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近地层日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最高、最低气温是反映气候冷暖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判断极端气候事件强度的重要指标。利用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2003年10月17日至2004年4月6日1、2、4、10、16m温度梯度观测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不同高度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特点和出现时间的规律。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从低层到高层是降低的,最低气温是升高的,并且随高度的变化符合指数或对数规律。最高气温出现时间一般在正午2.5 h后,有天气变化时在20:00后出现的情况较多;最低气温在2 m高度上最早出现,4 m以下在日出前出现的较多,4 m以上在日出后出现的较多。  相似文献   
122.
引 言  春末初夏干旱是影响平凉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主要影响冬小麦的乳熟、收割 ,大秋作物的发育生长 ,因而研究春末初夏旱变化特征 ,做好春末初夏的干旱预测 ,为地方党政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应用平凉地区 40a资料 ,对平凉地区春末初夏旱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并建立平凉的春末初夏旱均生函数模型 ,进一步提高了平凉地区的春末初夏干旱预测水平。1 春末初夏旱的标准  根据甘肃省气候评价使用的气候标准 ,将春末初夏旱定义为 5~ 6月内连续 2个旬降水量偏少 5成以上 ,旱段 >3 5d ,这样制定的干旱…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近几年来投递本刊编辑室稿件,许多不合乎稿件要求,有的字迹潦草,专业术语不统一,自造简化字,有的将复印材料寄给本刊,无论字迹和图表都模糊不清。还有忘记写单位、姓名及参考文献。给编审工作带来  相似文献   
126.
通过从“和平”号载人深海潜水器上获得岩石物质和泥样、岩芯的分析,证明北大西洋广大区域的岩石物质不同于冰川床的原岩,而是大陆岩,证实了这种岩石同第四纪时期冰山破碎的关系。有关岩芯样中粉砂颗粒的分布及组成的数据证实了同最后一次冰川作用的关系。根据对所有资料的分析,提出深海沉积中划分冰川物质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27.
陇中黄土高原冬季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定西试验基地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获取的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冬季典型天气(晴天、阴天及雪天)和平均状况下的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等微气象特征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典型天气间微气象特征有较大差异,但冬季的平均特征与晴天比较接近,云和降雪的扰动影响有限。冬季地表能量平衡以感热输送为主,土壤热通量为辅,且普遍存在不平衡现象。冬季初的2/3时段净辐射及土壤热通量日总量基本为负值,之后的1/3时段为正值,冬季地面加热场为热源。冬季土壤温度在地表及20 cm土壤层存在日变化,30 cm及以下土壤温度日变化很小。冬季地表日平均反射率基本在0.20~0.25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22。  相似文献   
128.
PDSI在甘肃中东部地区的修正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PDSI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甘肃中东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建模资料长度、站点密度、可能蒸散的计算、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径流计算等几个方面对原有模式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适用于该区的PDSI并确定了权重因子,计算了20个代表站的PDSI值,并与实际的旱情记载进行对照检验,结果表明,用修正后的PDSI计算的旱度值与实际灾情基本上吻合,能较好地反映出甘肃中东部地区的干旱程度,尤其是对一些重大旱段反映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干旱的基本特征,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9.
新疆地区地下水位同震及震后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目前国内同震、震后效应研究的现状,阐述了新疆的新04、10、21井同震、震后效应的形态及特征,分析并总结了新04、10、21井的同震、震后效应特征可能具有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130.
马鹏里  赵荣 《干旱气象》2000,18(1):33-35
引 言平凉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属暖温带内半干旱半湿润的黄土高原沟壑区 ,年平均降水量为 479~ 6 38mm ,农作物主要生长期( 4~ 1 0月 )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92 % ,年蒸发量为 1 30 0~ 1 5 0 0mm ,年平均温度为 7.1~ 1 0 .0℃。该区雨季相对集中 ,水热同季 ,光照充足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洋芋、油料和其它多种经济作物。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尤其是不同季节的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 ,了解和研究干旱发生、发展、变化特点 ,无疑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1 干旱的基本特点及服务指标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