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01.
水稻微波后向散射系数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水稻一次后向散射作用物理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模拟水稻对入射电磁波的后向散射作用,包括不同入射角、不同时相、不同波段、不同极化等各种情况,从而得到大量有价值的模拟结果。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结果,可以对如何利用SAR遥感数据更准确、更经济、更方便地进行水稻识别、长势监测及产品评估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2.
苏北金湖凹陷内部断裂发育并活动强烈,不同规模、性质、时期的断层交织在一起共同控制了凹陷内油气资源的形成与分布。铜城断裂带位于金湖凹陷南部,是龙岗次凹和汊涧次凹之间的构造高带。古近系沉积期间经历了吴堡和三垛运动,形成复杂的断裂带,组成断鼻—断块油藏。铜城断层平面上表现为一条近南北向的线状主位移带,主断层倾向南段东倾,北段西倾;铜城断层两侧发育一系列次级正断层,东盘次级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西盘次级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北西,这些次级正断层与铜城断层呈锐角相交,构成雁列构造。关于铜城断裂带的构造演化特征,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认识。基于构造演化剖面的分析并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认为铜城断裂带古近纪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阜宁组沉积期,在NW—SE向区域拉张应力作用下,受杨村断层的控制,在杨村断层下降盘形成一系列与其近平行的次级断层;三垛组沉积晚期,在近东西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铜城逆断层,并发育断展背斜;三垛组沉积末期,铜城断层表现为"P"剪切走滑正断层。  相似文献   
103.
松北宾县—绥化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北宾县—绥化地区下白垩统发育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三套沉积地层,四个断陷区块。通过对其地震反射层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的特征研究分析发现,该区下白垩统发育六种类型的地震相。重点根据地震相的平面分布规律,综合钻井、测井、录井资料及野外露头分析研究,该区下白垩统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相、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及火山岩相六种类型的沉积相。通过分析不同沉积地层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发育情况,认为松北宾县—绥化地区下白垩统沉积主要以断陷期的粗粒充填为主,沉积物源受深大断裂控制,主要来自于各断陷靠近断裂的陡坡带。断陷深部的细粒沉积物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上覆的粗粒沉积物又可作为油气的有利储层,预测宾县断陷和北安断陷为该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  相似文献   
104.
多水平集演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多水平集演化的非监督高分辨率影像分割模型,避免传统多水平集方法中的区域重叠问题。提出新的水平集函数重初始化技术加快曲线演化,该模型缓解面向像元分割中的“椒盐效应”及面向对象分割中尺度选择不佳造成的过/欠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广义高斯密度模型(generalize Gaussian mixture model,GGMM),并顾及影像上下文信息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分类精度较传统的分类方法要好,在细节保持方面,较某些尺度上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要好。  相似文献   
106.
以云南安宁市一高填方边坡为例,通过勘察、监测等手段,在查明红黏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填土前后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进行分析,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坡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填方工程施工前后,红黏土地基物理力学指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强的特征,致使填土边坡的稳定性呈现出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坡体上部的地裂缝是在地基土、原地形、填土厚度不均的不利组合下,由于填方体、地基土固结引起坡体的不均匀变形所致,坡体整体稳定。研究成果对于红黏土地基的高填方边坡工程设计、红黏土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不均匀变形量控制、坡体上部裂缝病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大规模LiDAR点云并行快速数据读取方法。采用按空间位置均匀格网划分的数据组织形式,研究了在该组织方式下格网大小、数据分布策略对数据获取速度的影响。该方法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并行效果,当有9台数据服务器并且待获取的数据范围较小时,加速比达到8以上。  相似文献   
108.
区域增长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是从LiDAR数据提取屋顶面时常用的两类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某些缺陷使它们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针对LiDAR数据中建筑物脚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合以上两种方法优点于一体的合成算法1. 根据脚点的法向量和粗糙度特征进行屋顶面粗提取 2.在屋顶面粗提取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先验知识的局部采样策略和区域增长方式对传统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进行扩展实现屋顶面自动提取 3.采用投票法解决屋顶面竞争问题提高屋顶面的提取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合成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建筑物屋顶面  相似文献   
109.
使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分别选用两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YSU),对2006—06—25洛阳地区一次强飑线边界层结构进行模拟,对比分析近地面层风场、温度场以及边界层日变化特征,结果发现:WRF模式基本模拟出了强飑线过程边界层变化特征;在边界层方案中,MYJ方案描述的边界层结构较YSU方案合理。这表明,用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预报飑线的边界层气象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10.
云南省文山县官房钨矿床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省文山县官房钨矿床是华南西部右江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大型钨矿床之一,产于滇东南褶皱带文山-富宁褶皱束薄竹山穹窿南翼。该矿床的形成与薄竹山S类花岗岩有关,形成于燕山期陆内碰撞体制。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与寒武系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的外接触带,矿石构造主要是浸染状和网脉状。围岩蚀变类型复杂、蚀变分带明显,自花岗岩体向外依次为金云母-绿帘石化带→透辉石-透闪石化带→镁橄榄石化带。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中阶段)和石英-碳酸盐(晚阶段)阶段。早阶段矽卡岩矿物(透辉石、石榴石)中发育含CH4的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中阶段石英中发育含CO2、CH4、N2的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晚阶段石英中发育含CO2的水溶液包裹体。各阶段矿物中不发育含石盐子晶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79~550℃,盐度为3.17%~9.86%NaCleqv;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50~370℃,盐度为8.95%~10.61%NaCleqv;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5~221℃,盐度为1.74%~5.71%NaCleqv。估算的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45~90MPa和10~30MPa,推测最大成矿深度为3km。上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早阶段高温、低NaCl的H2O-CH4-NaCl岩浆热液,演化为中阶段中温、低NaCl的H2O-CH4-CO2-NaCl热液体系,最终转化为晚阶段低温、含CO2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