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5篇 |
免费 | 238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篇 |
大气科学 | 128篇 |
地球物理 | 349篇 |
地质学 | 780篇 |
海洋学 | 137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48篇 |
自然地理 | 1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非线性效应对浅水水波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波数矢量无旋和波能守恒方程建立了一个考虑非线性作用的浅水水波变形数值模型,模型中采用Battjes关系与波数矢量无旋,波能守恒方程一起来求解波浪在浅水中变形的波浪要素,在波能守恒方程中考虑了底摩擦的影响。利用本文提出的数值模型对一个斜坡浅滩水域波浪折射绕射现象进行了验证,验证计算中用一个非线性经验弥散关系近似浅水水波变形的非线性效应并与用线性弥散关系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使用非线性 相似文献
22.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总结松辽盆地白恶系层地层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密集段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标志,经分析,大多数重要反射与密集段相关而并非是层序边界,根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在密集段中首次发现了钙质超微化石,为区内白垩纪海水进侵的提供了新的证据,由稳定同位素分析,密集段形成了缺氧,相对可容纳空间最大及水体最深时期。 相似文献
23.
在甘肃省滑坡灾害较为严重的兰州市和岷县,选择了三处滑坡,建设了基于普适型仪器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系统。按照《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选用裂缝计、GNSS、土体含水量仪、雨量计、声光报警器等,对地质灾害体变形破坏、相关因素、宏观前兆等指标开展专业化立体综合监测。监测设备采用蓄电池加太阳能的方案来供电,保证24小时不间断工作;通讯系统采用现场LoRa组网配合2/3/4 G移动通信的方案,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降低通信成本;监测数据同时发送到国家和省级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平台,能够高效支撑地灾预警工作;监测平台能够对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自动进行分析,支持用多种预警模型进行判别;监测数据发生变化触发预设条件时,能够自动发送预警信息。通过近四个月的系统试运行,捕捉到了滑坡mm级的蠕变变形,数据可靠,能够满足监测预警的需求。通过三处滑坡监测预警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对滑坡变形和环境因素实现了实时监控,同时也为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4.
25.
基于幂函数法则对放牧梯度上种群空间异质性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克氏针茅群落选择轻牧、中牧、重牧3个不同的放牧梯度,沿着50 m样线设置100个50 cm×50 cm的L型样方,每个L型样方内划分4个25 cm×25 cm的S型样方,以物种出现的频度(p)作为植被空间分布的观测指标,采用幂函数法则对放牧梯度上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种类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轻度放牧区羊草和星状刺骨藜、中度放牧区藜和糙隐子草、重度放牧区猪毛菜和多根葱具有高的出现频度,群落物种数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整体来看,放牧梯度上物种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物种空间异质性(δi)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拟合于幂函数规律曲线;群落的空间异质性(δc)随着轻牧-中牧-重牧放牧演替的进展呈现降低趋势,种群个体分布呈现片断化特征。在群落内部各个种群具有不同的异质化分布特点,物种结构主要表现出密集型种群和疏散型种群两大类型。这些趋势与种群的繁殖策略、生活史对策、群落的再生产策略等生理与生态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27.
在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中,地震作用主要由支撑框架或剪力墙等抗侧力结构承受,框架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但是对框架的水平抗力也有具体要求。我国规范和美国规范对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应该承担的剪力有不同的规定,并且给出相应的抗震校核方法。此外,人们需要了解在混合结构中减少柱的数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此,本文进行了2种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地震响应的有限元分析,并且考虑了柱距的变化,得到了轴压比的变化规律,对由两国抗震校核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8.
29.
对于羌塘盆地是否存在横贯东西的中央隆起带,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本文提供的最新高精度航空重、磁资料证实存在呈东西向贯通羌塘盆地的中央隆起带,并对该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隆起带受南北两侧深大断裂控制,其空间跨度(宽度)由西向东逐渐收敛,并被一组近南北向的隐伏断裂系切割、左滑错动.重、磁场资料还显示中央隆起带在双湖东、西两侧存在明显差异:西段基底大规模隆起,基岩深度一般在3~5 km以内,明显浅于南北羌塘坳陷7~15 km的基底埋深;东段基底隆起幅度明显降低,主要表现为潜伏的低隆起,其中双湖—雅曲段基底埋深5~7 km,雅曲—岗尼段基底埋深7~9 km;即中央隆起带基底自西向东"台阶状"降低,隆起的幅度和分布范围受到近南北向断裂控制.构造分层表明,与南羌塘地块相比,北羌塘地块的基底隆起幅度小、稳定性更好.南北羌塘基底地球物理属性的显著差异说明羌塘盆地并不存在统一的前寒武系变质基底,中央隆起带的形成应该与古特提斯洋关闭时形成的混杂岩带有关.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