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测绘学   462篇
大气科学   450篇
地球物理   408篇
地质学   1569篇
海洋学   359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38篇
自然地理   41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我国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是2类常见的遥感干旱监测方法,它们分别利用植被受旱时植被指数降低和植被冠层温度升高这2种重要的生理表现来监测干旱。但植被指数对干旱指示具有一定滞后性,地表温度监测干旱时易受土地背景等影响。基于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综合了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监测干旱的特点,物理意义明确,克服部分单独使用植被指数或地表温度的缺点,是目前干旱研究和业务应用中使用最广的遥感干旱指数之一。本文介绍了TVDI的原理、计算方法、应用中的改进及TVDI干旱监测方法,旨在为TVDI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42.
大连市人工防雹决策指挥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大连历史气象资料,系统地分析并建立了防雹作业预警和决策判别指标体系,归纳了防雹概念模型,借鉴最新防雹技术理论、科研成果和作业实践对防雹作业技术方案进行了科学设计和研究。在MICAPS平台基础上,采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先进的开发技术,综合集成了雷达探测、卫星遥感、气象探空、地理信息、闪电定位,以及人工防雹最新研究等综合技术,研发出适合大连地区特点的具有防雹作业预警、雹云识别、作业决策判别、作业方案确定、实时效果分析等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科学实用的市级人工防雹决策指挥系统。该系统建成后可投入防雹作业业务使用,且标准化的软件编程也便于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3.
土地利用变化对20世纪中国地区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MIP5耦合模式历史情景和土地利用情景结果,定量评估了模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20世纪中国地区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加剧了20世纪中国地区干旱化的进程,其贡献约为1/3。其中,湿润区具有显著变干的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约为35.4%;半干旱区显著变干,土地利用对半干旱地区变干的贡献不显著;两种情景下干旱区干湿变化都不显著。在土地利用情景下,中国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级土地的减少和牧草用地的增加,二者分别从国土面积的72.7%和12.9%(1901年)变为36.0%和41.9%(2004年),且1950年代之后变化速率显著增大。其中大面积显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内蒙古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减少、温度降低,而降水减少带来的干旱化作用大于温度降低带来的变湿作用。  相似文献   
944.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亚垂直环流结构及其预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雪  魏凤英 《大气科学》2010,34(3):533-547
本文在分析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基础上, 从东亚高、中、低层大尺度环流异常着手, 选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有显著影响的大气环流预报因子, 分别应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法两种统计降尺度方法, 以动力气候模式CAM3.1预报输出的大气环流预报因子为基础, 以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典型空间分布型为预报对象, 建立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模型, 并对1981~2000年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进行回报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4类典型的空间分布型式, 且具有显著的准2年和年代际尺度振荡周期; 东亚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定配置, 对东部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型有显著影响; 使用两种降尺度方案建立的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预测模型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力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45.
平邑县境内属于丘陵山区,进行地形三维显示不仅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平邑的地形地貌,而且便于用户查询相关信息进行土地利用分析。该文主要介绍利用ArcView3.2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及其三维显示,以及道路、水系等各主要要素的三维显示。  相似文献   
946.
沪蓉国道主干线巫山至万州段灾害地质遥感解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沪蓉国道主干线巫山至万州段公路位于四川省境内。全线平行于长江北岸分布,地形起伏大,地势较陡,山势雄伟。由于沿线不良地质、特殊地质现象较多,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查明路段范围内不良地质分布范围,为路线方案比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在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采用了遥感技术,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7.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类型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经济已成为西北地区各省、区主要工业经济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受政策、管理、技术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其类型主要为资源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在西部大开发中,矿产资源开发是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否则,恶化的矿区生态环境必将阻碍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辖市好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西部大开发中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48.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56,自引:44,他引:1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龄为3.6MaB.P.,临夏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同时结束,青藏运动开始,分为A(3.6MaB.P.),B(2.6MaB.P.)和C(1.7MaB.P.)3幕,A幕现代亚洲季风形成,B幕黄土开始堆积,C幕黄河出现;昆黄运动(1.2~0.6MaB.P.)使黄河干流切入青藏高原,大面积山地进入冰冻圈,可能导致中更新世之气候转型;共和运动造成黄河切穿龙羊峡,青海湖孤立,高原达到现代高度.中国三大自然区是高原隆升驱动大气环流改变而导致的中国最高层次的景观分异.本文讨论了8MaB.P.的有限高度隆升及亚洲干旱化的问题,亚洲夏季风22MaB.P.已经开始,是高原隆升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亚洲古季风阶段.3.6MaB.P.才是现代亚洲季风真正开始的时期,可能北半球进入冰期也与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49.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气象部门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搞好目标管理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赋于目标管理以时代的活力,这对气象部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气象事业两个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漯河市气象局多年来注重新时期目标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了改革,加快了发展,使整个气象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连续5年获全省气象系统综合目标考评第一名。笔者结合漯河局管理工作实践,对新时期如何实施目标管理述之拙见,以期共同探讨。1 把握管理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管理的整体性 气象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是新时期开展气象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