,而晶体生长的方式则受偏高岭石颗粒大小的影响。随着晶体的大量生长,偏高岭石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产生了二次成核作用,晶体在先成的4A沸石晶体表面生长,形成双晶。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液相中的[Al2O3]及[SiO2]浓度的变化与4A沸石晶体生成具有一定对应关系。这表明,偏高岭石不断溶解,固相的Al2O3·2SiO2不断转化为液相的Al2O3和SiO2。沸石晶体的生成是以液相各组分浓度的过饱和为动力的,为液相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冰川泥石流是由冰碛物与冰雪融水混合形成的一种碎屑重力的沉积。综合泥石的砾石成分、冰川擦痕、冰冻痕、巨型漂砾等及其某些沉积特征和源区地质背景,认为鄂尔多斯东北缘早白垩世泥石流沉积为冰川泥石流成因,这一发现暗示了晋北隆起在早白垩世曾有山谷冰川存在,并对我国白垩纪陆地古冰川及其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