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建华 《测绘通报》2012,(5):44-46,49
导航电子地图更新是北斗应用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利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RDSS与RNSS兼容的特性,提出一个RDSS机制下的导航地图更新设想。设想充分利用北斗具备导航及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功能,实现了导航地图更新数据的安全传输、实时更新。最后通过应用实践充分验证该设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斑节对虾生长速度和抗病性的关系,按照1尾雌虾对1尾雄虾的比例建立15个全同胞家系,通过这15个斑节对虾全同胞家系生长、抗白斑病毒( WSSW)试验,选出具有生长优势的家系394,053,抗病性强的家系242,007,480.对抗病免疫相关因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分...  相似文献   
13.
上地幔密度异常驱动小尺度对流及实验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由密度异常驱动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数学 物理模型, 发展了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反演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该模型建立在三维直角坐标系框架上, 假设地震层析成像所显示的地震波速度异常对应于上地幔物质密度异常, 而该密度异常反映了上地幔小尺度热对流系统的温度异常场. 模型首先将地震层析成像确定的地震波速度异常转换为密度异常, 并视其为对流的驱动力; 进而利用三维傅立叶变换, 在波数域内, 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 求解控制流体行为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最后求得对流的流场. 为检验本研究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使用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模型: 热体和冷体模型; 俯冲断离( break off)板片模型, 计算了其驱动的地幔流场. 结果表明, 本文提供的理论和方法, 可以直接应用于与区域岩石层构造动力学相关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称辽口西晋时称历抹口明朝时称梁房口"营口海潮壮,请让世界听"。营口地处渤海之滨,辽东湾畔,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辽河从这里奔腾入海。营口是中国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曾是东北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传播中心,以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有"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上海"之称。营口在三国时称辽口,两晋时称历抹口,明朝时称  相似文献   
15.
黄建华 《中国地名》2013,(12):78-80
历史上的爱沙尼亚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曾先后被普鲁士、瑞典、波兰、德国、沙俄等占领和统治。东欧剧变之后,爱沙尼亚在1991年宣布独立,2004年加入欧盟,2007年加入申根,首都为塔林。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14日,在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昆仑山Ms8.1级强烈地震,GPS后观测显示,此次地震震后形变不仅在断裂南北两侧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在短时间调整后断裂南北两侧表现为同向运动.本文以观测的地震形变为约束,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的物理机制.建立有关的有限元虚功方程,通过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震后形变,从理论上分析介质的非均匀性、黏滞性松弛、流体调整对震后形变的影响.采用网格搜索确定昆仑断裂南北两侧下地壳的黏滞系数分别为5.0×1017Pa·s, 9.0×1018Pa·s左右,正是这十余倍的差异引起了断裂两侧震后形变的非对称性和同向运动,这一差异既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又是现代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定性讨论了断裂北侧地表形变在震后短期内的调整,对于靠近断裂附近的测点可能是黏弹性松弛和孔隙流体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分析短期震后形变时综合考虑黏弹松弛和孔隙流体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力和地形观测反演中国及邻区地壳厚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尝试了直接利用布格重力数据和地形数据反演计算中国及邻区的地壳厚度的方法. 为减小区域不均衡性和重力反演中的不唯一性的影响,本方法利用地表地形起伏修正传统反演方法中的参考深度,并经过多次的迭代使得反演结果逼近真实值.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中国及邻区1deg;times;1deg;网格的地壳厚度图,对中国及邻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莫霍界面的起伏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其相关性系数为-0.993. 其地形起伏与莫霍界面的起伏之间也呈现出了海、陆不同的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1. 相关性计算结果显示,重力数据揭示的大陆和海洋的交界大致为水下800 m. 为了探讨地球曲率对该算法可能的影响, 还分别计算了分区反演以及整体区域反演两种模式,研究发现两者得到的地壳厚度偏差在5km以内,并分析了可能产生偏差的原因. 比较本文结果与地震测深及其它研究结果表明,独立使用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能较为可靠地反演出中国及邻区地壳厚度.   相似文献   
18.
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形态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南海北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发育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学。以卵巢的组织学、性腺成熟指数(GSI)、卵巢的颜色和大小、卵细胞的直径、卵核的大小、形状、核仁的形态分布、不同发育阶段卵细胞数量比例等为参数,对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6个时期(卵原细胞期、染色质核仁期、周边核仁期、卵黄囊期、成熟期和恢复期)的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菲律宾野生斑节对虾种群的卵巢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2个地理种群的斑节对虾繁殖力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的矿体成因类型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青海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中,奥陶系滩涧山群3个不同层位(O3tn^b组片岩、O2tn^b组片岩与大理岩过渡带、O3tn^a-2组片岩)同时发育层状矿体和脉状矿体,大理岩中还发育不规则囊状矿体。通过对上述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矿体的分布特征、产状、矿石结构和构造的详细观察和研究发现.3个层位的层状矿体均是SEDEX型海底喷流沉积作用的结果。O3tn^b组片岩及其与大理岩过渡带中的层状矿体属近源(proximal)产物.与之伴生的脉状矿体则属该层状矿体的喷流沉积补给带;O3tn^a-2组片岩中的层状矿体属远源(distal)沉积,而大理岩中的不规则囊状矿体则是造山后深部流体活化围岩或再活化早期层状矿体中的成矿物质.并强烈交代大理岩的产物:北侧O3tn^a-2组片岩中的脉状矿体也为造山后流体叠加的产物,可能是大理岩中不规则囊状矿体的导矿通道。  相似文献   
20.
地幔深部运动,全球构造格局及中国地震应力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形成岩石层内部应力场两种可能的力源:地幔对流产生的作用于岩石层底部的切向拖曳力和沿板块边界分布力系对岩石层内应力场的影响.发现这两种力同时作用控制了中国大陆应力场的基本格局,它们产生的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和用地震震源机制解、钻孔应力测量及地质构造推断的中国应力场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