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0篇 |
免费 | 442篇 |
国内免费 | 7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3篇 |
大气科学 | 456篇 |
地球物理 | 256篇 |
地质学 | 1623篇 |
海洋学 | 450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296篇 |
自然地理 | 3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89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30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134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39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2篇 |
1965年 | 9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海西部陆坡平顶海山和海丘地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太平洋发育有大量的平顶海山,但在南海目前尚未见到关于平顶海山的详细报道。基于多波束测深数据,在南海西部陆坡识别出13个平顶海山和1个平顶海丘。平顶海山和海丘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底,以及海隆和海岭上。其中2个平顶海山为链状海山,位于中沙北海隆。南海西部陆坡的平顶海山和海丘山顶平台面积均超过3 km2,山顶水深范围184~631 m,位于陆坡中部的平顶海山和海丘山顶水深较小,而位于陆坡边缘的平顶海山山顶水深较大。通过对比西太平洋平顶海山,初步探讨了南海西部陆坡平顶海山和海丘地形特征指示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广东英德市北部山区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效应、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对水资源的保护管理措施 ,促进自然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6.
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心分析方法、指示克里金内插方法和空间相关系数,探讨了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多数年份内,汇地系统重心演变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2003 年以后经济重心对源地系统重心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强。② 从源地系统空间相关分析来看,石油生产-进口量的区域差异,决定了源地系统与国内油田和国内油田-石油进口港(口岸) 的空间相关程度;而石油流动要素的空间分布及演变,对空间相关系数的数值变化产生一定影响,这使得源地系统在1985 和1995 年主要由单一国内油田驱动机制所决定,在1999、2003 和2009 年则由国内油田-进口石油港(口岸)的双重驱动机制所决定。③ 对汇地系统来说,国内炼厂的资源需求是汇地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7.
在后压浆过程中,普遍存在浆液沿钻孔灌注桩上升的现象。在压力作用下,浆液沿着桩土间软弱层向上运动,对桩侧土进行挤压,在使桩径扩大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加固。通过对后压浆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利用宾汉流体的本构方程与运动方程推导出浆液上升高度的计算公式;应用圆柱孔扩张理论,分别推导出桩周土处于弹性状态和弹塑性状态时的径向位移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CO2等温室气体的过多排放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文章对浙江省近年外贸中的CO2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内涵碳的净出口量与其占全省碳排放的比值都呈现增加的势头;两个时期的进(出)口的规模变动效果全是正向;两个时期的进(出)口结构变动效果有明显差异,2005—2008年期间,出口的结构变动效果为7 201.89×104 t,进口的结构变动效果综合后为-3 124.27×104 t;在此阶段,中间投入变动效果有明显的改善,2002—2005年进(出)口的中间投入变动效果是40.34×104 t(32.21×104 t),2005—2008年阶段是-3 428.33×104 t(-4 942.21×104 t);单位GDP碳排放量变动效果也有明显改善,并且两个时期单位GDP碳排放量变动效果主要是由单位GDP能耗变动效果所决定;两个时期进(出)口单位能耗的碳排放量变动效果均非常小。 相似文献
59.
季节性冻融是干旱区土壤盐碱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但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盐耦合关系及热量调控机理仍不清楚。通过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5月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典型盐荒地季节性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160 cm以内的水分、盐分和温度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土层冻融过程中水热盐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50 cm左右,表土层(0~40 cm)温度与气温关系密切;土壤剖面水分呈现“C”型垂直分布,表土层和底土层(100~160 cm)含水量较大,而心土层(40~100 cm)含水量不足10%,土层平均含水率在冻融前期增加了12.91%,而在初蒸期减少了10.01%;土壤剖面盐分在冻结期和初蒸期表聚作用明显,心土层和底土层含盐量稳定,土壤剖面含盐量表现为“积盐-脱盐-再积盐”的变化过程。水热盐之间具有高度协同性,心土层和底土层表现为水盐相随、而表土层为水去盐留的耦合特征,热量传输是调控水盐运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0.
宜宾市宋家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在表层土壤系统采样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出宋家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并通过与不同区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基准值的对比研究,总结了该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本特征,为该区土壤资源、环境评价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实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